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阅读要求-.pdf
4页1、二年级的阅读要求(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 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7) 阅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 认识课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 篇 ( 段 )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5 万字10) 喜欢图书,爱护图书2 、理解词句我们看看理解词句的办法:(1) 换词法落叶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这里催字很重要,它把树叶枯落和侯鸟南飞这两种自然现象生动地联系起来,说明燕子要马上飞到南方去这个字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试着把 催字替换成其他的字,如 让,叫等,都达不到 催字在这个句子中的效果因此换词法可以帮我们更深入、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意思2) 增删法数星星的孩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 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显然,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对星星的痴迷程度,就是通过他数星星的具体情景表现出来的首先看他是怎么数的:他是 坐在院子里 ,靠在奶奶的怀中, 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如果我们把 一颗,两颗去掉,就不能生动地体现出孩子数星星时的痴迷状态所以有时候删减或者增加一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课文非常有好处3) 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初冬描写的是下雾时的情景,雾中的景物通过语言的描述能够想像但是如何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详见讲解视频 ) (4)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细如牛毛飘飘洒洒 /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 /飘在树梢染绿柳芽 / 落在田野滋润庄稼 /降在池塘唤醒青蛙 / 淋湿我的帽檐沾湿她的花衫 / 我们顶着蒙蒙细雨刨坑种树 /把祖国大地绿化 /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显然,在理解这首诗的过程中,有些词语非常重要比如飘、洒、落、降 表达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 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家得到雨水的浇灌;唤醒 是指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这些都是在春雨浇灌下万事万物发生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对这篇小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如果我们有切身的生活体验,在生活中观察过, 感受过,就会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些用词的美妙再举个例子: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我们知道小虫、蚂蚁、小鱼的生活状态,也对屋子、船、伞比较了解,因此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解落的作用由于树叶落在地上, 可能弯成谷形,小虫从这个缝隙里爬进来, 就像人住在屋子里, 落叶可以为这些小虫遮风挡雨 ( 详见讲解视频) 同样的道理,当它 落在沟里,蚂蚁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小水沟中小蚂蚁不会游泳, 但是可以坐在树叶上漂在沟中 而在河中的小鱼游过来是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这样的语言描写都很生动5) 通过想像理解词句黄山奇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象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 我们可以想像一个盘子上面放一个桃子是什么样的呢?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在黄山的风景中, 平平的山顶上有个桃形的巨石作者想像这块巨石是从天上飞来的同学们在理解的时候,也可以想像一下巨石是怎么来的。
)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 猴子观海 的名字起的非常富有想象本来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没有血肉的一块石头, 但由于作者丰富的想像, 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 猴子端坐在峭壁上观望滚滚的的云海,多富有诗情画意啊)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等等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 同学们除了要认真地展开想象以外,还可以扩充我们的思维,延伸学习的范围 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收集照片或者亲自去黄山看看,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看到的美丽的景物加以描述文中说: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其实名字本身就是对丰富想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