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医病理学考试A答案.doc
4页2006级法医病理学期末考试A(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9分)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2’)完全的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1’),不管心跳、呼吸、脑外体循环以及脊髓等脑外器官功能是否存在,均可宣告人的个体死亡抑制死: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受到轻微的、对正常人不足以构成死亡的刺激或轻微外力(1’),通过神经反射在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2分钟)引起心搏骤停而死亡(1’),而尸体剖验不能发现明确死因者(1’) 瞬时空腔效应:弹头穿透组织过程中,如组织含水量较多,形成的轨迹空腔能扩大几倍到几十倍(1’),经过短暂时间空腔消失(1’),留下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1’)这是由于高速飞行的弹头以很大的压力压缩弹道周围组织,使之迅速发生位移和振动伸展创:也称纹状浅表撕裂,指皮肤组织受极大的牵拉(1’),当牵拉力超过皮肤的抗拉极限时(1’),皮肤沿皮纹裂开形成浅小的撕裂创(1’)挤压综合征:遭受挤压伤的人在挤压解除以后(1’),全身微循环障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阻塞,变性、坏死(1’),出现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自溶:人死后(1’),组织、细胞因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1’),使组织变软、甚至液化(1’),称自溶。
致伤物的推断:是指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1’),结合现场情况(1’),对致伤物的类型、大小、质地、重量及作用面形状等特点(1’)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电流斑:又称电流印记,系电流入口,电流通过机体组织遇到阻力时可转变为热能,在电流入口处造成烧伤(1’)典型电流斑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色灰白或灰黄,质坚硬、干燥,中央凹陷,周围稍隆起,边缘钝圆,形似火山口,外周可有充血出血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1’)电流斑形态多样,它常能反映导体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形状(1’)对冲性骨折:暴力作用于颅骨时(1’),力传导到远离着力点的部位,在颅底骨较薄弱处造成骨折(1’)如头顶部受打击时颅底薄弱处形成骨折(1’),或当枕部受打击时颅前凹的筛骨或眶板骨发生骨折猝死: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1’)(功能、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1’)、意外的自然死亡(1’),称为猝死或急死医疗纠纷:指患方因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产生的原因与医方认识分歧而发生的纠纷(1’),要求追究医方责任和给予赔偿(1’),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行政处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事件(1’)鸡脂样凝血块:死后在心血管腔内形成的凝血块(1’),灰色、灰黄色,表面光滑有折光、有弹性,呈鸡脂样(1’),镜下主要由疏松的纤维素和少量血细胞组成(1’)。
竹打中空:为圆柱形棍棒快速、重力打击在平坦且软组织较丰满部位形成的损伤(1’),打打击点无明显损伤,两侧出现条形的损伤出血带(1’),故又称铁轨样挫伤、棒打中空(1’)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心肌病分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脏病、限制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脏病、未分类型心脏病法医学尸体解剖的解剖术式有1、直线切法: 2、T字弧形切法: 3、Y字形切开法: 4、倒Y字形切开法保存型尸体有1、干尸(木乃伊)2、尸蜡3、泥炭鞣尸4、特殊型古尸5、浸软原发性外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是1、生命重要器官的严重损伤2、休克3、大出血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被分为四级,其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分别对应伤残等级一级至十级擦伤分为 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三、简述题:(每题5分,15分)1、简述小汽车驾驶员的特征性损伤5分)(1)挡风玻璃或玻璃框撞伤1’)(2)挥鞭样损伤:(1’)机动车在碰撞时,驾驶员或乘员由于车辆驾驶中突然加速(追尾)或加速(正面碰撞),头部急剧加速或减速运动致颈椎过度伸屈而易造成挥鞭样损伤3)方向盘损伤:(1’)急刹车时驾驶员胸部或上腹部撞击在车辆方向盘上形成的损伤。
受害者胸部皮肤上出现与方向盘边缘一致的弧形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有时因方向盘的移动而呈现片状擦伤有时皮肤外表损伤不严重,但有胸骨的横断骨折,肋骨多发性骨折(单侧多见),胸廓变形,肺、心及主动脉的挫伤和破裂肝、肾、脾损伤多见4)四肢反射性损伤:(1’)双手本能地紧握方向盘,常造成手腕和前臂尺桡骨的骨折右脚急踩刹车板,造成踝关节脱位或骨折,跟腱断裂,胫骨的扭转螺旋性骨折,这些损伤称为脚踏板损伤5)安全带损伤:(1’)目前机动车多采用腰带加斜跨式肩带又称三点式2、高坠伤的基本特点(5分)(1)外轻内重,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1’)体表损伤多分布于裸露部位,主要是大片状擦伤及挫伤,少有挫裂创骨质和内脏损伤重,常伤及生命的重要器官,死亡率高2)损伤常较广泛、多发性复合型骨折、内脏器官破裂(1’):高坠伤符合减速运动损伤的特点,既有人体着地部位的损伤,也可发生远离着地点的部位损伤3)多处损伤均由一次性暴力形成:(1’)体表和内部损伤其外力作用方式或方向一致,可以用一次外力作用形成解释4)损伤分布集中(1’)5)多发性肋骨或四肢长骨骨折:(1’)为一般人力用工具打击难以形成,四肢长骨骨折处或肝脾破裂出血较少,易被怀疑为死后形成。
死因主要为颅脑功能破坏、内脏破裂出血,甚至肢体断离而死3、简述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5分)(1)有过敏原接触史;(1’)(2)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即刻或半小时内出现休克症状或伴窒息症状而死亡1’)(3)尸体检查符合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改变:喉头、会厌水肿,气管及支气管腔分泌物增多,多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4)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含量升高1’)(5)排除其它可能的死因1’)四、论述题:(22分)1、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7分)生前烧死死后焚尸皮肤皮肤烧伤伴有生活反应(1’)皮肤烧伤一般无生活反应眼睛眼睛有“睫毛征候”与“鹅爪状改变” (1’)无此改变呼吸道气管、大支气管内可见烟灰、炭末沉着、呼吸道表现为“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1’)烟灰、碳末仅在口鼻部,呼吸道无高温作用的表现胃胃内可查见炭末(1’)胃内无炭末HbCO心血及深部大血管内查出大量的HbCO(1’)无或含量极低死亡原因烧死、窒息或压砸等(1’)机械性损伤、中毒或机械性窒息当尸体检验,无法明确是生前烧死还上死后焚尸时,应结合案情、现场、毒化检验等方面,综合分析1’)2.自杀切颈与他杀切颈的法医学鉴别要点7分)自杀他杀创口多位于颈前、喉结附近(1’)部位不一定,有时位置较低损伤较集中,刀切次数多,轻伤多(1’)损伤分散,范围广,刀切次数较少,重伤多创口方向多为左高右低,左利手者反之(1’)创口多呈水平或无一定方向创缘多有小皮瓣及平行浅切痕(1’)少见或无创角有多个小创角及延续的拖刀痕,有时呈鱼尾状(1’)少见或无创底颈椎偶见浅切痕(1’)创底颈椎多见深切痕损伤单一(1’)可伴有多种暴力,如扼颈、头部钝器伤等3.如何进行勒死和缢死的鉴别?(8分)缢死与勒死的鉴别项目缢死勒死索沟形成机制颈部压迫缢索形成的皮肤印痕(0.5’)勒索压迫颈部形成的皮肤印痕索沟位置多在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0.5’)多在甲状软骨或其下方索沟走向着力处水平,两侧斜行向上提空(0.5’)基本上呈环行水平状索沟闭锁多不闭锁,有中断现象(0.5’)一般呈闭锁状态索沟深度着力部位最深,向两侧逐渐变浅消失(0.5’)深度基本均匀,结扣处有压痕索沟出血缢沟处出血少见,上下缘和缢沟间隆起处有出血点(0.5’)勒沟多出血,颜色较深颈部软组织损伤肌肉多无出血,颈动脉分叉下内膜可有横向裂伤(0.5’)肌肉常有出血,颈动脉内膜多无裂伤颈部骨折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可骨折(0.5’)可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骨折颅脑淤血典型缢死者脑组织、脑膜淤血不明显,非典型缢死者较明显(0.5’)脑组织及脑膜淤血明显,伴有点状出血舌尖外露舌尖可外露(0.5’)舌尖多外露颜面征象典型缢死者颜面苍白,非典型缢死者颜面淤血肿胀,眼结膜可有出血点(0.5’)颜面青紫、肿胀,勒沟以上颈部、面部皮肤及眼结膜常可见出血点当上述要点无法鉴别勒死与缢死时,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及毒药物检验。
结合现场进行案件性质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缢死常为自杀,勒死多为他杀如现场有无遗书、搏斗痕迹,门窗是否关闭有无第三人进入可能等的分析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