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高考语文二轮导学案:第1章 ⅱ 微专题2(2)古诗常用表现手法 Word版含答案.doc
3页二)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读一读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表现手法说 明示 例赏 析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词人心中的主要地位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突出强调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象 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处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了思归不得的忧伤起 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雎鸟一声声的互相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联 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想 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渲 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该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白 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抓住所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幅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回忆)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感情,拓展意境,表情更为深远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有花有人,实景空余桃花,以虚衬实,意境凄美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漫成一首(杜甫)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二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一句景物的“静”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前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天姥山的高峻奇伟之势;后两句则是用侧面描写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细节描写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显示出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注 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又是表现手法,两者重合,参见前面“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二、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水村闲望俞紫芝①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②翡翠:翠鸟③绷:布幅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是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俞诗写翠鸟和鹭鸶的“闲”居,刻画鸟栖宿的状态,是静景;王诗写月下鸟鸣,着意于写声,是动景俞诗用鸟“闲”居来衬托诗人的“闲”望,是正衬(或“以静衬静”);王诗用鸟鸣来衬托春山月夜的幽静,是反衬(或“以动衬静”)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陈 亮横玉①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 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惊落小梅②香粉,点一庭苔绿注 ①横玉:笛的代称②小梅:古代笛曲中有《梅花落》 《大梅花》 《小梅花》等请简要赏析“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两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 “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
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②善于炼字、炼句 “惊” “落” “点”三字,前后呼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③意境浑成雅洁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