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候气象学第四章幻灯片.ppt

12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4064474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4MB
  • / 1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1 1 §4.1 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1气压随高度的变化2气压随时间的变化2 2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一)静力学方程:dP = -ρg dZ1、条件: 大气是静止的,无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并且垂直方向上受力为零2、公式的意义: ※ 负号:P随Z升高而减小 ※ 因g在垂直方向变化小,故P在垂直方向上减小的快慢程度主要决定于密度ρ3 3 (二)单位高度气压差(Gz):1、定义: 每改变一个单位高度时气压的改变量2、单位: mb/100m, hPa/100m3、表达式:意义:Gz愈大,气压随高度降得愈快4 4 (三)单位气压高度差(h):1、定义: 气压每改变1个单位时所对应的高度变化值2、单位: m/mb, m/hPa3、表达式:意义:h与1/P成正比; 低层ρ大h小,P降得快; 高层ρ小h大, P降得慢.5 5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大气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 因此气压变化的实质就是空气柱内大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6 6 (一)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1、热力因素:空气受热膨胀, ρ减小, P降低空气受冷收缩, ρ增大, P增高7 7 2、动力因素:(1)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辐 合辐 散8 8 (2)不同密度气团的运动:冬季冬季: :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南下, , 流经之地空气流经之地空气密度变大密度变大, , 地地面气压上升面气压上升夏季夏季: :暖湿气流北上暖湿气流北上, , 流经之地空气流经之地空气密度减小密度减小, , 地地面气压下降面气压下降地面地面9 9 (3)空气的垂直运动:1010 (二)气压的周期性变化:1、日变化:以双峰型最普遍h12186莫斯科55°50’N 7月平均hPa雅加达6°11’S 9月平均1111 2、年变化:月7104hPa东沙岛 20°42’N北京 39°54’NØ 陆地上Pmax在冬季, Pmin在夏季; Ø 海洋、高原上气压分布与陆地相反1212 第二节第二节 气压场气压场1气压场的表示方法2气压场的基本形式3气压场的空间结构1313 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一、气压场的表示方法主要表示同一高度(位势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

      一)等高面图:1414 ☼ 位势高度: 单位质量(1千克)物体从海平面(位势高度定为0)抬升到Z高度时克服重力作的功☼ 1位势米=9.8J/kg☼ 位势米与几何高度的换算:H=gφZ/9.8H H:位势米:位势米g gφφ:位势米:位势米Z Z:几何高度:几何高度1515 等高面图的由来等等压压面面铅铅直直剖剖面面海海平平面面等等高高线线图图1616 (三)空间气压场的分布:1000hPa 1000hPa 1000hPa 1000hPa 海平面海平面海平面海平面850hPa 850hPa 850hPa 850hPa ((((1500m1500m1500m1500m))))700hPa 700hPa 700hPa 700hPa ((((3000m3000m3000m3000m))))500hPa 500hPa 500hPa 500hPa ((((5500m5500m5500m5500m))))300hPa 300hPa 300hPa 300hPa ((((9000m9000m9000m9000m))))100hPa 100hPa 100hPa 100hPa ((((16000m16000m16000m16000m))))1717 世界1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图1818 世界7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图1919 (二)等压面图:☼主要表示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高值区低值区高值区2020 等压面的空间特点#由于下垫面性质的不同,空间等压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或倾斜的面#等压面的起伏形势同它附近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相对应: 上凸——高压 下凹——低压低压高压2121 二、气压场的基本形式二、气压场的基本形式低压低压槽高压高压脊1.低气压、低压槽2.高气压、高压脊2222 3.鞍形气压场低高低高低高槽槽脊脊鞍鞍2323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气压系统:在气压场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气压形势,如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型气压场等,统称为气压系统2424 高空气压场l切断低压l阻塞高压2525 MM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12、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N N2. 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则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 南风  B. 西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2626 2727 (1)在气压场中,D是 气压中心,M是 气压中心,B处于 上2)此时,E处吹 风,F处吹 风(3)按风力强弱,E较F处 ,依据是 。

      2828 三、气压场的空间结构三、气压场的空间结构回顾:什么是气压高度差?2929 (一)深厚的对称系统:温度场中的高、低中心温度场中的高、低中心气压场中的高、低中心气压场中的高、低中心3030 1.暖高压高压等压面凸起程度随高度增大,即高压的强度愈向高空愈增强3131 2.冷低压低压等压面凹陷程度随高度增大,即低压的强度愈向高空愈增强3232 (二)浅薄的对称系统:温度场中的高、低中心温度场中的高、低中心气压场中的低、高中心气压场中的低、高中心3333 3.暖低压◘低压等压面凹陷程度随高度升高逐渐减小,最后趋于消失◘如温压场结构不变,随高度继续增加暖低压就会变成暖高压系统3434 4.冷高压◘高压等压面凸起程度随高度减小,最后趋于消失◘如温压场结构不变,随高度继续增加,冷高压会变成冷低压系统3535 (三)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温度场的冷暖中心与气压温度场的冷暖中心与气压场中的高低压中心不重合,气场中的高低压中心不重合,气压压中心轴线是倾斜的中心轴线是倾斜的3636 1. 高压区高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升高不断向暖区倾斜冷冷3737 2.低压区低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升高不断向冷区倾斜3838 复习题1.冬季与夏季的气压有什么不同?2.请问右图说明什么?3.影响空气运动的因素有哪些?•用图解释暖高压、冷高压随高度的变化时,系统是如何变化的?•在北半球高压区或低压区的中心轴线向什么方向倾斜?3939 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1促使空气运动的力2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3摩擦层中的空气运动4040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促使空气运动的力△P △P 压差压差△n △n 等压面间距等压面间距-△P/-△P/△ △nB:5B:5赤道度赤道度赤道度赤道度气压梯度的方向气压梯度的方向A:2.5A:2.5赤道度赤道度赤道度赤道度1、水平气压梯度=- △P/△n △P/△n ((hPa/hPa/赤道度)赤道度)特点:△P一定时,等压面疏,水平气压梯度小;等压面密,水平气压梯度大。

      4141 2、水平气压梯度力①定义:当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时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②公式:③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④公式意义:Ø G与-△P/△n成正比,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Ø-△P/△n一定时,G与ρ成反比,ρ 大,G小4242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AA1、现象圆盘静止不动圆盘逆时针旋转4343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惯性力 它促使运动的空气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主要原因 4444 Ø 任一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为:A = 2Vω’ = 2VωsinφA = 2Vωsinφωsinφ4545 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特点Ø 水平地转偏向力是解释在转动地球上产生偏向而假想的力, 只有物体在相对地面作运动时才产生, 物体静止时, 无偏向力;Ø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运动的速度;Ø 判断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法: 在北半球: 背风而立, 空气将偏向初始运动的右方; 南半球反之;Ø V相同时, A∝φ(A=2V(A=2Vωωsinsinφφ) )4646 A北半球: 逆时针旋转,空气将偏向初始运动的右方4747 (三)惯性离心力联想:当你坐公交车时,车转弯时你曾有什么感觉?1 1、定义:、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

      这个力是物体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心力2 2、方向:、方向: 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并指向曲率半径的外侧4848 3 3、单位质量物体惯性离心力的大小:、单位质量物体惯性离心力的大小:C =ω2r = V2/rV:空气运动的线速度r:空气运动的曲率半径ω :空气运动的角速度4 4、特点:、特点:Ø 惯性离心力也是假想力,惯性离心力也是假想力,只能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只能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大小Ø C C值很小,只有在气旋值很小,只有在气旋中才很大中才很大arcV4949 (四)摩擦力1 1、定义:、定义: 空气运动时,因受地面摩擦和气层间相互摩擦作用,而减缓空气运动速度,此阻力称为摩擦力2 2、公式:、公式:R=-KVR: R: 摩擦力摩擦力K: K: 摩擦系数摩擦系数V: V: 空气运动速度空气运动速度--: : 表表R R与与V V方向相反方向相反5050 (五)影响空气水平运动的力G G(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R R(摩擦力)(摩擦力)——————————————A A(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C C(惯性离心力)(惯性离心力)————实力实力不能使空气由静止变为运动,但可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Ø 在赤道上: A=0,忽视A的作用;Ø空气作直线运动:r=0,忽视C的作用;Ø 在自由大气中:K=0,忽视R的作用。

      假想力假想力原动力原动力,,可改变空气运动状态5151 (一)地转风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水平运动1、定义: 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时的空气运动称之为地转风5252 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运动方向水平地转偏向力101010051000995990hPa2、形成:北半球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5353 3、白贝罗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风是顺着等压线吹的背风而立,低压在左手边,高压在右手边;南半球相反5454 白贝罗风压定律白贝罗风压定律北半球南半球5555 4、地转风风速的大小:5656 5、公式的意义:5757 (二)梯度风1、定义: 在自由大气中,空气质点作曲 线运动时,受到G、A、C三个力的共同作用,当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运动5858 2、梯度风的风向与风速:Ø 低压区: 在北半球:风向: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5959 Ø 高压区: 在北半球:风向:绕高压中心顺时针旋转6060 3、梯度风的特性:Ø V受G、φ、r的影响Ø 当G、φ在同一气压场中时,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Vac >Vg> VcØ 自由大气中,空气近似梯度风。

      但A、G、C的平衡只是暂时的6161 前提:设Gn一定,即纬度一致低压中 地转风中 高压中 A = GA > GA < GVac >>Vg >>Vc6262 (三)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暖冷P P1 1P P2 2P P3 3P P3 3P P3 3P P2 2P P2 2GGA A6363 1、热成风① 定义: 由于水平温度分布不均所形成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差② 公式:6464 ③ 特点:Ø VT与温度、气压有关,温度越高,压差越大,热成风越大;Ø 热成风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热成风与等温线平行;Ø只要温度场不变,热成风的大小、方向也不变6565 2、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① 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P2P1T2T1暖高压暖高压冷低压冷低压VgVTZ1Z2Z3VTVTVgV2==Vg++VTV3==V2++VTV2==V1++VT冷低压与暖高压冷低压与暖高压6666 冷高压与暖低压冷高压与暖低压P2P1T2T1暖低压暖低压冷高压冷高压VgVTV2==V1++VTZ1Z2Z3VTVTVgZ4Z5VT6767 ② 等温线与等压线垂直冷冷暖暖高高低低VgVTV1V2V3冷平流:冷平流:低层风低层风从冷区吹向暖区。

      从冷区吹向暖区在北半球,在北半球,风风向随高度逐渐向随高度逐渐左转左转,且越到,且越到高层,风向与高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越热成风风向越接近6868 暖平流:暖平流:低层风低层风从暖区吹向冷区从暖区吹向冷区在北半球,在北半球,风风向随高度逐渐向随高度逐渐右转右转,且越到,且越到高层,风向与高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越热成风风向越接近冷冷暖暖低低高高VgVTV1V2V36969 风随高度变化的总结:风随高度变化的总结: 在自由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高,在自由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高,不论风向如何变化,不论风向如何变化,高层风总是越来高层风总是越来越趋向于热成风越趋向于热成风;; 北半球北半球对流层中,温度分布大致对流层中,温度分布大致南暖北冷,故南暖北冷,故对流层上层总是以西风对流层上层总是以西风为主为主,并在纬度,并在纬度30 °形成西风急流形成西风急流7070 三、摩擦层中的空气水平运动1、摩擦对风的作用2、特征:Ø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风斜穿等压线 南半球相反7171 气压系统中的摩擦风(气旋)7272 地转风梯度风旋衡风偏差风热成风地面平衡风7373 复 习 题1.什么是白贝罗风压定律?2.在同一气压场中,Vc、Vg、Vac是什么关系?请解释。

      3.北半球暖高冷低区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4.随着纬度增高水平地转偏向力有什么变化?5.赤道上空的空气会发生偏向吗?为什么?7474 6、请根据要求画图: 在北半球,画出气压场、受力、风向、热成风、风随高度变化的平面图7575 §4-4 §4-4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一、一、大气环流的概述大气环流的概述二、二、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三、三、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四、四、锋区和急流锋区和急流五、五、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环流的变化 7676 一、大气环流的概述一、大气环流的概述(一)大气环流:(一)大气环流: 具有行星尺度、规模比较大的空气运动具有行星尺度、规模比较大的空气运动 即有平均状况也有瞬时状况,并代表全球大即有平均状况也有瞬时状况,并代表全球大 气的基本运动状况气的基本运动状况7777 (二)大气环流的尺度:(二)大气环流的尺度:名名 称称 水平尺度水平尺度 活动时间活动时间 例例 子子大环流大环流 >2000km>2000km 一周一周 东风波、东风波、西风带西风带中间环流中间环流 2000-200 2000-200 2 - 32 - 3天天 季风、气旋、反季风、气旋、反气旋气旋中环流中环流 200-2 km200-2 km 1 1 天天 地方性风地方性风 (山谷风、海陆风)(山谷风、海陆风)小环流小环流 <2km<2km 12 12小时小时7878 二、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二、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3、海陆分布、海陆分布4、地形、地形最基本的因子最基本的因子7979 (一一)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1、地表是均匀的、地表是均匀的—— 2、忽略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忽略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单一单一(热力热力)的环流圈的环流圈消除海陆及地形的影响消除海陆及地形的影响8080 单一环单一环 流圈流圈北极北极南极南极赤道赤道赤道赤道8282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地表是均匀的地表是均匀的—— 消除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消除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8383 赤道赤道南极南极北极北极赤道赤道30°30°60°60°60°60°30°30°西西南南东东北北偏偏西西风风西西南南西西南南偏偏东东风风西西北北东东南南偏偏西西风风西西北北西西北北偏偏东东风风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低纬环流圈低纬环流圈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中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高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东风带东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低纬环流圈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度环流高纬度环流8484 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8585 气压带的成因及属性气压带的成因及属性气压带名称气压带名称成因成因温压场温压场特征特征气流运气流运动方向动方向温湿温湿属性属性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热力热力 热热低压低压上升上升湿湿热热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动力动力 暖暖高压高压下沉下沉干干热热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动力动力 冷冷低压低压上升上升湿湿冷冷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热力热力 冷冷高压高压下沉下沉干干冷冷8686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纬纬 度度90°90°60°30°0°30°60°500 10001500 2000年降水量(年降水量(mm))NS低压控制降水多低压控制降水多高压控制降水少高压控制降水少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曲线全球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曲线8787 8888 赤道赤道南极南极北极北极赤道赤道行行星星风风系系的的季季节节性性移移动动节气:春分节气:春分节气:夏至节气:夏至节气:秋分节气:秋分节气:冬至节气:冬至节气:春分节气:春分8989 7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9090 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9191 小结小结假假设设地表是均匀的地表是均匀的无地偏力作用无地偏力作用条件条件1 1:太阳辐射不均:太阳辐射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单单一一环环流流圈圈条件条件2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三圈环流和三圈环流和风带气压带风带气压带条件条件3 3: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9292 问问: :为什么在为什么在20—2520—25°处沙漠的面积广大处沙漠的面积广大 鲁卜哈利沙漠鲁卜哈利沙漠内夫得沙漠内夫得沙漠塔尔沙漠塔尔沙漠纳米布沙漠纳米布沙漠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西部大沙漠部大沙漠阿塔卡阿塔卡马沙漠马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9393 2 2、行星风系、行星风系 由于三圈环流的形成,产生了近地面上相由于三圈环流的形成,产生了近地面上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即三风四带。

      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即三风四带①①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5°N—5°S5°N—5°S 成因:空气受热上升而致知因成因:空气受热上升而致知因A A小,小,气流基本不发生偏转气流基本不发生偏转 特点:因对流强烈,云多,降水多,特点:因对流强烈,云多,降水多,多对流雨多对流雨9595 ②②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30°N(S)30°N(S) 成因:赤道上空流动的空气在此堆积而致成因:赤道上空流动的空气在此堆积而致 特点:气流下沉,多晴天,空气干燥,沙特点:气流下沉,多晴天,空气干燥,沙漠多③③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6060°N(S) 成因:中纬来的西风与极地流来的偏东风成因:中纬来的西风与极地流来的偏东风 相遇,形成锋面而致相遇,形成锋面而致 特点:气旋多特点:气旋多9696 ④④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9090°N(S)N(S) 成因:空气冷却下沉而致成因:空气冷却下沉而致 特点:气温低,空气层结稳定特点:气温低,空气层结稳定⑤⑤信风带信风带:0 — 30:0 — 30°N(S)N(S) 成因: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成因: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 的风,受到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的风,受到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北半球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响,北半球偏成东北风,南半球 则偏成东南风。

      则偏成东南风 特点:风向、风速基本是稳定的特点:风向、风速基本是稳定的9797 ⑥⑥西风带:西风带:30°N(S) — 60°N(S)30°N(S) — 60°N(S) 成因: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极地的气流在成因: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极地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西南风,南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形成西南风,南半球而形成西北风球而形成西北风 特点:暖湿气流北上或南下,多锋面和气特点:暖湿气流北上或南下,多锋面和气旋 ⑦ 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60°N(S) —90°N(S)60°N(S) —90°N(S) 成因:空气从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成因:空气从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偏成东北风,带,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偏成东北风,南北半球则偏成东南风南北半球则偏成东南风 特点:空气温度极低特点:空气温度极低9898 总之:总之:l l三风四带和三圈环流是一致的,冬夏南北三风四带和三圈环流是一致的,冬夏南北移动扩大影响范围,同时出现许多过渡带,移动扩大影响范围,同时出现许多过渡带,因此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向和因此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向和天气特征。

      天气特征l l大气环流以三风四带(纬向环流)为主,大气环流以三风四带(纬向环流)为主,同时也存在着经向环流,但比纬向环流弱,同时也存在着经向环流,但比纬向环流弱,这是大气环流的基本规律这是大气环流的基本规律9999 (三)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三)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 由于海陆本身的物理性质的不同,由于海陆本身的物理性质的不同,使得同一纬度使得同一纬度 的海陆间存在着热力差异,的海陆间存在着热力差异,冬季陆地是冷源,海洋是热源;夏季相反冬季陆地是冷源,海洋是热源;夏季相反进而在海陆之间形成压力差,导致空气在进而在海陆之间形成压力差,导致空气在海陆间出现季节性的流动海陆间出现季节性的流动— — 季风 100100 1 1、海陆差异产生的地面环流及气压分布、海陆差异产生的地面环流及气压分布陆陆 地地海海 洋洋夏夏季季热热低气压低气压 冷冷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夏季风夏季风101101 夏季夏季东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102102 地面环流地面环流— — 冬季冬季陆陆 地地冷冷热热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冬季风冬季风海海 洋洋103103 冬季冬季西北季风西北季风104104 ◆◆ 世界季风区世界季风区分布:约在分布:约在分布:约在分布:约在 30°W — 170°E 30°W — 170°E 30°W — 170°E 30°W — 170°E,,,,20°S — 35°N20°S — 35°N20°S — 35°N20°S — 35°N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 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

      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其中以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最显著东亚季风范围广、强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度大,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印度季风),夏季风强于东季风季风强于东季风季风强于东季风季风强于东季风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 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非洲季风区 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澳洲季风区 105105 等温线等温线2 2、高空环流、高空环流——波状环流(槽脊)波状环流(槽脊)大西洋大西洋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太平洋太平洋冬季冬季—三槽三脊三槽三脊 热热冷源冷源热热温度脊温度脊气压脊气压脊温度槽温度槽气压气压 槽槽大大陆陆西西岸岸大大陆陆东东岸岸等压线等压线东亚大槽东亚大槽 106106 夏季夏季——四槽四脊四槽四脊欧亚大陆欧亚大陆等温线等温线热源热源大大陆陆西西岸岸大大陆陆东东岸岸大西洋大西洋冷冷太平洋太平洋冷冷等压线等压线温度脊温度脊气压脊气压脊温度槽温度槽气压气压 槽槽107107 (四)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四)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 1、动力作用:、动力作用: 抬升作用:抬升作用:空气堆积空气堆积高压脊高压脊空气辐散空气辐散 低压槽低压槽迎迎风风坡坡背背风风坡坡气流气流108108 绕行作用绕行作用气流气流暖平流暖平流冷平流冷平流冷平流冷平流暖平流暖平流高空形成高压脊高空形成高压脊高空形成低压槽高空形成低压槽高大地形高大地形109109 2 2、热力作用、热力作用冬季冬季高大地形高大地形 冷源冷源热热热热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自由大气自由大气自由大气自由大气110110 夏季夏季高大地形高大地形热源热源冷冷冷冷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高气压自由大气自由大气自由大气自由大气111111 三、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三、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由于受海陆和地形的影响,破坏了理想由于受海陆和地形的影响,破坏了理想的三风四带的大气环流。

      的三风四带的大气环流一)地面环流状况:(一)地面环流状况: 特点:特点:1 1、北半球因海陆相间分布,纬、北半球因海陆相间分布,纬向向 分布的气压带被分分布的气压带被分成几个闭合成几个闭合 的高低压系统,并的高低压系统,并随季节而变随季节而变 动112112 冬季冬季蒙古高压蒙古高压阿阿留留申申低低压压北美高压北美高压冰冰岛岛低低压压113113 夏季夏季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北美低压北美低压夏夏威威夷夷高高压压亚亚速速尔尔高高压压114114 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活动中心l l冬夏在海陆出现的闭合的高低压中心冬夏在海陆出现的闭合的高低压中心l l永久性的:常年存在的(海上四个)永久性的:常年存在的(海上四个) 太平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大西洋: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l l半永久性的:随季节出现的(陆地上的四个)半永久性的:随季节出现的(陆地上的四个) 亚洲亚洲:蒙古高压、印度低压蒙古高压、印度低压 美洲美洲:北美高压、北美低压北美高压、北美低压115115 2 2、南半球、南半球40°S40°S附近,无论冬夏,等压线基附近,无论冬夏,等压线基 本上呈纬向分布:本上呈纬向分布: 冬季高压带环绕全球冬季高压带环绕全球 夏季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夏季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116116 冬季冬季环环 绕绕 全全 球球 的的 高高 压压 带带4040°S S全年带状分布的等压线全年带状分布的等压线117117 夏季夏季40°S陆地低压陆地低压海洋高压海洋高压纬纬 向向 的的 气气 压压 带带118118 四、锋区和急流四、锋区和急流(一)锋区:(一)锋区: 1 1、定义:在高空等压面图上,经常出现、定义:在高空等压面图上,经常出现水平温度梯度很大的环绕半球的带状区域,水平温度梯度很大的环绕半球的带状区域,属于大气的热力现象。

      属于大气的热力现象 2 2、分布:、分布: 极锋锋区(北支、温带锋区)极锋锋区(北支、温带锋区) 副热带锋区(南支锋区)副热带锋区(南支锋区)119119 (二)急流(二)急流 1 1、定义:是指高空风速大于、定义:是指高空风速大于30m/s30m/s的狭窄的狭窄 强风带,其位置和范围基本与锋强风带,其位置和范围基本与锋 区相对应区相对应 2 2、分布:、分布: 温带(极锋、北支)急流温带(极锋、北支)急流 亚热带(南支)急流亚热带(南支)急流 热带东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120120 五、大气环流的变化五、大气环流的变化 (一)长期变化:(一)长期变化: 主要通过主要通过西风带的槽脊西风带的槽脊及及副热带副热带高压的强度高压的强度、、位置的季节变化位置的季节变化而体现的而体现的 1 1、冬季环流、冬季环流 特征:风带、气压带南移特征:风带、气压带南移 高空:西风带、南北急流高空:西风带、南北急流 低空:地面:蒙古高压、北美高压低空:地面:蒙古高压、北美高压 海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海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副热带高压:南移、强度弱副热带高压:南移、强度弱121121 2、夏季环流、夏季环流 特征:风带、气压带北移特征:风带、气压带北移 高空:西风带北移、两支急流高空:西风带北移、两支急流 低空:地面:印度低压、北美低压低空:地面: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海洋:亚速尔高压、西太平洋高压海洋:亚速尔高压、西太平洋高压 副高:北移、强度大副高:北移、强度大122122 (二)短期变化(二)短期变化 高空西风带中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高空西风带中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交替交替变化变化 经向环流:经向环流:西风带中槽脊南北振幅大,冷西风带中槽脊南北振幅大,冷暖空气交换强暖空气交换强 纬向环流:纬向环流:西风带平直,冷暖空气交换弱西风带平直,冷暖空气交换弱 经向转向纬向:经向转向纬向:天气稳定,西风平直天气稳定,西风平直 纬向转向经向:纬向转向经向:冷空气南下,产生大规冷空气南下,产生大规 模的天气系统模的天气系统123123 复复 习习 题题1 1、用图简述只有太阳辐射一个因素下大气环流、用图简述只有太阳辐射一个因素下大气环流 的特点的特点2 2、天空中的云为什么总是从西向东移动呢?、天空中的云为什么总是从西向东移动呢?3 3、为什么南极的冰雪样中会出现、为什么南极的冰雪样中会出现DDTDDT的化学成的化学成 分呢?分呢?4 4、简述三圈环流和三风四带的形成过程(要求、简述三圈环流和三风四带的形成过程(要求结合示意图进行说明)。

      结合示意图进行说明)5 5、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是世界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是世界最大的沙漠??6 6、赤道地区常年多雨,为什么?、赤道地区常年多雨,为什么?124124 7 7、欧洲西海岸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什么原、欧洲西海岸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什么原 因?因?8 8、海陆分布对地面的大气环流有何影响?、海陆分布对地面的大气环流有何影响?9 9、以北半球中纬度冬季为例,说明海陆分布、以北半球中纬度冬季为例,说明海陆分布 对高空大气环流的影响?对高空大气环流的影响?1010、高大地形对地面上的环流有何影响?、高大地形对地面上的环流有何影响?1111、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有哪些方面?、大气环流的长期变化有哪些方面?12512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