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她乡》中的“她乡”.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9307186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4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论《她乡》中的“她乡”一、 选题的意义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是生活于19、20世 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著作《她乡》(Herland, 1915)就是这吋期女性乌 托邦小说的代表作但她的价值和意义理论界一直重视不够,而国内对吉尔曼的研究也是甚 少《她乡》借由三名男性科学家代表的社会既成的偏见,透过他们在她乡的遭遇,來检讨 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主体的价值观同时在她乡吉尔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纯女性的社会,并全 血讨论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议题,举凡社会结构、经济、教育、宗教、生育,甚至环保,都 有她前卫进步的看法吉尔曼在《她乡》所倡导的平等、民主、环保、对个性的尊重和共同 抚养小孩等观点尤其具有借鉴意义而在国内对《她乡》的研究并不多,对吉尔曼这位女性作家更是陌生很多人对那些幻 想构筑的王国不屑一顾,但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那时女 性的地位在那样的环境中吉尔曼以她独特的眼光构筑了一个单性的王国,这是一种伟大的 突破和进步在现在这样一个荒漠化、欲望化和唯暴力的时代,吉尔曼所构建的女性王国尤 其有着巨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一) 整体描绘《她乡》中的女性王国(纯女性、高度文明)(二) 对《她乡》中建构的女性王国的儿个思考:1、 对“女性气质”的思考和挑战2、 对母性和母职的重新定义3、 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三) 她乡树立了那些独特的女性价值观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女性王国,二是分析其主要特点,三是解释其意义三、 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步骤:1、 阅读吉尔曼的文本《她乡》(林淑琴译)2、 搜集有关吉尔曼《她乡》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还有作者生平简介等资料搜集女性乌 托邦的相关资料和美国19世纪末一一20世纪初女权运动的资料3、 对搜集的资料分析研读,发现在国内外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女儿国”的描绘,而它们所 构筑的女性王国有共同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通过对比研读,发现《她乡》中 的女儿国有着独特的先进性和预见性因此,本论文想探讨《她乡》中单一性的国家是 怎样的,又具有哪些先进性4、 确定了研究《她乡》所构筑的女性王国后,再次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总结分析,得出方向,深入研读,分点论述,总结概扌舌思路:材料研究一一搜集信息一一理论准备一一对比参照一一整理思路定提纲四、毕业论文提纲引言:简要介绍作者的情况和《她乡》的简要内容一、 她乡的社会结构:她乡是一个纯女性的社会,是女性的世外桃源,这部分将对她乡的主 要社会情况进行探讨。

      1、 她乡提倡和平,反对战争2、 她乡分工细致3、 她乡不提倡竞争机制二、 她乡独待的女性气质:传统的女性气质是男权文化的繁衍,受了男权文化的影响,而往 往反映出一些负面的气质,但在她乡却不同了她乡的女性表现出一种不同的女性气质1、 坚强勇敢干而非柔弱顺从2、 理性主动而非感性被动3、 自信独立而非无助依赖三、 “她乡”的女性价值观:母性意识是她乡思想的核心,在作品中吉尔曼提岀了一些新 的观点1、 母职共担2、 男女共荣3、 女人更自然四、 结论:主要指出吉尔曼构筑这样一个女性王国的意图,并总结出吉尔曼的女性观从中 看出吉尔曼并非是完全意义上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五. 主要参考文献[I] [美]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林淑琴译.她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⑵孔令岩石,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4): 63.[3] 薛春霞.解构性别一一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3): 203.[4] [法]西蒙•波伏娃.陶鉄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 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 [英]伊莲•摩根.刘筠译.女人的起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美]凯特•米利特.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 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 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 [J]・吉首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 (9): 102.[10] 周国平.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II] 刘英,张建萍.从“他乡”到“她乡”一一吉尔曼女性主义写作策略的转变[J].妇女研 究论丛,2006 (4) :71,[12] 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一一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之比 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8 (3) :96-100.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论《她乡》中的“她乡”乌托邦是由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Sir Thomas Morel478—1535)在16 世纪早期所创作的一个术语。

      乌托邦作为一个理想的升华,它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现实 不满的超度而女性乌托邦小说,即以小说为载体,反应女性主义思想,展现乌托邦精神, 关注女性和人类未来的小说1890年一一1920年是女性乌托邦小说创作的繁荣期夏洛 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1860-1935)是生活于19、20世纪之交的 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著作《她乡》(H衍land, 1915)就是这时期女性乌托邦小说 的代表作但《她乡》和其他女性乌托邦小说一样,在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中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关 注和重视,而国内对吉尔曼的研究也是甚少通过资料的检索和研读,总结了一下国内外关 于吉尔曼和《她乡》的研究成果,以下进行简要叙述:根据资料检索情况来看,从90年代到现在,国外研究吉尔曼的博士论文共有18篇,其 中1990到1999年间有3篇,从2000年到2008年则达到15篇,其中3篇博士论文涉及了 吉尔曼的乌托邦作品,均以小说《她乡》为例,并且大多将该小说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对 比研究在论著方面,对吉尔曼乌托邦小说的评论也主要集中在《她乡》上,例如吉尔•拉 徳、瓦尔・高夫以及托马斯・高尔特・珀塞(Thomas Galt Peyser)等研究者探讨了该小说 的乌托邦思想内涵、叙事角度、女性的社会性别等。

      也有研究者研究吉尔曼小说的女权主义 思想,将《她乡》与其他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弗朗西斯・巴特库斯基 ((Frances Bartkowski)在其著作《女权主义乌托邦》(Feminist Utopias, 1989)的第一 章中比较了《她乡》和法国作家莫尼克•威狄格((MoniqueWittig)的《女游击队员》(Les Gu 虹订leres, 1969)O总体而言,对吉尔曼乌托邦小说的研究并不多,吉尔曼在该文类的地位 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学术界对吉尔曼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批评轨迹基本与国外一致,但是 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似乎还没有引起中国学界足够的重视一些国内学者编撰的美国文 学史鲜有提及吉尔曼,如2002年出版的《新编美国文学史》(全四卷)中对吉尔曼只字未提,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不过,童明教授的《美国文学史》(2002)精炼地解读了吉尔曼的 《黄色墙纸》(The Yellow Wallpaper 1892)的自传特征和女权特征在译介方面,被翻译 成中文的作品只有短篇小说《黄色墙纸》和乌托邦小说《她乡》《黄色墙纸》的第一个中译 本是文忠强1983年的译文,被选录在《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中,后来另有马建军和吴 其尧的译本。

      目前,《她乡》只有台湾译者林淑琴的译本(台北:女书文化,1998),《移山》 (Moving the Mountain, 1911)和《与她同游我乡》(With Iler in Our land, 1916)则尚 无译本和介绍随着吉尔曼被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对她的研究也在80年代末期起步根 据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最早提及吉尔曼的研究者是孙虹,她在《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的 《编者序》中仅用三行字的笔墨将吉尔曼一带而过,认为《黄色墙纸》“在精神上非常接近 当代的作品”(孙虹1983, 18)第一篇论及《黄色墙纸》的论文是孙蔚虹的《当代妇女的 悲剧一一评当代美国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章讨论了短篇小说《黄色墙纸》中的“疯 女人”形象,认为“她的发疯是绝望的表现,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做出的反抗,也是对妇女 生活的悲剧提出的无声谴责”(孙蔚虹1988, 88)该文也是唯一能检索到的80年代研究吉 尔曼的论文截至2011年5月14 B,在中国期刊网上能够查到的研究吉尔曼的论文有70 篇,其中关于《黄色墙纸》的文章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研究者将该小说与其他小说进行比 较研究,例如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进行对比等。

      大多评论文章 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黄色墙纸》中的女性形象、疯癫意象、叙事策略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才开始引起中国研究者的注意国内最初提 及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的是一篇翻译文章:《两种妇女乌托邦一一吉尔曼和皮尔西的两部小 说》(钟润丹译),作者为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Augustana College)社会学系的施曼霞, 刊登在《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上截至冃前,国内对于吉尔曼的乌托邦小说《她 乡》的研究比较少,仅见10篇期刊文章,且大部分是将《她乡》与《镜花缘》、《西游记》 等中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如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 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一一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Z比较》他 们主要是通过对比,发现了两者Z间有很多契合,并提出借助想象建构的女儿国不仅是对男 权文化的挑战,也是为超越两性二元对立、建构和谐两性关系模式的展望而薛春霞的《解 构性别一一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以《她乡》为例,从性别不同认识方面解读女性 乌托邦小说还有一些是从《她乡》中所体现的对女性的人文关怀来进行研究通过对以上文献研读,我发现我国学术界其实对吉尔曼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她的著作《黄 色墙纸》上,而且对《她乡》的研究也只是从女权主义方面去解读,而对她构筑的女性王国 所体现出来的进步意义和预见性的研究甚少,故本论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着重研究《她乡》 中女性的气质特点和吉尔曼的女性观,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中女性的自我定位來对文本进行 深入研读。

      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对这部作品以后的研究能够做点贡献参考文献:[1] [美]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林淑琴译.她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2] 孔令岩石,曾秦.论伊迪斯・华顿和夏洛特・吉尔曼婚姻观之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4): 63.[3] 薛春霞.解构性别一一女性乌托邦对社会性别的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3): 203.[4] [法]西蒙•波伏娃.陶鉄柱译.第二性[M].北京:书籍岀版社,1998.[5] 方刚,罗蔚.社会性别与生态研%[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 [英]伊莲•摩根.刘筠译.女人的起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美]凯特•米利特.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8] 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 刘英,李莉.女性乌托邦:《她乡》和《红楼梦》中的“女儿国” [J].吉首大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