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单命名下的寓意-汉初三大丞相的同与异参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36060408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简单命名下的寓意——汉初三大丞相的同与异刘知几曰:“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史通》卷二《世家》)司马迁也说:“二二十八星宿环北辰,三十轴共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汉初功臣世家第二三至二七即萧相国至绛候,是按时代序列排列的专题世家1 ——题记摘要:汉朝江山屹立于中国历史长河中达四百多年,皇帝更替无数,而宰相更甚行云流水其中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世家的五篇,分别是萧何、曹参、张良、陈平以及周勃父子但这些篇目的命名是各具特色,寓意无穷有的是截取皇帝的封赏和封号做标题,有的是依赖个人生平事迹和功劳位居世家司马迁的同中有异,异中求同,个性鲜活,人物形态各异,使得世家三十篇特立独行,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支重要的力量,矗立于中国文化宝典中关键词:【命名 同与异 微言大意】一、命名司马迁在编排汉初丞相序列时,是以他们的时代去排列的,而每一篇世家的命名添加的,而是“微言大意”。

      且看《萧相国世家》、《陈丞相世家》、《绛候周勃世家》这三篇,分别是为萧何、陈平以及周勃父子立传的,但他们的命名却一一不同下面,我将从他们的名字由来和以此为称之因进行阐述1.萧何被评为相国的过程:在平项羽,定天下后,高祖对功臣进行论功行赏时,“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郧侯,所食邑多而待到群臣向高柤进言时,是将曹参列第一但“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这时关内侯鄂君进谏,既述萧何与曹参的功劳,将两者进行比较,将萧何位列第一,这恰恰正中高祖的心思,高祖也就顺理成章将萧何确定为开国功臣之首位因而萧何也得到了高祖的封赏“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鲧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后又因“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从此时起,萧何也就以萧相国称之高祖为什么将萧何称为相国呢?除了萧何的功劳:深谋远虑,收存秦的典籍;慧眼识才,力荐韩信,为刘邦定天下吃了一粒定心丸;坐镇关中,保障军饷;独当一面,处理关中事;为刘氏天下除去‘眼中钉,肉中刺’——韩信还有就是萧何能及时采纳旁人的谋略,一次次将高祖的疑虑释去:用鲍生计,遣子孙昆弟于军营,益得高祖信;纳召平谋,“悉以家私财佐军”,得上悦;醒于客语,“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汗”。

      因而“后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后,封续郧侯,功臣莫得此焉司马迁秉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批判目光,将萧何以《萧相国世家》定位于《史记》中,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光,何谨守管莦,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司马迁将萧何比之于西周的闳夭、散宜生,其深意则不明而喻所得的汉初头等功臣之位,只有淮阴侯韩信足以当之2特别是“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这句话,或许司马迁认为萧何以萧相国别称之,才能将他的功与过更好地呈现在史学林中2.至于陈平,司马迁首先从他“少时家贫,好读书,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游学其嫂嫉平之不事生产,曰,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释绛候灌婴之诬言——盗其嫂之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为陈平从受诬语中平反紧接着,就陈述陈平之所以被封为丞相,是因为:根据项羽为人猜忌,缺乏主见,任人唯亲,妒功忌才的缺点,施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瓦解了楚军的凝聚力,是刘邦转败为胜;在刘邦快要束手就擒、形势万分危急之时,以声东击西、李代桃僵之计帮助刘邦从荥阳安全突围;韩王自立为齐王后,刘邦本来怒不可遏,他及时暗示刘邦封立韩信,团结了一个重要的盟友,最终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建立统一帝国;在有人上告韩信谋反时,为刘邦设伪游云梦之计,未兴刀兵使韩信束手就擒;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七日不得食’,他又设计使刘邦化险为夷;以及机智释樊哙。

      故“孝惠帝六年,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和“孝文帝乃以绛候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为此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因而,陈平就用智谋为自己奠下了汉初功臣之位陈平自己也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太史公也曰:“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为什么司马迁最后会发出如此感慨?陈平是一个颇有争议之人,因他的才德不一司马光《资治通鉴》关于用人的标准:‘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曹操颁‘唯德是令’也提到‘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以用之’”3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就提到了他选人的标准:扶义倜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陈平用黄老之术善始善终,这也是司马迁‘好黄老后《六经》’之叙法,是与陈平站在同一线上的但对于陈平的见风使舵,明哲保身之术,司马迁就不敢恭维了。

      所以,对于陈平的定位,丞相一职是对陈平一生的最好解说,也是陈平为人处事的最好例证因此,司马迁是将陈平以陈丞相列于世家中,以陈平最真实面孔留于史书中3.《绛候周勃世家》是汉初丞相唯一一篇周勃与周亚夫两父子的合传虽然是一篇合传,但却没有将他们父子之名合在一起作为这篇世家的命名,而单单用了周勃绛候之名统摄全文我认为其原因为此,且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也做了交代:A.周勃是朱吕安刘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但让周勃做了绛候不是因为这,而是因周勃随高祖东征西讨所立的大小战功十几次,特别是“以将军从高帝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所将卒当驰道为道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候”,从此周家便有了世世代代可相传的爵位因其子胜“六岁,尚公主,不相和,坐杀人,国除”,“绝一岁,文帝乃择绛候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而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汉军统帅,为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和巩固汉王朝的中央政权立了大功且周亚夫是得益于父亲周勃绛候世世代代相传的爵位,名正言顺为周家家史继续立功扬名B.况且“绛候佐汉,质厚敦笃始击砀东,亦围尸北所攻必取,所讨咸克陈豨伏诛,臧荼破国事居送往,推功伏德。

      列侯还第,太尉下狱继相条侯,绍封平曲惜哉贤将,父子代辱!”父子两人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有功于汉室,这样的功臣理应受到恩宠与殊荣,但他们只是做了两三年的丞相就被免职尤其令人不平的是,父子两人晚年都因诬告谋反而被捕入狱周勃虽由于薄太后的干预被无罪释放,但已在狱中受尽狱吏的凌辱周亚夫则是入狱后五日不食,呕血而死殊途同归,子代父辱,诉心中不平之绪因而,把他们父子合在一起,是符合逻辑的,符合历史的;把绛候作为此篇世家的命名,正体现了历史的稳定性和家族的血缘性以及对汉朝皇帝刻薄寡恩的控诉这无不与司马迁记史的严谨与细致,笔法不一,剖事有序,微言大意不无关系二、命名之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萧何、陈平、周勃以及周亚夫都是汉初有功之臣,他们都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他们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都有他们封赏记录:平阳侯曹参封万六百户第一,留侯张良封万户第二,绛候周勃封八千一百户第三,酇侯萧何封八千户第四,曲逆侯陈平封五千户第五封侯户数用以酬其功,曹参、张良为第一等,皆万户侯;周勃、萧何为第二等,八千户侯;而陈平乃与灌婴、樊哙等并列,为第三等,五千户全国统一后,萧何治国功最大,曹参次之但诛吕安刘陈平功第一,周勃次之。

      故司马迁作五功臣世家,其序列为萧何、曹参、留侯、陈平、周勃,同时也与他们的先后为相的时间序列相吻合2因而他们都进入了司马迁《史记》三十世家中,都有太史公的赞尾且他们都经历了帝皇之家的刻薄寡恩,帝皇的猜疑但萧何是采用自污保身,陈平淫于酒与妇人自保,而周勃木强敦厚,周亚夫更是一块方木,因此,他们的结果也比前两者悲惨故《萧相国世家》和《陈丞相世家》是以姓+爵位呈立于世家中,《绛候周勃世家》是用爵位+姓名的我觉得司马迁如此让周勃特立独行于汉初五大将才中,是要表彰他们的不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揣摩帝皇心理,用自己最忠诚的心献给“不识好人心”的皇帝因为司马迁本人也是一位极力进谏的人,为李陵事件而遭受宫刑他为完成父命,忍辱负重,创发愤著书说,因而《史记》中的人物都带有作者个人喜恶与偏向,但不偏离“其文直,其事核”周勃父子也得到作者的青睐,将绛候周勃比作伊尹和周公,悲周亚夫为什么不委曲求全,圆滑一点,真微言大意也明代古文评论家陈仁锡说:“子长作传,必有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时’三字为主,《卫青传》以‘天幸’二字为主清代吴见思说:“盖史公之文,每篇各有一轴,各有主意司马迁选择人物特点立意,表达某种思想。

      而这三篇汉初功臣的世家命名,则是平静海面下的波涛汹涌,‘言已尽而意无穷’,是史家之表率也参考文献:1.《史记论赞辑释》,张大可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2.《史记评议赏析》,韩兆琦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3.《<史记>讲读》,王冉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版5 /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