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 1.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同步检测 苏教版选修6.doc
7页阿硝酸钾晶体的制备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C.Zn和硫酸反应时,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度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D.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会产生沉淀解析:选A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不可预先润湿;过量的盐酸会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2.下列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A.混有泥沙的食盐B.混有水的酒精C.白糖与食盐的混合物D.铁粉和泥沙的混合物解析:选A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典型例子是粗盐提纯,A正确;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B中无固体;C中无不溶性固体;D中铁粉和泥沙都是不溶性固体B、C、D均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利用重结晶法得到KNO3晶体时,如用较多量的蒸馏水洗涤将会( )A.提高收率和纯度B.降低收率和纯度C.提高收率和降低纯度D.降低收率和提高纯度解析:选D利用重结晶法得到的KNO3晶体中仍然含有少量NaCl,此时,可利用20 ℃以下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特点,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
但如用较多量的蒸馏水洗涤将会降低收率和提高纯度4.(2011年龙岩高二检测)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双选)(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解析:选CD除杂过程中,有时为能将杂质全部除去,所用除杂试剂往往稍加过量,但过量的试剂最终要能被其他试剂所除尽必须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SO,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Ca2+及多余的Ba2+,然后进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CaCO3、BaCO3等难溶物,然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Na2CO3和调节溶液的pH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C、D5.(2011年高考浙江卷)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
反应结束后加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____A.缓慢冷却溶液 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 D.缓慢蒸发溶剂如果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A.无水乙醇 B.饱和NaCl溶液C.70%乙醇水溶液 D.滤液(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____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____A.15 min B.30 minC.45 min D.60 min解析:(1)a为三颈瓶,b为冷凝管2)缓慢冷却、缓慢蒸发溶剂使晶体充分析出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溶液过饱和时一般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也可以加入晶种使其结晶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根据题干信息,使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最好用滤液,因不带入杂质4)趁热过滤除去了不溶性杂质5)从图中看出45 min时,最适合,斑点适中答案:(1)三颈瓶 (球形)冷凝管(2)AD 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 加入晶种(3)小于 D(4)趁热过滤(5)C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A.蒸馏 B.蒸发C.过滤 D.搅拌解析:选B实验室中的“蒸发”操作是利用水受热易挥发,其中的溶质因溶剂减少而析出的过程,这与海水晒盐的原理是相似的2.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有( )A.苯(苯酚):加浓溴水、振荡、分液B.肥皂液(甘油):加食盐凝聚,过滤C.KNO3(KCl):加沸水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重结晶D.福尔马林(甲酸):加纯碱溶液、分液解析:选B。
A、D选项不能完成分液,因为所加除杂试剂不能使二者分层;C选项利用重结晶操作不能彻底除杂,只有B中加食盐后,发生盐析作用,过滤可除杂3.(2011年莆田高二检测)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家庭所用的食盐却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含有杂质MgCl2为取得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买来的食盐放入纯NaCl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过滤,即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食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D.在整个过程中NaCl的浓度会变大解析:选C温度不变的NaCl饱和溶液,浓度不变由于MgCl2杂质的量较少,所以MgCl2全部溶解不会析出4.(2011年沧州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方法中,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盐析法分离皂化反应的产物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C.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D.用分液法分离水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解析:选B加热条件下碘易升华,冷却后碘凝华,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冷却后又化合为NH4Cl,无法分开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 ℃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00 g水)11.515.119.424.437.6A.0~10 ℃ B.10~20 ℃C.20~30 ℃ D.30~40 ℃解析:选D若22%是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则其溶解度为S=100 g=28.2 g,对照表,可知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30~40 ℃6.“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选D粗盐提纯”实验涉及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内容,操作从始至终均要使用玻璃棒(加速溶解、引流、防飞溅),为保证提纯目的,过滤后要将澄清滤液进行蒸发,而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最后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7.(2011年漳州高二检测)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解析:选D。
A中在除去Ba2+的同时又引入了Na+;B中在除去Ba2+的同时又引入了SO;C中在除去Ba2+的同时又引入了Na+和SO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蒸发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解析:选B此类题属于除杂问题,涉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除杂的基本要求是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引入新杂质等解此类型题时,首先要观察一下原来物质与杂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找出不同点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分离开,但应尽量简单,不能引入新杂质如果非引入不可,应想办法除去或转化例如此题中Na2SO4与Fe2(SO4)3的相同点是都有SO,不同之处是阳离子不同其中Fe3+可用沉淀法除去(用NaOH溶液),操作为过滤但此题中,为将Fe3+完全沉淀,需加过量NaOH溶液,从而引入了杂质OH-,可加入H2SO4中和除杂,最后结晶可得芒硝用Na是不现实的,无②不用脱去结晶水,无⑤9.(2011年杭州高二检测)如用重结晶法除去某产品中杂质,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剂的下列特点中不可取的是( )A.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常温或加热时都很大B.在室温时,产品在溶剂中易溶,而杂质不易溶解C.产品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杂质的溶解度变化不大D.在同一溶剂中,产品比杂质易溶解析:选A重结晶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几个环节的操作,此外,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溶剂,产品在溶剂中易溶,并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产品要比杂质更易溶10.现有以下三组混合物:(1)碘与NaCl固体;(2)石英与NH4Cl固体;(3)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上述各组物质的分离方法依次是( )A.加水溶解过滤、加热、分液B.加热、加水溶解过滤、分液C.分液、加热、加水溶解过滤D.加热、分液、加水溶解过滤解析:选B1)中利用碘受热升华,采用加热方法即可分离;(2)中利用SiO2不溶于水,而NH4Cl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即可分离;(3)中利用互不相溶分液即可,故选B11.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A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B析出1)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_______,要除去晶体A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体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_______,要除去晶体B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晶体________(填“A”或“B”)解析:将硝酸钠和氯化钾溶液混合后,溶解度最小的氯化钠首先达到饱和而析出;趁热过滤后的滤液中主要含有大量的K+和NO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会有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KNO3晶体析出答案:(1)NaCl KNO3 加少量水溶解再过滤(2)KNO3 NaCl 重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