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679920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姓名 王嘉歆 专业 会计学 学号 MG10004046 关键字:苏东剧变 原因 教训 摘要:发生于 1989 年到 1991 年间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各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 次重大打击,它对整个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各国共产党都造成了重大危害苏东 剧变至今已时过二十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 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 这里,文章简单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并总结 了它带给我们的一些深刻的教训 千年的钟声指导人类走入了新的纪元,回首那连历史都难以载荷的 20 世纪,我们感慨 万千这一百年注定了将要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 20 世纪下半 段,以一个局外人的严峻而又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一场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革命”: 苏东剧变一)(一) 苏东剧变原因苏东剧变原因对于苏东剧变的本质与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有:(1)外因决定论,即: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外因,使得苏东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堡垒”从外面被攻破的2)个人决定论,即:戈尔巴乔夫等苏东各国党政主要领导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和罪行,成了修正主义者和叛徒,出卖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3)经济决定论,即: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经济搞好4)意识形态决定论,即:①各国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抛弃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所致5)政党决定论,即:执政党没有把自身的建设搞好,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出现问题6)模式(体制)决定论,即: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固守传统的苏联模式经济上权利高度集中,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7)三大矛盾决定论,即:苏联社会长期存在“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与自由的矛盾;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族人民的矛盾”8)孤立于全球经济体系之外决定论,即: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提出和推行,使苏东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与已经相当国际化了的世界经济割裂开来,而且是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隔绝开来;(9)“左”的错误决定论,即: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苏东各国在路线、方针、政策上所犯的一系列“左”的错误;(10)“右”的错误决定论,即: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苏东各国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如抛弃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指导,奉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1)两条绝路决定论,即:苏东剧变的国家走上了两条绝路:①苏东各国党政领导集团长期思想僵化,坚持一套“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实行改革开放时,连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予以抛弃,结果从极左跑到极右,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偏离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1]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从不同角度对苏东巨变的原因进行说明和论述,各有其合理性但是,苏东巨变的原因是深刻的和多方面的,不是由一个或者几个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整个社会“合”力造成的,有人为的、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必然的、偶然的,正面的、反面的,恶意的、善意的等等,所以对待苏东巨变,不能认为其原因只是一个或者几个,而应当从全局的、历史的角度,运用马列主义历史、辩证的唯物观去分析和评判1、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 略: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以维护人权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组织, 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 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

      在苏联,西方敌对势力也从未停止过支持政治反对派即所谓不同政 见者的活动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随着“民主化、公开性”方针的推行,西方敌对 势力支持苏联政治反对派向共产党夺权、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进一步加剧这在 1991 年 八·一九事件”中表现得最为露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明目张胆地从各方面施加压力,对“八·一九事件的迅速失败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说,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对苏东剧 变起了催化作用2、 历史问题的积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社会主 义建设的模式问题斯大林模式(也即“苏联模式)是在列宁逝世后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 成的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的严重弊端在 实践中长期得不到纠正,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原则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被严 重扭曲变形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3、 经济长期没有搞好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苏联改革了 30 余年,直到解体,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致使矛盾不断 积絮和激化这一时期,东欧国家除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外.普遍经济不发达,使人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有的国家社会 生产已从原来的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这不仅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而且导致了群众思 想混乱及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危机,为国内外、党内外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进 攻及“和平演变”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也为戈尔巴乔夫等人的反马克思主义路线提供了 温床。

      这无疑是苏东剧变的基础原因我们之所以说,苏东经济长期没有搞好是其剧变的 基础性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是因为,经济没有搞好,如果党的领导人头脑清醒,路线 对头,就可以进行深刻反思,探究症结所在,摸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换句话说,如果 党的路线正确,即使经济没有搞好也不至于发展到丢掉政权的地步甚至可以这样说,苏 东的经济还没有恶化到非要更换政权不可的地步.所以说,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原因,把苏 东剧变主要归因于经济落后和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就会在政治上得出有害的结论4、“改革”变成“改向”是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苏东各国的改革困难虽多,阻力虽大,但如果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正确的路 线和方向,并非找不到一条可行的改革途径,关键在于,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路线葬送 了改革1985 年,戈尔巴乔夫人主克里姆林宫后就推行改革但他在执政的 6~7 年中,在 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点选在何处,沿着什么方向进行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犯了重大 错误,使改革的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至最后搞得苏联居民面临挨饿的地步,人民并没有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反而怨声载道,对改革失去信心经济体制改革受挫,戈 尔巴乔夫继而转向搞政治体制改革。

      东国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崩溃的悲剧, 其直接原因就是苏东国家把“改革”变成了改向”,不是“彻底改革旧体制”,而是彻底 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5、 执政党的理论和路线错误是苏东剧变的决定性原因一个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 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 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考察苏东演 变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性原因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 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2,3,4]二)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二)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失败,苏东国家共产党政权亡 党丧权,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教训也是惨痛而深刻的 列宁曾将它比喻为攀登一座未经 勘察、人迹罕见的高山,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困难,告诫人们:要 “准备作几千次的尝试”,社会主义在艰苦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不足为奇。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前车之覆,后车之 鉴,正确认识苏东巨变的本质与原因,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于新时期我们党、我们国 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 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 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从这个角度 来看,苏东国家的演变是个历史的必然苏东各国自 60 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减慢,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东欧各国剧变前夕,经济增长甚至为负 数,就连一度改革成功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进入“滞涨”状态生活消费品供应紧张,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主义政党逐渐丧失民众的信任,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攻击 时,人民群众没有去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加速了国家的瓦解所以,经济建设上不去,人 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家和政党都不会得到支持,甚至会发动动乱来推翻国家政权 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 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

      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 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发展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 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 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 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付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一个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 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统治等原 因势必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和演变东欧剧变的发生验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开放条件下建设的,这在客观上也给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条件。

      所以, 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旗 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社 会主义路线4、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说到底,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苏东剧变后得出的结论苏 共在执政期间,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严重脱离里人民群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 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向人民声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使党始终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沟通, 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里支持用户社会主义政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 国家的长治久安[5,6]参考文献:[1]宫达非.中国著名学者:苏联剧变新探·序[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2.[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李景治.国际共运史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2—223.[4][美]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M].新华出版社,2001.1.[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