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doc
38页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总则1. 编写依据及目的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规范设计内容,捉高 设计质量,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 期治理建设规划〉的通知》(水规计【2009】497号)和《全国重点地区 中小河流治理项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 819号),以及管理暂行办法》(川水函【2010】 1102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及有关规程规范,并针对四川实际,制 定《四川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以下简称《编制大纲》)2. 适用范围《编制大纲》适用于纳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确 定的项目,以及按国务院要求,经财政部、水利部认定的其他重点地区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 治理标准中小河流治理要符合流域、区域防洪规划,设计应根据国家《防洪 标准》(GB50201-94),并结合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 需要合理选择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一般采用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 一般采用5〜10年一遇4 •设计原则(1) 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 洪水、又科学安排洪水出路;统筹处理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 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 河流上、下游及左右岸的关系;统筹衔接中小河流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 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 与排涝、近期与远期的关系2) 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 成片农田和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为目标,优先安排有河流规划和具备前 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既要考虑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的需要、又要量力而行, 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开展治理3)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中小河 流防洪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从当地防洪实际出 发,找准需要治理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采取经济、适用、 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5.总体要求(1) 初步设计必须以批准的规划为依托,建设内容应基本与规划 项冃一致2) 初步设计应加强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认真开展必要 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行洪及河势 稳定分析3) 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条件应按照质量管理耍求认真做好各设计 环节的质量控制,要进行多方案同精度比选后推荐最优设计方案,确保 设计成果质量。
4) 各专业要求的附图应汇编成册地质专业根据实际需要可另 行编制单行本5) 初步设计报告应附有关规划审批及城镇发展规划批复文件1. 综合说明概述各章内容,并附工程特性表XXX防洪治理工程特性表项H基 本情况项H名称所在河流所在水系所在县级行政区项目分类(乡村、城镇堤防)项目所在地流域面积(km2)前期工作深度保护人口(刀人)保护面枳(万亩)受益面积(力亩)工程等别治理标准工程综合治理长度(km)堤型生态堤防是否工稈暈加固 堤防治理长度(km)土方方量(万m3)相应投资(万元)石方、径方量(万n?)单位长度投资(万元/km)综合单位方量投资(万元/亦)新建 堤防治理长度(km)土方方量(万n?)相应投资(万元)石方、桧方最CJj m3)单位长度投资(万元/km)综合单位方量投资(力元/n?)清淤治理长度(km)挖土方量(丿jn?)相应投资(力■元)其它方量(万亦)单位长度投资(力元/km)综合单位方量投资(万元卅)护岸治理长度(km)石方、他方量(万n?)相应投资(方元)土方方量(万n?)单位长度投资(万元/km)综合单位方最投资(力元/km)指标各项治理河长总和与综合治理河长Z比王程总投资(力元)人均保护投资(元/人)综合单位方最投资(元/n?)受益血积亩均投资(元/亩)综合河长每延米工程最 (in3/m)综合河长单位投资(万元/km)备注:清淤工程量已含在堤防工程中。
在是否生态堤内打“J”,没有的项目打“—”2.水文2. 1流域概况简述流域自然地理、流域和河流特性,说明工程上下游水利水电工 程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影响2. 2气象2. 2. 1简述流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分布与观测资料情况2. 2. 2以邻近工程最近的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说明工程所在流域的 气象特性,并列出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统计情况2. 3水文基础资料2. 3. 1简述流域内及邻近流域水文站分布及主要测站的测验情况2. 3. 2水文资料整编及资料复核情况2. 4径流中小河流治理基本上为堤防护岸防洪工程,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河段,才作径流计算2. 5洪水2. 5.1简述暴雨洪水特征2. 5. 2复核历史洪水2. 5. 3设计洪水(1) 水文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2) 暴雨推求设计洪水3) 上下游梯级水库对工程设计洪水的影响4) 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分析2. 5. 4分期设计洪水说明分期原则及时段划分,参数计算及采用成果(表)2・5・5工程保护区排洪(涝)洪水计算2. 6泥沙匚程河段的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及河床质级配2. 7工程河段下游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 工程地质3. 1勘察任务查明新建堤防比选堤线及加固、加高堤防和涵闸地基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并沿堤线分段评价。
分析不良地质成因和危害程度,捉 出处理措施建议完成相应精度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3. 2勘察方法及耍求遵照SL188-2005《堤防丁程地质勘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按照4级、5级堤防的工程地质勘察可参照该规程执行的原则,要求如 下:3. 2. 1工程地质测绘堤防与堤岸工程地质测绘沿比选堤(岸)线进行,堤线外侧50〜100m,堤线内侧200〜500m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1:500〜1:20003.2.2勘探在充分搜集已有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采取钻探、坑探、原位测试和 取样试验相结合的手段1)堤防轴线的钻孔间距200〜500叫地质条件复杂段应加密钻孔 横剖面一般布置在轴线钻孔位置,地质条件复杂段应适当加密每一条 横剖面上不少于2个钻孔,孔距20〜100m,临水面防冲基础部位应有钻 孔控制土质堤基结构复杂部位,横剖面的轴线内侧需布置钻孔或坑探 钻孔深度宜为堤高的1・5〜2倍,基岩浅埋段应揭穿强风化层位于涵 闸部位的钻孔深度为闸底板宽度的1〜1・5倍2) 取样%1 土质堤基应分层取样,每一层累计有效试验组数不少于6组,试 验项目按《规程》表5.4.4执行1 工区内需对地表、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环境水对殓腐蚀 性。
3) 原位测试砂类土、细粒土宜采用标贯试验或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砂卵砾石、 碎石土等宜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当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判别砂上液化 可能性时,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的 有关规定4) 已成堤堤身勘察宜结合堤基勘察进行,在地而调查、资料搜 集的基础上,布置必要的勘探、物探工作5) 对软土、膨胀土等特殊土的勘察应按有关规程的相关规定执 行6)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对自行组织开釆的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按平行断面法计算储量, 布置相应的纵、横剖面测绘、试坑及必耍的钻孔每个料场的坑、孔数 量一般不少于3~6个,试验组数不少于3~6组,试验项目按《规程》 对土料、人工骨料、砂砾料、石料等的相应精度调查耍求执行对外购 的天然建筑材料应调查核实供货能力、运距及相应质量指标能否满足设 计耍求3. 3勘察成杲3. 3. 1勘察报告匸文包括前言、地质概况、已成堤堤身状况、堤线比较、堤基工程 地质条件、穿堤涵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岩、土有关物理力学性质建 议参数、天然建筑材料及结论建议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的叙述宜简明扼要、减少篇幅。
重点是新建堤防的堤基、涵闸地基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整治加固堤的 病因分析;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质量评价堤基、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分 类按《规程》附录E执行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工程建设依据4.1.1工程概况简耍介绍工程所在河流,所属市(州)、县(市、区)、乡(镇)、 村(社、组)行政区划,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基础资料,工程内容包括新 建(加固)防洪堤(护岸)长度,河道疏浚长度等4.1.2立项依据 简要介绍项冃由来,规划项冃的主要内容等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2.1社会经济概况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乡(镇)的人口,幅员面积、耕 地面积、最新GDP指标,详细介绍工程保护区(按设计洪水水面线确定) 的人口、耕地面积、房屋面积、主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重要设施、 固定资产总值、GDP、耕地主要作物种类、农村人均年净收入,论述保 护区城镇发展规划情况,并估算设计水平年的保护区及主要影响区的人 口和GDP等指标4.2.2洪水灾害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说明工程所在河流(河 段)典型年洪水灾害,包括•淹没及毁坏耕地、房屋数量等,估计洪灾损 失值(以现价计)4.2.3现有防洪工程状况工程河段现有堤防及护岸工程情况及存 在问题;保护区现有防洪能力或能达到的防洪标准。
4.2.4工程建设必耍性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内容,综述治理防洪工 程的必要性4.3工程任务及防洪标准4.3.11程任务防洪及改善水生态环境等4.3.2设计水平年 采用2020年4.3.3防洪、排涝标准4.4工程规模综合研究确定各项治理措施建设规模,若与实施规划内容不一致, 应进行充分论证工程规模应说明河段左、右岸防洪堤起止点位置(坐 标、小地名)、桩号、堤长及堤的性质(防洪堤或护岸堤)、堤顶超高及 堤顶宽度等4.5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4.5.1详细说明工程河段河流特性 平面形态、河宽、纵比降、河床组成,已有涉河建筑物(桥、闸、石河堰等)的各项特征数据及平、剖 面图4.5.2堤线布置原则4.5.3稳定河宽计算说明计算稳定河宽选用的公式,各计算因子 (参数)的取值及计算结果4.5.4堤距选择及确定的堤线布置方案4.6设计洪水水面线及冲刷计算4.6.1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说明控制断而及设计水位(若为闸或石河堰应计算泄流曲线);计 算断面布置原则为:(短河段耍求200m-条,长河段耍求不大于400m 一条,根据平面地形图合理布置);说明糙率确定方法(调查洪水水面 线反求或查糙率表);说明用一维恒定非均匀流能量方程推求;按下表 提供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表4.6.1 XXX河XXX防洪治理工程设计洪水水面线(p= %,Q= m3/s)断面编号起点距(m)河底 高程(m)天然(1)建堤后(2)水位差水面宽过水 面积流速水位水面 宽过水面积流速水位⑵-⑴CS0CS1CS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