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解析.doc
2页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中学七年级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解析ABC(图1)【归纳·延伸·拓展】一、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如图1所示,∠A+∠B+∠C =18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可求第三个内角;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值,可求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ABC(图2)D二、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三角形中的一边与相邻一边的延长线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如图2中∠ACD就是△ABC的一个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3、三角形的内外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2所示,∠ACD =∠ABC+∠BAC.(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如2所示,∠ACD >∠ABC或∠ACD >∠BAC.【方法与技巧】例1在△ABC中,∠A = 80°,∠B = 60°,则∠C = .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C =180°-∠A-∠B =180°-80°-60°=40°.例2(2OO6年南京市)如图,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C = 180°-∠A-∠ABC = 180°-50°-90°= 40°.又由BD∥AC,所以∠CBD=∠C =40°.例3下图能说明∠1>∠2的是( )1解析:答案A中∠1与∠2是对顶角,则∠1=∠2;答案B中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判断∠1=∠2;答案C中∠1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而∠2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则∠1>∠2;答案D中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1=∠2. 故应选C.100º50º例4如图所示,图中∠1=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外角的关系” 知,50º∠1 =100°-50°=50°.ABEPFCD例5(2006年浙江省)已知: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P=90°.解析:因为EP、FP分别为∠BEF、∠DFE的平分线(已知),所以∠PEF=∠BEF,∠PFE=∠DFE(角平分线的定义).又因为AB∥CD(已知),所以∠BEF+∠DFE=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P+∠PEF+∠PFE =180°,所以∠P=180°-∠BEF-∠DFE=180°-(∠BEF+∠DFE)=180°-×180°=90°.因此∠P=9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