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卷地理答案.docx
19页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郭睿)第一部分 选择题(54分)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8分,共5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 7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 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 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 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②季风为东亚的西北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①季风和④的夏季风的形成都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有关;③地区的夏季风的形成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有关①③④正确,故此C2题详解】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由于受赤道低压带北移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形成西南风,7月时该地区盛行西南风,A正确;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7月夏季时为雨季,B错误;7月在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旱季,草木枯黄,C错误;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天山牧民选择在山坡放牧,气候较为凉爽,D错误。
故选A点睛】季风成因:东亚地区位于全球最大大陆和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形成世界最显著的季风现象冬季时,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亚欧大陆上形成强大的亚洲高压,在其影响下,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影响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地表气温升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如图为“北极放大”大气驱动机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推测“北极放大”过程中,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是( )A. 极地高压增强 B. 极地东风风力减弱 C. 高纬环流增强 D. 极地高空气压降低4. 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反射率减小 B. 蒸发量减少 C. 云量增多 D. 日照时间变长5. ①的含义最可能为( )A. 太阳辐射增强 B. 地面辐射增强 C. 大气辐射增强 D. 降水量增加【答案】3. B 4. A 5. C【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放大”是指北极地表气温增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两倍以上,因此,极地地区高压减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高纬度环流势力减弱,极地高空气压升高,B正确,排除ACD。
故选B4题详解】读图可知,海冰减少,而海面反射率降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强,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输送给大气的热量增多,即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A符合题意;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则蒸发量增加,排除B;云量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加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下垫面加热作用也会随之减弱,C错;海水蒸发加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云量有可能增加,日照时间变长的可能性小,排除D5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水汽增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能够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使大气辐射增强,使北极近地面升温明显,C正确;水汽增多会导致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北极地区不会出现增温明显,排除AB;降水量增加不能使北极增温,排除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三个过程太阳辐射能传播到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大部分通过可见光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偿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是2023年10月9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7. 甲站点与丙地风速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大气温度 B. 地表摩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8. 关于甲、乙两站点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小雪天气,乙地少云天气B. 甲地暴雨天气,乙地晴朗天气C. 甲地受暖气团控制,乙地受冷气团控制D. 甲地空气湿度较乙地大,云量较乙地多【答案】6. D 7. B 8. D【解析】【6题详解】图示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东侧气压低于西侧,在图中江苏省位置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画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大致向东;图示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右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30°~45°,此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为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大气温度并不直接影响风力大小,A错误;图中显示,甲位于陆地,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较小,风速较大,B正确;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C错误;读图可知,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强,而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应该弱,但是丙地是大风区,水平气压梯度力不是形成二者差异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B8题详解】10月9日,还未入冬,难以下雪,A错误;甲地受高压脊控制,虽位于冷锋锋后,水汽少,降水少,B错误;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控制,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暖气团控制,C错误;甲地接近露点温度,空气湿度较乙地大,云量较乙地多,D正确点睛】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降水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如图为北京某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我国最美红叶观赏地(部分)信息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 )A. 最佳观赏地皆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 关门山位于光雾山的西北方向C. 最佳观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温 D. 红叶谷所在地位于我国中温带10. 关于红叶观赏时间( )A. 关门山最佳观赏期经历我国寒露节气 B. 红叶谷最佳观赏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快后慢C. 光雾山最佳观赏时间主要受纬度影响 D. 石门森林公园最佳观赏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答案】9. C 10. A【解析】【9题详解】四川主要位于第二阶梯,A错误;关门山位于辽宁,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关门山位于光雾山的东北方向,B错误;红叶谷位于山东省,属于暖温带,D错误;从石门森林公园、光雾山到红叶谷,最后到关门山,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入秋时间越来越早,C正确。
故选C10题详解】寒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A正确;红叶谷最佳观赏期间为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这期间离近日点越来越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错误;光雾山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是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该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C错误;石门森林公园最佳观赏期间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是先南移至南回归线再北移,故石门森林公园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红叶从北到南,观赏时间越来越晚,与气温有关,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方温度高,北方温度低,故北方比南方早进入秋季,因此从北到南,观赏时间越来越晚2023年12月12日,我国某乡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该校最可能位于( )A. 北京 B. 杭州 C. 成都 D. 哈尔滨12. 该日,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约为( )A. 8小时 B. 10小时 C. 12小时 D. 14小时13. 该日后一个月,α角( )A. 一直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一直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11. C 12. B 13. D【解析】【11题详解】12月,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长接近最短,日落时间(当地地方时)应早于17点58分,也就是120°E(北京时间就是120°E的地方时)早已日落处于夜晚时,该地刚刚日落。
故该地应在120°E的西边,且经度跨度较大,最有可能是成都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成都的经度约为104°E,其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7点58分,与120°E的经度差约为16°,估算时差约为1小时,则成都日落地方时为16点58分,昼长约为(16:58 - 12)✖2 ≈ 10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α角是日落时太阳方位与正西方位之间的夹角,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时,日落时太阳方位位于正西,因此日落时刻越接近地方时18时α角越小,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越大,α角越大,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日落时刻全年最早,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最大,α角最大,之后再向北移,所以α角应该先变大后变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昼长=24-夜长=(12-日出时数)×2=(日落时数-12)×2=日落时数-日出时数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刻坡向01时07时13时19时平均南坡-0.667-0.6460.6550.006-0.163北坡-0.477-0.2650.868-0.332-0.05214. 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据表推测,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 01时~07时 B. 07时~13时 C. 13时~19时 D. 19时~01时15. 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空气湿度③地形④盛行风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6. 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北坡( )A. 受冷空气影响更大 B. 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C. 受山谷风影响更大 D. 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答案】14. A 15. B 16. A【解析】【分析】【14题详解】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读表可知,1:00~7:00,无论南坡还是北坡,气温垂直梯度数据为负值,即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即是出现逆温现象,A正确13点前后,南坡和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均为正值,即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并未出现逆温现象,BC错。
19点前后,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未出现逆温现象,注意题干信息“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D错15题详解】19:00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气温降低,北坡气温升高19时应已日落,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①错读图,南坡存在河流,且为谷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且有河流提供水汽,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储存的热量较多,所以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为平地,空气湿度小,夜间随着降温,山上冷空气易沿山坡下沉并在平地聚集,导致气温“下冷上热”,出现逆温现象,②③正确与盛行风关系不大,④错16题详解】冬季,北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