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乡家庭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64321764
  • 上传时间:2021-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乡家庭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人口的变化而家庭人口的变化,又主要受家庭功能变化作用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乡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人口过程的社会规律,利于我们制定切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人口政策,同时也便于我们采取控制人口生育率增长的正确合理的措施  家庭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家庭的S本功能,这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例如家庭的生育功能第二类是家庭的主要功能,这是保证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功能,例如家庭的生产功能、教育功能、抚养功能、消费功能等第三类是家庭派生的功能,这类功能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的,例如家庭的宗教功能、家庭的政治功能本文侧重探讨城乡家庭的生产功能、家庭的抚养功能和ff养功能,家庭的消费功能、家庭的教育功能等家庭主要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作用  城乡家庭生产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彩响  所谓家庭的生产功能,是指家庭所具有的在家庭范围内组织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在小生产的条件下,家庭的生产功能十分重要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家庭的生产功能就会削弱或消失。

        我国农村实行责任制前,农村家庭里18岁至60岁的成年人一般都参加农业集体生产活动,只有少数人才在家里做些副业生产,家庭的生产功能较弱实行责任制后,家庭在管理形式上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收、管、种、储、运等任务回到了家庭农村家庭内生产项目的增多,大大强化了家庭的生产功能  农村家庭生产功能的增强,使得农村的人很重视家庭里的人口数ffi,尤其重视家庭里的男子数量及其质量因为,农业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季节性较强,在播种季节就必须及时播种,在收获季节也必须及时收获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许多农活依靠手工劳动,如果家庭劳动力少且弱,往往就会顾此失彼;如果家庭劳动力多且强,就可以很好地分工协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人口多、劳动力强的农村家庭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农村这种人多劳动力强的家庭,较人少劳动力弱的家庭收入高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多生多育的愿望目前农村育龄妇女中,想生一个孩子的仅占育龄妇女总数的2.65%,而希望生二个孩子的占80.61%,希望生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占16.73%农村育龄妇女中生多眙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加家庭劳动力,这一原因在某些地区要占多胎全部原因中的45.6%③。

      抽样调查材料表明,农村专业户家庭的人口数量要较非专业户家庭的人口数量多得多例如,四川省八县(市)中的专业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为6.31人,而非专业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只有4.70人专业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较非专业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多.61人农村新的生产形式下的人口生育状况的变化这一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注意  而城市里的生产巳社会化,城市家庭一般不存在生产功能虽然城市里有一些个体户,但是,城市里的个体户毕竟只占城市人口的极小比例,仅占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的1.05%而个体户所出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是批发来的或是贩买来的,经营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体户只占个体户总数的极小比例  人类的增殖是通过一定的婚姻家庭制度来实现的,而一定的婚姻家庭制度又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由于城市家庭的生产功能已随着城市里生产的社会化而几趋于消失,所以,城市里的人就不会像农村里的人那样为了保持以至增强家庭的生产功能而需要一定数量的家庭劳动力配合协助工作1981年我国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9%农村却为2.91沁全国城市里一胎率占87.9%,二眙率占10.4%,三胎率占1.3%,四胎及四胎以上的仅占0.4%,而同年,农村里一胎率仅占42.0%,二胎率占27.0%,三胎率占14.3%,四胎率占7.5%,五胎及五胎以上的占9.2%。

      两个家庭生产功能强弱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人口生育率城市里虽然也有生二胎及二胎以上的情况,那主要是其他因素的作用,例如,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传宗接代思想等,而不是为了维持以至增强家庭生产功能的缘故城市家庭生产功能的削弱或消失,无疑消除了影响育龄夫妇多生多育的一种因素,利于城市人口生育率的降低  二城乡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生宵率的影_  所谓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功能,是指家庭所具有的抚养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孩子和病残人员,膽养丧失劳动能力或年事巳高的老人的功能  我国农村目前分工简单,农活操作方便即使是一个文盲的人,只要他有力气,通常也能宪成许多农活我国目前广大农村机械化水平不髙的农业生产对文化、技术的要求不高,客观上使得许多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可以脱离学校在家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农活据调査,有人宁愿被罚款100多元,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因为一名孩子留在家里放一群羊,一年可收入千元以上农村里这种没有文化、技术照样能挣钱,多生孩子就能多挣钱,早生孩子就能早挣钱,少生孩子就会少挣钱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里的人早婿、早育和多育虽然在子女长大成人前,家庭要付出一定的抚养费用,但由于子女在长大成人前箒助家里所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客观上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抵消了家庭对其时一部分抚养费用,加之农村家庭抚养子女的费用要比城市低,农村家庭人们日常的吃、穿、住、用大都在一起,多生一个孩子,经济费用的支出不多。

      抚养费用与因早生多生子女所挣回来的钱相比,还是早生、多生划得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育龄夫妇当然会早生和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上自动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从而对城市在业人员的文化科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这种要求,城市人口受教育时间延长了今天,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就得具有更高的文化科学水平虽然社会因儿童受教育过程的延长而增加了投资但由于城市家庭一般不存在生产功能,大多数子女在受完中等或髙等教宵之前不可能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城市育龄夫妇多生儿育女,就会多支出抚养费用,就会彩响家庭其他方面的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家庭的育龄夫妇当然愿意通过少生子女来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从而提高家庭成员的质量  城市人口受教育过程的延长,不但使得城市家庭的抚养费用增加,使得汽龄夫妇不愿多生多育,从而使结婚者的初婚年龄提高了1981年全国城市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4.71岁,而农村人口的初婚年龄却为22.28岁,城市人口的初婚年龄要比农村髙2.43岁城市妇女23岁以上结婚的占76.74%,而农村妇女23岁以上结婚的仅占37.07%晚婚、晚宵才能降低人口生育率,在我国,少生一代人就是少生两亿人。

      城市人口初婚年龄的提高,对于降低人口生育率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  从瞻养老人的功能来看赡养老人可以分为社会赔养和子女赡养两类在我国目前财力十分有限,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家座的老年生活一般只能由子女来赡养,育龄夫妇为了求得子女在自己老年时得到舫养,就会付出一定的楮力去生儿育女,如果只生一眙,自己的老年生S就会面临着一个严蜇的经济问题,即形成一对夫扪要赡养四位老人(双方的父母)和一个孩子的状况站于农村目前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养老?的实际惜况,同时考虑到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还不很发达,为了增加儿帝存活的保险系数,从而增加子女赡养自己的保险系数,育龄夫妇就会多生多育  虽然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经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力将会迅速发展,但只要目前没有完全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赡养问题和在农村建立发达的医疗卫生体系的话,人们还是会多生多育的因此,必须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尽力解决农村老人的膽养问题和在农村建立发达的医疗卫屯体系,解除农村汽龄夫妇少生少育的后顾之忧,以促使农村人口生育率的下降  城市里的人由于大都在工厂、企事业、机关、学校、商店等处工作,他们年老退休后有退休工资并免费享受医疗卫生保健。

      所以,城市里的育龄夫妇就不会因拊心自己的老年生活而多生多育  三城乡家庭消费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是一个消费单位家庭的消费功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较强,农村家庭的消费功能较弱,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较高,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较低  首先,城市家庭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汕、盐、酱、醋、茶,都得花钱从商店购买而农村家庭的这“七件事”,绝大多数是家庭自己牛.产的据统计,1981年我国城市家庭平均每人消费487元,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I94元;1982年城市家庭平均每人消费500元,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212元;1983年城市家庭平均每人消费523元,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233元城市家庭的消费支出制约若宵龄夫妇少屯少宵,反之,农村家庭较少的消费支出则容易导致育龄夫妇对生儿育女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多生个孩子,只不过在烧饭时多加一瓢米而已,其他方面的支出不多,从而钙会多生多育  其次,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新消费品层出不穷地涌现而新消费品又总是根据城市人们的收入较髙而首先在城市里出现的,这会使城市里的一些育龄夫妇为了追求新型消费品和追求更髙的消费水平而减少生儿育女。

      而农村家庭的消费功能较弱,农村的育龄夫妇很少会为了追求新型消费品和追求更高的消费水平而减少生儿宵女  再次,由于城市人口的文化程度要比农村人口高所以,城市家庭日常用于精神消费的支出也要比农村家庭多所谓精神消费,就是接受教育、阅读书报、欣赏文艺节目等形式的消费据统计,1983年城市家庭用于精神消费的支出,平均每人每月超过2.60元,农村家庭用于精神消费的支出,平均每人每月不足0.45元  城市家庭较高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支出,一方面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得城市家庭不可能维持多子女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花费在精神生活上的时间多了,知识面就会扩大,文化科学水平就会提髙,客观上也利于降低人口生育率因为,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育龄夫妇,往往有事业上的奋斗目标,他们大部分的闲暇时间就不会花费在生儿育女方面,而是花费在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方面其次,文化水平较高的育龄夫妇,对人类的生育行为大都有较科学的认识,他们容易接受科学的方法,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他们大都能自觉地把“生”与“育”联系起来考虑,能自觉地把生儿育女的数限制在使子女得到兑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限度内我国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査资料表明,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与文化程度成反比关系。

      由上可见,家庭消费功能对人口生育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家庭消费功能强的城市地区,人口生育率低;在家庭消费功能弱的农村地区,人口生育率就高  四城乡家庭教宵功能的差异及其对人口生宵率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又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生育,二是教育教育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社会教育,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一般总是用社会上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和生宵观来教育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一般也总是根据社会的希望和要求,用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和生育观来教育引导学生,以便学生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希望去行动  但是,家庭教育却不是完全用社会上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和生育观来教育影响子女的,而是按照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来教育引导子女这种期望与社会期望多数是有差距的为数众多的是,家庭“角色”扮演得越多,家庭观念越浓,这种差距就越大;反之,家庭“角色”扮演得越少,受社会影响越大,这种兹距就越小  随着城市教育、传播事业的发展,城市家庭的教宵功能大都已被社会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所取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