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图与识图第6.ppt
32页3.2.1 测绘法兰零件如何才能将下面零件用图形表达清楚 ?3.2 识读与绘制盘类零件图(一)垫圈垫圈一般放在螺母下面,可避免旋紧螺母时损伤被连接零件的表面常用的 有平垫圈、弹簧垫圈等,弹簧垫圈可防止螺母松动脱落,其均属于标准件 标准件指结构、尺寸和画法都已全部标准化,一般由标准件厂大量生产,使 用单位可按要求根据有关标准选用垫圈 GB/T 97.2 10 表示公称直径d=10mm,即与M10的螺栓配用,有倒角的平垫圈垫圈视图(二)剖视图剖视图的画法:法兰等盘盖类零件的内部结构相对于外部结构较复杂 ,一般要运用剖视图来进行视图的表达,下面我们先学习剖视图的相关绘图 规则1、剖视图的形成2、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1)、剖切平面的选择: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2)、剖切是一种假想,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并可取剖视,如图(a) (3)、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4)、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其它视图上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线时, 其虚线省略不画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如下图(b) (5)、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剖面符号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
通用剖面线为细实线,要与水平方向成45°;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3、两个相交剖切平面的剖切方法两个个相交的剖切面-----适用于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且机件又具有公共回转轴线时1)、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公共回转中心重合2)、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机件,然后,将被剖切平面剖开的结构及其有关部分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射画出,以反映被剖切机构的真形,但在剖切平面以后的其他结构一般仍按原来位置投射画出,如图中央的小油孔的表达4、盘类零件的简化画法1) 在不引起误解时,对称机件的视图可以只画1/2或1/4,并在对称中 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有时还可用略大于一半画出2)对于机件的肋、轮幅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 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们与邻接部分分开;如按横向剖切,则需打剖 面符号 (3)当需要表达机件回转体结构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和孔时,而这些结 构又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不需加 任何标注 (4)机件上若干相同结构(齿、槽、孔等),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 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用细实线连接或画出中心线位置,但在图上应注明该结 构的总数,如图所示。
5)当机件上有较小结构时,如斜度,相贯线等可按图是简化画法绘制 (6)当机件上的圆平面和投影面夹角小于30度时,可按照下面图中的简化 画法绘制3.2.2 测绘盖类零件 图示零件用以前学过的表达方法可以表达清楚么?(一)用几个平行剖切平面剖切得到的剖视图分析上面的盖类模型,可以看出要想表达清楚其内部结构,必须运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进行视图的表达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适用于当机件上具有几种不同的结构要素(如孔、槽等),它们的中心线排列在几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上时,宜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采用此种表达方法应避免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正确的表达方法(二)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 平面时,在垂直于对 称平面的投影面上的 投影,可以对称中心 线为界,一半画剖视 ,一半画视图,这样 的图形叫做半剖视图 半剖视的特点是 用一半剖视和一半视 图分别表达机件的内 形和外形由于半剖 视图的一半表达了外 形,另一半表达了内 形,因此在半个视图 上虚线可以省略半剖表达方法3.2.3 盘类零件图表面结构要素表示法的识读与标注(一)表面结构要素表示法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加工零件时,由于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刀痕和切削分裂时表面金属的 塑性变形等影响,使零件表面存在着间距较小的轮廓峰谷。
这种表面上具有 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2、评定表面结构的轮廓参数① 算术平均偏差Ra 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②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是指在同一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 深之和的高度 3.有关检验规范的基本术语(1)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以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测量为例,由于表面轮廓的不规则性,测量结果与测量段的长度密切相关,当测量段过短,各处的测量结果会产生很大差异,但当测量段过长,则测得的高度值中将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波纹度的幅值 因此,在X轴上选取一段适当长度进行测量,这段长度称为取样长度但是,在每一取样长度内的测得值通常是不等的,为取得表面粗糙度最可靠的值,一般取几个连续的取样长度进行测量,并以各取样长度内测量值的平均 值作为测得的参数值这段在X轴方向上用于评定轮廓的并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的测量段称为评定长度当参数代号后未注明时,评定长度默认 为5 个取样长度,否则应注明个数例如:Rz0.4、Ra30.8、Rz13.2分别表示评定长度为5个(默认)、3个、1个取样长度2) 极限值判断规则完工零件的表面按检验规范测得轮廓参数值后,需与图样上给定的极限比较,以判定其是否合格。
极限值判断规则有两种: ① 16%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超过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的16%时,该表面是合格的② 最大规则 运用本规则时,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给定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当参数代号后未注写“max”字样时,均默认为应用16%规则(例如Ra0.8)反之,则应用最大规则(例如Ramax0.8)4. 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表3-3)5.表面结构代号(表3-4)6.表面结构表示法在图样中的注法 (表3-5)7.简化标注(表3-6)3.2.4 齿轮的测绘1、齿轮的类型常用的齿轮有三种: (1)圆柱齿轮传动 用于平行两轴间的传动,如图(a)所示2)圆锥齿轮传动 用于相交两轴间的传动,如图(b)所示3)蜗杆蜗轮传动 用于交叉两轴间的传动,如图(c)所示2、圆柱齿轮的参数1)直齿圆柱齿轮的轮齿结构、名称及代号 (a)直齿 (b)斜齿 (c)人字齿直 齿 圆 柱 齿 轮 的 轮 齿 结 构 、 名 称齿顶圆和齿根圆用一假想的圆通过齿轮各轮 齿顶部,该圆称为齿顶圆,直径 用da表示;用一假想的圆通过齿 轮各轮齿根部,该圆称为齿根圆 ,直径用df表示。
节圆和分度圆齿高和齿宽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 离称为齿高,用h表示齿顶圆与 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 高,用ha表示齿根圆与分度圆 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用hf 表示h=ha+hf 齿轮的轮齿部分沿分度圆柱面直 母线方向度量的宽度,称为齿距 ,用b表示齿距p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 弧长称为齿距,用p表示,包括齿 厚(s)和槽宽(e)p=s+e2)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关系基 本 参 数名称及符号计算公式模 数m 齿 数z齿顶圆 直径(da)da=m(z+2)分度圆直径(d)d=mz齿根圆直径(df)df = m(z-2.5)齿顶 高(ha)ha=m齿根高(hf)hf=1.25m 齿高(h)h= ha +hf=2.25m模数(m)m=p/π中心距(a)a=(d1+d2)/2=m(z1+z1)/23、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1)单个齿轮的画法2)直齿圆柱齿轮的零件图在齿轮的零 件图上,除应有 一般零件内容之 外,还应该在图 纸边框右上角画 出参数表,填写 出齿轮模数、齿 数、齿形角及精 度等级等 3)啮合画法4、齿轮的测绘,绘制其工作图我们常见的盘类零件除了端盖,就是齿轮了,端盖因为是比较规则的,在 测绘时没有太多诀窍.而齿轮为常用件,在测量齿轮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规 则和方法 测绘齿轮时,除轮齿外,其余部分与一般零件的测绘方法相同,因而这里只介绍轮齿部分的测定方法。
测绘齿轮牵涉到后续课的许多知识这里 所讲到的方法,只用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齿轮,而且只限于标准齿数 测绘直齿轮时,主要是确定模数m与齿数z,然后根据表3-8中的计算公式算出各基本尺寸,其步骤如下: 1)数出被测齿轮的齿数z 2)测量出齿顶圆直径da,当齿轮的齿数为偶数时,da可以直接量出;若齿 数为奇数时,da可由2e+D算出,如图3-59所示;e是齿顶到轴孔的距离,D为齿轮的轴孔直径 3)根据公式m=da /(z+2),计算出模数m然后根据表3-7,选取与其相近的标准模数 4)根据标准模数,利用表3-8,算出各基本尺寸d、h、ha、hf、da、df等 5)所得尺寸要与实测的中心距a核对,必须符合下列公式: a=(d1+d2)/2=m(z1+z2)/2 6)测量其他各部分尺寸 7)尺寸测绘结束后,根据齿轮的标准化法进行绘制零件工作图并进行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