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皂《旅次朔方》阅读答案及赏析.docx
2页刘皂《旅次朔方》阅读答案及赏析 旅次朔方 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土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办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土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参考答案自己所处地离家乡更加远了,那日夜忆咸阳的心更加忧虑和焦急了,诗人的失望与痛苦之情谥于言表阅读练习二:1.第一句中诗人为什么要将十年说成十霜?〔3分〕2.对这首诗中的无端更渡桑乾水,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回故土咸阳;另一种理解是迁徙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你赞成哪一种?请表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1.霜在诗中的含义是年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3分〕2.赞成第一种:久居并州,怀念家乡,可一旦回乡,却又觉得舍不得久居之地这样写,就把命运对人的捉弄表现得尤为深刻赞成第二种:久居并州,难以回乡,可命运却又使他流落到更远的地方,连居住在并州也不可能了这样写,就把心中的苦涩与无奈表现得尤为充沛〔3分〕译文在并州客宿已经过了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怀念咸阳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度过桑乾,现在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赏析:?旅次朔方》是唐代诗人刘皂的作品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乾河前往离家更远的朔方时的感受,叙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惨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无名氏?杂诗》云: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虽地理上有西北与东南之异,但情绪相同,可以互证后半写久客回乡的中途所感诗人由山西北部〔并州、朔方〕返回咸阳,取道桑乾流域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这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要细细体会十年以前,初渡桑乾,远赴并州,是为的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而十年以后,更渡桑乾,回到家乡,又是为的什么呢?诗中说了,说是没来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分明是怎么一回事果真如此吗?不过是极其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终于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罢了但是,出乎诗人意外的是,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惨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土,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思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惨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惟一的,而无端更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这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言了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叙述了诗人心中对故土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