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知识精讲(pdf原卷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227725341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22.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知识精讲一 知识结构图内容知识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文学常识背景及解题基础知识内容解读课文主题艺术特点名句积累二.学法指导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苏辙的生平及创作2.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3.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4.自读、品读相结合,品评赏鉴,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5. 积累苏辙名句三.知识点贯通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辙 (10391112),字子由, 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 宰相,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嘉祐二年 (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 (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 文定 ”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 三苏 ” 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 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2.田园诗: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2 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知识点二背景及解题1. 背景:苏辙晚年仕途坎坷,自宋哲宗亲政起用元丰新党后,他连年遭贬,远至岭南雷州、 循州徽宗即位后,苏辙从岭南辗转岳州等地,后还归颍川居住,与子孙治田营生在此创作了一批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文,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即为其中一篇2. 解题:“文氏”即文姓,苏辙长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孙是长女之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文家外孙进村帮忙收麦的叙事诗知识点三基础知识1.字音阴霪(yn)场圃( p)村酤( g)闭廪( l n)2. 释义阴霪: (1).连绵不断的雨2).阴霾喻奸佞小人村酤:村酒3.词类活用三夜阴霪败场圃败:使毁坏一竿晴日舞比邻舞:使欢欣鼓舞赋诗怜汝足精神足:使充盈知识点四内容解读1.朗读节奏: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欲收 / 新麦 / 继/ 陈谷,赖有 / 诸孙 / 替/ 老人。

      三夜 / 阴霪 / 败/ 场圃,一竿 / 晴日 / 舞/ 比邻急炊 / 大饼 / 偿/ 饥乏,多博 / 村酤 / 劳/ 苦辛闭廪 / 归来 / 真/ 了事,赋诗 / 怜汝 / 足/ 精神2.白话译文: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3.内容解读:首联:外孙入村图欲赖期盼3 颔联:久雨忽晴图败舞焦虑、欢喜颈联:麦收饮食图偿劳欣慰尾联:归来慰问图闭怜赞赏小结: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子成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通乡邻一样欢欣鼓舞,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诗人由焦虑到欢喜的心情表现的鲜明可感;颈联写诗人“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外三,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对外孙的疼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外孙敬老的欣慰;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的“足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感情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后的生活底蕴4.思想情感:新麦成熟,外孙们主动帮自己收麦的欣慰喜悦之情新麦继陈谷”体现了丰收的喜悦,是物质上的富足;“赖”字展现了精神上的满足对外孙们辛苦劳作的怜惜和疼爱之情作者做饼、沽酒慰劳辛苦忙碌的诸外孙,“急炊”“多博”表现了作者对外孙们的怜爱之情对外孙们忙完农事后不顾辛劳迅速投入到吟诗作赋中的怜爱和欣慰之情怜”字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操劳农事后仍舞文弄墨的外孙们的怜爱之情结合苏辙的晚年遭遇,其背后也可能暗含了他自己早已主动疏离甚至不关心官场的深意知识点五课文主题诗歌反映了农忙时节诗人及家人亲耕务农的场景,表现了农人抢收时的繁忙与喜悦,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知识点六艺术特点1.对比: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2.侧面衬托:本诗没有直接详细描写劳动的场面,而是用具有充满乡村气息的“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 的饮食场景,来侧面烘托劳动场面的热烈。

      表现了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3.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 “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4.格律诗的特点:这首诗具有律诗的格律特点:4 句数固定总计八句,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七言押韵严格律诗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这首诗通押一韵,韵脚是en、in(在古代属于一个韵脚,即人辰辙),一韵到底,中间没有换韵要求对仗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是严整的对仗如就颔联而言,“三夜”对“一竿”、 “阴霪”对“晴日” 、 “败场圃”对“舞比邻”讲究平仄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本诗完全符合律诗的平仄要求知识点七名句积累苏辙经典名句积累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2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3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4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5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6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四.课堂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 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5 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D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4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苏 ” 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B “韩柳 ” 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

      C “班马 ” 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D “苏辛 ” 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5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 潘多拉效应 ” 不超过 30 个字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为了让他们喜欢上读书,他们的父亲苏洵想到了一个“ 怪招 ” 每当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时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们一来, 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父亲 “ 偷偷摸摸 ”“神神兮兮 ” 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猜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他们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 把父亲藏起来的书“ 偷 ” 出来读日复一日, 读书竟成了苏轼和苏辙的乐趣苏轼、苏辙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这个典故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不顾宙斯禁止偏偏打开装满罪恶的盒子 如 出 一 辙 心 理 学 家 把 这 种 现 象 命 名 为 “潘 多 拉 效 应 ” “潘 多 拉 效 应 ”是指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6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午昌市东),自号颖滨遗老。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颔联运用拟人、 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D.本诗结构圆合,以“出门游湖”始,以归去“掩屏卧”终叙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见、所感意境闲淡,情趣悠远7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其二)苏辙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注) 1061 年,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即“商幕”他因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辞不赴任东阁”,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李商隐谒见令狐陶而不得见,写下“东阁无因再得窥”句缓两腮”即缓颊,指婉言阿谀唐代张说由直言变为阿谀奉承指汉初隐士“商山四皓”,初避秦乱隐居,后为汉效力。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曾被任命到南商、西洛, 却均未到任, 故说“虚署”; “怪”字很自然地转到写“不来”之因B“自知”二字很有分量,意谓自己早就料到朝廷容不得直言,自己直言进谏必然会遭到冷落C商州是四皓隐居之地,至宋代还有遗迹,作者虽未到商州赴任,但认为当地并不缺乏人才D这首诗感情淡然,善于运用典故,用语很婉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