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中科教育研究中心.ppt
101页郑州中科教育研究中心,河南中考信息解析暨命题趋势预测研讨会历史课件2015年5月17日,“知彼篇”,河南省近三年历史中考选择题考查情况统计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基本上约有8道考查中国近代史,约4道考查中国现代史;4-5道左右考查世界近代史,4 道考查世界现代史在选择题中,中国近代史是考查的重点根据此规律,考生在开卷考试中可有针对性的翻阅资料答题河南省近三年历史中考非选择题考点分布统计表,由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题型有以下几种模式:识图题、图文材料题、材料解析题、材料活动题、短文叙述题等,题型比较灵活非选择题考查内容一般如下:21题考查中外古代文化和文化交流;22、23题一般为中国史;24、25题一般考查世界史掌握了以上命题规律,也就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考查内容以课标为主,考查古代史(侧重科技文化和文明交流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考查的次序依次是中国近代史(8道左右)——中国现代史 (4道左右)——世界近代史(4道左右)——世界现代史(4道 左右),非选择题第21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文化 史内容、第22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史专题知识、第23题综合考查 中国现代史专题知识、第24题综合考查世界近代史专题知识、第 25题综合考查世界现代史专题知识。
近年历史中考的试卷特点,1.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即“双基”的考查中招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和水平性测试,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部分的主要内容,河南省试卷所不同的地方是在基础性的前提下加强了综合性,而不像有些地方的试卷表现得那么直接,但这更要求学生要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都属于主干知识,没有任何偏离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所考查的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只要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识记基础,结合一定的分析、归纳,答案是不难找到的,在实际考查中,比较重视知识细节,如知识的各个要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2014年河南)1.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这道试题考查的是魏源《海国图志》的编书目的,教材中的叙述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作为一道中招考试题,它没有把教材目的直接搬过来,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理解“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的含义,是无法准确回答这道题的。
2、基本能力的考查,包括理解能力、感知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概况、归纳、总 结能力)、表述历史的能力理解与分析能力的考查 (2014.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 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 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理解与分析能力的考查(2012.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 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放的第一次 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 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考查识图获取信息能力 (2014.2)右图反映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历史学科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因此 空间(地理位置划分、识图)的试题经常出现。
2013.1)右图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2.1) 1.右图能直接反映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信息的是( )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赔款2100万元 ③ 五口通商④ 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l)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幅美术作品, 从图中 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②历史是研究“史料”的学科,注重“史论结合”、“以史论 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考查,所以近几年来材料型试 题增多,尤其是新材料大量出现,材料选取注重多样性 (图片类、文字文献类、文字史评类等)、客观性,比 较多的考查分析问题能力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2014.18)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 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 ) A.低通胀、低失业率 B.政府加大了投资 C.财政赤字减少 D.进入新经济时代 (2013.1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发动了“雾月政变”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012.7)“进口值自1914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l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 , 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洋纱进口迅速下降,中国出口值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 B.中国进、出口值变化的原因与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C.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D.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影响到1919年中国进、出口数值的变化,③历史具有“联系性”、“线索性”的特点,因此考查 对历史发展走向(历史线索、因果关系)的认识 的试题年年出现2013.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2.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总体把握,加强对专题历史 知识的综合能力考查方向不变。
1)专题历史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综合考查,既考查 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 历史知识的能力试题特征以全(全面考查一个知识块) 、小(小处切入)、精(设问精细,主要从该事件的某 一角度设问,考查学生对知识块的分类理解掌握能力) 为主要特征如:(2013.24)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年 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国际工人运动,如:(2013.2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一大批发明家在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叙述他的贡献提示:内容应包括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国家:德国 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气时代) 成就:汽车(或内燃机) 影响: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命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如全球史观、文 明史观等,更多的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和联系。
注 重中外事件的联系和对比2013.8)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法西斯的暴行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C.欧洲战场的残酷 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3.史为今用的切入点和命题理念没变1)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 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历史的 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培养学生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涉 及到史为今用,具有很好教育功能的题材时,命题往 往会大量呈现如下例: 考查社会热点——环境污染 (2013.20)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C 】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环境问题 D.战争问题,(2)体现时代性和地方性,周年事件和乡土史的 考查成为常态2014(2)题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 2014(5)题是五四运动95周年 2013(7)题是辽沈战役65周年 2013(22)题是戊戌变法115周年 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35周年、美国独立战争 胜利230周年、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自由150周年、罗斯福 新政80周年 2012(1)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考查地方史 (2013.2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 (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1)佛教;A或印度 (2)方式:和平(或友好)(写出一点即可)举例:鉴真东渡、玄奘两行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3) 实物史料 2014年的21题考查登封嵩岳寺塔 2012年的21题考查清明上河图,,4、体现新的教学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考题不拘泥于识记能力的考查,而是积极拓展课外 新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表述不唯教材方式,说法新 颖灵活2013.16.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来,源:,2012.19.下面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 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 ) A. 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C.北约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体现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特别是在非选择中,一题多问,层层深入,考查阅 读、分析、比较、归纳、认识等能力层次。
同时, 也注重学习方法的考查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 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2分)(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 属于其中的哪一类?(1分),,6、突出审题能力的考查 审题过程体现的是学生能力的综合运用,审题过程 即学习过程、动脑筋过程7、与高中接轨 近几年的试卷一面“减负”,一面“增效”偏重能力 的考查,新材料增多的,设问深入多变,年年老 考点、年年新角度开放性进一步加强2009年的命题要求就提出“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开卷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试题的开放性,2009年的命题要求又提出“加大主观性试题比重”,而所谓“主观性”也是要在体现开放性上下功夫,所以09年以来,试卷的开放性比以前进一步加强了 例如14年非选择题第23题第(3)问 12年非选择题的第22题的第(2)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 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 ),便不 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 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