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除三害文本细读及教学策略.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650494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除三害》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一、教材简说这篇课文是这册教材中第八单元——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单元的配套阅读课文课文是根据《世说新语〈周处〉 》改写的,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情节生动,画面感强,想象奇特丰富等特点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恶霸周处由于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后来有人出主意,用激将法让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恶龙周处果然中计,杀死了猛虎和恶龙周处的壮举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听到的却是人们欢呼他死的声音人们的举动让周处决心痛改前非,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二、文本解读本文题为“除三害” ,很明显意思是说消灭三种对人们没有好处,甚至会给人们带来祸害的东西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这里的“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这些词语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周处肯定是百姓心目中的“一害”了周处是个有着“横行霸道”的恶习的人 】背地里人们都报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此处把周处与猛虎、恶龙放在一起,统称为“三害” 。

      可想而知,原来的周处是个多么不明事理,作恶多端,遭人怨恨的家伙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说明周处把欺侮百姓的事当作家常便饭的事,时有发生 】有人壮着胆子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周处听了十分得意,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他人的激将法周处是丝毫没有发现,反而十分得意由此可见,周处非常憨厚;猛虎和恶龙在周处的眼里,只敢欺负胆小的 “看我收拾它们”这句话说明周处虽然憨厚,但很勇猛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这段文字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恶龙的狡猾与凶猛但周处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和恶龙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一个胆子大、功夫好,英勇善战的周处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周处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们个个喜气洋洋 ”人们想到再也没有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了,当然十分开心了,可周处很疑惑。

      】他听到人们的欢呼声,呆住了他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赶紧躲开了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周处由实在想不通到终于想明白了告诉我们只要愿意思考,爱动脑筋就能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当他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为何心里十分惭愧?我想,他肯定是想起了往日是如何如何横行霸道的;是如何如何欺侮百姓的;是如何如何作恶多端的正因为想起了这些,他才会觉得对不起乡亲们,才会感到心里惭愧 】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心里有了惭愧,也就等于有了悔意可一个人做错了事,光会后悔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实际行动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才能换来他人的尊重与敬佩于是周处痛改前非,让所有人敬重 】三、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在质疑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大意2、在随文识字中,理解“惊涛拍岸”等 7 个重点词语,初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生动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降龙的激烈场面3、理解课文,感受周处憨直、勇猛、敢于改过的性格特征教学重点: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周处降龙的紧张激烈场面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周处憨直、勇猛、敢于改过的性格特征。

      二)教学流程1、质疑“三害” ,走向周处古人云:学贵有疑所以,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我进行引导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谁除三害?除哪三害?怎么除这三害的?并进行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需求出发,让问题激活思维,以问题为载体,对学生后面的自主学习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2、直面“三害” ,走近周处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感悟所以,我们还是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问题回抛给学生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默读课文,找到相应的词句画下来当学生默读完毕之后,很快能回答其中的两个比较容易的问题,谁除三害,除哪三害,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山间的猛虎周处   除掉    河里的恶龙地上的周处接着,我让学生读读板书,说说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能提出“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 ,自己除掉自己吗?我引导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就能从句子中发现,周处其实除掉的是自己的恶习于是,我就改写板书,把“地上的周处”改成“自己的恶习” 学生通过自学,三个问题解决了两个,会很有成就感这里,我向学生提出要求,能不能借助板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同桌互说指名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时间和机会。

      有了板书这个基础,相信学生概括会比较容易:课文描述了周处除掉了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并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在这一环节中,既能体现教师的“扶” ,又能体现学生自主地“学” ,学生就比较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重点3、解决“三害” ,走进周处学生提的问题,只剩最后一个:怎么除三害的?因为是略读课文,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这个问题,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周处是怎么除三害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并可以在边上试着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完之后,四人小组先交流学生边读边感悟,并书写感受体会,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4、拓展“三害” ,走出周处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板书:例如,勇猛、知错能改等这时,我进行提问:你知道周处后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学生有知道的,就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不清楚,那么我提供一个补充资料,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对周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后来呀,周处痛改前非,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