
(最新)80后的记忆 80后的无奈 谁能理解[五篇材料].docx
21页80后的记忆 80后的无奈 谁能理解[五篇材料]第一篇:80后的记忆 80后的无奈 谁能理解 80后的记忆 大勇:小时候都吃啥零嘴儿,还记得不?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都吃啥,做个对比民以食为天,今儿咱唠唠吃,过年吃啥、平时吃啥都算,麻溜的! 知心:我记得有汽水糖,呵呵 daisy:我最爱吃了,现在的瑞士糖跟小淘气糖挺像,可吃了不是那个味了!依梦昙花:上小学那会儿,吃过一毛钱一袋的酸梅粉,桃子味的最好吃感觉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吃的,生病了,我爸就给我买罐头,呵呵,好像生病就为了吃罐头似的大勇:俺小时候也是,只要一生病,不用去医院,一瓶罐头搞定 爱:没罐头的,就给你一碗糖水,小时候糖水都是好玩意儿要是没个头疼脑热,还不给你喝呢! linda:还有“仙丹”,一个一个像小泥粒似的,装在一个葫芦形的塑料瓶里,以为吃完了真能成仙,酸酸的,味道还不错 猪猪:我记着汽水糖一分钱一个,冰果5分钱,刨冰一毛,还有那个皇姑雪糕,现在的雪糕吃不出那个味儿还有糖稀,五分钱一个 劣质红茶:我小时候就吃过猪油拌饭,再加点酱油和味精,老香了,一会儿下班回家我就整一碗尝尝,估计是吃不出当年的味了。
寄生虫:棉花糖、汽水糖、果丹皮 飞蛾扑火:我小时候吃大饼子、猪头肉,我妈每次都给我买二两,还吃过烤麻雀、油炸蝗虫 简单:我就吃过鹅蛋 飞蛾扑火:对了,我还吃过炒苞米粒,老硬了,还有泡泡糖,我一块泡泡糖能嚼3天大勇:我小时候不会吹泡泡,就把泡泡糖贴嘴边,一吹,吹完再放嘴里,哈哈钟-Steven:别提了!上学那阵刚学吹泡泡糖,被老师发现了,罚我给班上每人买一个40多个吧,我批发的,忘了花多少钱,反正我差点挨削 天使的魔法:生茄子!过年的时候,爸爸有时吃生茄子,告诉我可好吃了,我就是不吃,你们说生茄子能好吃吗?听我爸吃的咔咔脆的声音,我就勉强吃一吃,还可以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吃,呵呵 磨牙大老鼠:我在农村长大,夏天吃天天,秋天嚼玉米秆,冬天吃萝卜 至诚:小时候为了吃树上的白花,爬那么高的树,揪下来还不敢往下扔,怕被别人抢去,一手抱树,一手往胸前背心儿里装,现在想起来,后怕 大勇:白色花?俺小时候就吃过红色的花,一吸挺甜的 至诚:那个是串红,我说的是槐树花芯还有,有人喝过自己做的汽水吗?就是那种用面起子(小苏打)+清醋+白糖,对点水 天使的魔法:谁小时候吃过蜻蜓,还有蝈蝈? 寄生虫:我吃过,还吃过青蛙腿和蚱蜢,用火烧,厉害吧。
很傻很天真: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同学五个去八一公园玩,玩渴了就筹钱买大碗茶喝,一共筹了一块二,只够买四碗,还缺一碗,哈哈 大勇:你说的是大亨果茶吧,当时老时兴了 很傻很天真:还有面鱼儿,五分钱一个,就是那种鱼形的面片,烤的,还有美美虾条白骨精:西瓜糖、皇姑雪糕,爽爽大蟹酥,还有小人雪糕 韩国风:无花果你们还记得不?还有大板巧克力 孤独夜幽灵:无花果,一毛一袋的,汽水糖,一毛十个,大鸡腿五块钱一个,还有八王寺汽水,皇姑雪糕,多着了! 寄生虫:铁力发面包、跳跳糖 微笑的哭泣:对,跳跳糖还有酒心糖、果丹皮,酸甜苦辣咸糖 Kitty:我记得那时候家里不富裕,春游我带的都是什么虾条、面包、午餐肉、干草杏、杏肉,还带点水,用的还是军用水壶呢!再就是家里给几块钱 壮壮:我小时候最爱喝喜乐,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又挑食,爸爸说我多吃几个包子就给我买喜乐,结果我吃了9个包子,差点撑死表现好,还能得到一袋那时候最好的大牛饼干 心静如水:一毛钱一杯的灯笼果、山里红还有柿子皮,八王寺汽水是好东西了 晨辉晚霞:那时候买五毛钱麻酱,只能用舌头舔舔,买肉根本没有塑料袋,都用油纸包。
壮壮:小时候给爸爸打啤酒,三毛钱一碗,五香豆腐干三角三分一斤,可好吃了大勇:哎呀妈呀,好吃的太多了,不说都忘了那时候过年都吃啥呀?和现在有啥不一样? 晨辉晚霞:那时候过年都炸果子和丸子,没有肉,用萝卜 壮壮:过年的时候家家都有炒木耳、黄花菜这些传统大菜,现在谁家还整这些玩意笨小孩:小时候过年是盼来的,还没进腊月就盼啊盼啊,现在感觉没有那种气氛了,我家每个周末就像过年似的,大虾、排骨竟然吃够了 孤独夜幽灵:平时就是苞米面,年节的时候掺点白面,过生日吃碗面条跟吃生日蛋糕似的 鑫鑫:小时候喝大白梨,现在喝碳酸饮料,小时候吃汽水糖,现在吃巧克力 白骨精:吃点油茶面,都是自己拿小火没完没了地炒,过年再吃俩冻秋梨啥的快乐同行:以前光有瓜子、花生,现在都改吃开心果、杏仁、大榛子了 宁宁:小时候过年吃顿海鲜相当不错了,现在随时到市场买虾爬子以前吃糖稀一毛钱一个,现在去庙会买糖稀,原来一毛钱的量,现在涨到一块钱了,很失落滴 猴猴:现在的小孩多幸福,汉堡包、泡芙咱小时候哪有,现在巧克力各种口味的都有小颖:各种快餐,咱们小时候哪有啊,还有南方的水果,当时根本买不着 如风:现在真是冬天吃夏天的蔬菜,俺们小时候冬天只有土豆、白菜,别的啥也没有,吃得我眼睛都绿了,现在的孩子管够地吃肉,一天没有肉就不高兴。
差一点:高级奶粉,还有婴儿营养食品,不大点小盒,十来块钱 浪花:海苔、奶片、雪米饼、鲜贝、果冻俺们都没吃过,还有各种饮料 youyou:派、巧克力派、苹果派,蛋挞,现在连面包都是小面包了,还有烤肠,咱们那时候都没有 jiahuafei:以前大年三十的早上都炖一锅白菜、冻豆腐、宽粉,还有肉,真是香呀现在吃不着那个味了 皮蛋瘦肉:和以前比,就是现在吃得更精细了,更讲究营养搭配,不过现在的饭菜也没有以前绿色了,总感觉太油腻,而且粗粮方面吃得少了 80后的无奈 谁能理解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 没有人会不认为80年代后出生的人都生活在蜜罐中,就像没有人能体会80后也有80后的无奈…… 80后是幸福的,和老人们相比,80后没有受过更多的苦,他们的生活比前辈们要好得多。
但这不是全部,他们面临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前辈们少可以说,他们是压力最大,负 载最重的一代,他们不得不将经济学的思维武装到牙齿只不过,他们没有经验 真实的80后,生在蜜罐里,长在鸟笼中,活在战场上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直面改革和变化,他们碰上计划生育,所以大部分的80后孤独地长大,动画片、零食、游戏和童话几乎是他们在童年里感到最美好的全部上学后,80后的青葱岁月,没有革命年代的激情,没有“解放全世界”的豪言壮志,也没有让世界“改天换地”的无限憧憬,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排名、家长会他们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完成他们当年没法实现的梦想!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对孩子的培养抚育上,期待超越了理智没有人理解80后真正的期待和愿望,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目标和方向 谁都曾经不成熟过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80后,却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遇到了严峻的就业环境,更脆弱的一代遇到了更残酷的时代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与同样浑身是刺的同代人相处,还必须学会拔掉身上某些刺以便跟其他年代的人更好沟通在这样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这样的就业大战、竞争狂潮,80后只能勇往直前,别无选择。
80后没有错但是,社会不会因为个人好恶来发展80后这一群去掉了传统束缚的小马驹也必然要放归到市场经济这一真正意义上的野外环境中去生存,开辟属于他们的时代但是,他们没有体会过枪林弹雨的恐慌,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迷茫,没有感受过失去至亲的痛苦因为有太多的“没有”,所以他们的生命中缺失了一些更加珍贵的东西 当然也没有人理解80后最爱的个性生活他们最爱叫嚣“我的生活与你无关”,可偏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迎来了恋爱结婚的春天此时说“我的婚姻与你无关”似乎就底气不足了,毕竟婚姻就是事事与他(她)有关或许80前的人也曾担心,婚姻需要隐忍、担当和包容,而这些恰好是80后人的品质里所欠缺的结果呢?80后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婚姻模式:不会做饭,可以外食;不会家务,有钟点工;家庭开支,可以AA制,谁也不欠谁的……或许有人说,他们没有遭受过婚姻失败的打击,没有体会过婚姻的责任,还没有为人父母,怎么知道什么是爱情,有什么资格谈婚姻,又怎么诠释什么是人生?可对80后来说,自由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婚姻本身没有人理解这又是什么“谬论”……只不过,他们现在还不够成熟 谁说80后没有出息?[]有人说现在的80后,狂妄、自信、目中无人。
而正因如此,当他们有梦想的时候,就不会相信有什么困难可以把他们阻挡他们会马上动手,向梦想拼命冲锋!谁说80后没出息?鲁迅不就是80后的吗——1881年,李大钊不就是80后的吗——1889年,一百年前的80后那么有出息,一百年后的80后焉知不会更上一层楼呢?! 我要替80后的所有兄弟姐妹们说:或许,80后的人没有太多的经历,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前辈们的流血精神,没有受过更多的苦,有太多太多的“没有”,不过80后的人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们年轻,输得起,不怕从头再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没有”转变为个性的武器,用新时代最新最酷的冲锋方式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富有”!!…… 第二篇:80后的无奈 80后的无奈(原创) 80后,真的是很无奈的一代人,无奈到思想、行为都被无奈了,希望通过自己生活的点滴,来于大家分享80后的无奈之人生 无奈之结婚: 结婚本来应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如果是被逼迫的话,那就是真无奈了,我就是这么个被逼迫结婚的80后乡下的习俗:25岁超过了,该成家立业了,女朋友谈个一会时间,觉得差不多么可以了啊等等父母以及长辈的话都来悉数默记于心) 就这样,刚满25岁的我,较不情愿的结了婚。
无奈之生育: 优生优育是我们80后从小就接受的惯性教育思维,一直换踹着想要35岁左右黄金年龄生育的想法,但是长辈方面,一会说年龄大了,一会说为了爸妈早点带孩子,一会说让爷爷死的瞑目等等一系列手段,在此般软硬兼施下,谁能抵挡,我当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刚满27岁,我就做了孩子他爸 无奈之买房: 结婚OK了,生孩子OK了,接下来轮到买房子了,长辈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而我又再次被他们的惯性逻辑给打倒了,原本我不想在这个地方长做,希望经验足后到市区做事,但是房子一买,根基一扎,我的工作梦随着房子梦的达成倒反而破裂了,真是哭笑不得 就这样,我房子是有了,但不是我希望的板块区域和购买方式,而我的工作梦呢,彻底绝了,因为要面对现实哦 无奈之话语权: 在长辈面前,永远是被当小孩子看待,虽然这其中包含着爱意,但是没有人愿意一直被看轻,看傻,所以很多时候我是在装轻,装傻中度过的 就这样,已经奔4的人了,生活缺总是很难由自我来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