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原文(15篇).docx
29页古诗词原文(15篇)古诗词原文(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原委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古诗词原文,欢迎阅读与保藏古诗词原文1 青阳歌 明代林大春 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 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中有二子称奇妙,低眉度曲如有神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 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 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 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 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 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 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古诗词原文2 哀英儿 近现代黄福基 世变方谲扰,我生苦颠踬矧伤儿女情,此恨人间至 中年有是儿,奚啻千金赐抱玩不忍离,饥寒挂梦寐 咿呀才四龄,慧语先人意。
广颡秀眉鬓,亲党誇打器 如何遘卒病,呕吐热潜炽投药胃旋翻,刀圭术难置 招魂音欲嘶,魂兮果何寄冥冥岂可论,霣此丈夫泪 我母郁怀抱,发白颜每蹙忆从得是儿,摩抚勤顾复 尝云类乃祖,颧额似之酷昨岁初学字,举家叹机速 更课唐人诗,琅琅声戛玉乞爷书儿名,戒姊乱签轴 慧根宣母怀,藉此寿水菽何来刻骨悲,又累我母哭 收声我泪吞,恐伤母心腹敝庐庋五车,空说留儿读 寸楮未忍开,书灯深夜绿儿死息万缘,父子徒空名 生言百追念,病语弥伤情宛转两日间,神昏舌尚清 呼爷复呼娘,丝丝依恋声握指颤冰臂,斜睨漏青睛 唇寒抱之吻,息断犹望生阖棺缘遽绝形貌犹分明 视汝一抔土,日夕号鼯鼪如何的皪珠,弃向榛与荆 世情何所念,念念吾生轻古诗词原文3 雷门吟 清代赵黻 余姚有余霖,四十老一衿谒我蕺山麓,涕出悲不任 谓公今诗史,乞为雷门吟我兄名曰震,雷门乃其字 霖生托遗腹,母老欲见弃兄嫂争乳之,兄怙嫂则恃 母亡霖六龄,九龄兄授经霖愚复多病,支拄求蔘苓 病则夺书笈,愈则还镫檠欲继先子业,恐伤予季情 回忆七龄时,兄子同病疡戒嫂善视叔,叔愈他何伤 日夕嫂抱持,兄子掷在床我啼嫂则泣,我笑兄则欢 三十授弟室,黾勉庠序间。
嗟我衣上线,嫂泪存斑斑 嗟我笥中书,手泽兄丹铅兄嫂六十没,合葬上林村 南山宋家隩,有我兄嫂坟兄以贫废学,为医活千人 活者恸兄死,安得赎其身霖困蓬蒿中,惧掩兄嫂贤 椎心泣血辞,愿公采斯言我为一一书,孝义至斯止 愧彼尺布谣,用以资国史古诗词原文4 不见阳城驿 宋代王禹偁 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 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 微之谪江陵,顦悴为判司 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 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 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 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 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 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 是後数十年,借问经者谁 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 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 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 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 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 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 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 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 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 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 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 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 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 题此商於驿,吟之聊自贻古诗词原文5 李白 唐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丽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释」: ①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 ②楚狂人:指陆接舆,系楚国狂人,曾狂歌而过孔丘,劝他不要做官 ③二峰:指香炉峰和双剑峰 「译文」: 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早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爱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立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就像是锦幕张,山影在鄱阳湖上映出青黛光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入云真雄壮三叠泉水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山色青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
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淌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发悠然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验尽磨难,始终不愿向熬煎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原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讪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讪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悲观,示意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溢神话传闻的色调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其次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俯视:“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立,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绽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格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奇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耸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青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改变,迂回新颖,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宏伟气概:“登高壮丽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化;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宏伟,何等壮丽!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闻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务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冲突。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憧憬这样逍遥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挚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行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行知,这里比方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行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闲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困难,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酷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改变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伸展,音调平稳徐缓。
其次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昂扬调子恰好构成显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终一段表现漂亮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上升,悠长而安逸,余音袅袅,令人神往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概,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古诗词原文6 剑歌 近现代秋瑾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