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力资源统计学总复习重点.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34444196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7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总复习重点)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特点:(P2-3)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主要从微观角度观察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诸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特点可归纳为: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数量特征;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关联与动态特征;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提示规律性特征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范围:(P4-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扌舌人力资源配置、使用及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再 生产的过程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P6-8)共十个方面,包括了教材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内容论述)1、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质统计;2、 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3、 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4、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5、 劳动定额统计;6、 劳动报酬统计;7、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8、 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统计;9、 劳动关系统计;10、 企业社会保险统计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作用:(P9-11)(多选,论述)1、 为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并检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贯彻实施情况;2、 为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服务;3、 发挥企业管理的重要助手作用;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劳动者参与管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力工具;5、 为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奠定基础,并监测劳动政策的执行;6、 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一、企业人力资源的核算原则:(P14-15)1、 对于原有人员,依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核算;2、 对于新招用的人员,从其到企业报到之日起,无论是否发付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企业人员;3、对于外企业调入的人员,由起薪之日起,统计为本企业人员二、 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时间性质不同的指标表示,即时点指标和平均指标P15)需清楚这两个指标的统计方式三、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概念:(P32)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它包括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两个方面个体素质 指单个人员的体力、智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劳动积极性、能力等状况四、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P35)(论述、多选)1、 体能综合指标(形态指标、机能指标);2、 智力水平;(目前的测验量表比较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有《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 国比纳测验》《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量表》、《创造力测验量表》《性向测验量表》等)3、 健康状况指标(发病率、职业病感染率);4、 文化程度指标;5、 年龄性别指标;6、 劳动积极性指标;7、 能力。

      五、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P39-42)1、 概念: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指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 统计等方法,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2、 特点:(1)数量化;(2)模糊性;(3)动态性3、 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3)定量化原则;(4)模糊灰色原则;(5)最优化原则4、 程序:(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指标权重;(3)确定评价方法第三章:生活日分配统计一、 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P49)(选择)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工且和工时二、 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图P52,图3—1)需理解并牢记三、 工作时间(工时)构成图P54,图3—2)需理解并牢记四、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教材P57及练习册P23①例题,熟练掌握五、 非工作时间的基本分配方向:(p64,图3—3)(选择)非工作时间(必须支持时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六、 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统计研究的一般问题:(P69—72)1、 研究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对口问题(1)业务不对口造成的时间损失业务不对口造成的时间损失=(全部工程技术人员人数一实际从事本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人数)X制度工作时间2、 闲暇时间的分配业务进修时间比重=业务进修时间/闲暇时间X100%第四章(复习练习册内容)第五章: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第二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一、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P119)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X基本生产工人比重二、 职工劳动生产率(P121)职工劳动生产率=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X基本生产工人占生产工人比重X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三、 月劳动生产率指标(P123)月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X工作月实际长度(天)第三节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四、 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P127-128)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X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需弄懂并计算教材P128表5-3的例题)五、 生产工人时间利用情况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P131)月劳动生产率指数=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X实际工作日长度指数X实际工作月长度指数(需弄懂并计算教材P132表5—5例题)第五节劳动效益统计六、 劳动效益直接指标(P142)平均每人创利率=企业利润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均创利率,可以分别按月、季或年计算。

      分子项的企业利润总额,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种是按企业实际生产的产量范围计算的“潜在利润总额”,另一种是按企业产品销售量范围计算的“实际利润总额”七、 每百元产值工资含量(P143)百元总产值工资含量=工资总额/总产值X100%百元增加值工资含量=工资总额/增加值X100%八、 人均创利率与工资利润率的联系(P144)工资利润率=人均创利率/平均工资第六章:劳动定额统计需弄懂并计算教材P158及练习册P44①例题第七章:劳动报酬统计一、 企业工资总额的核算原则:(P167-168)1、 劳动报酬性质的原则;2、 全部职工的原则;3、 不同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的原则;4、 按一定时期范围的实发数核算的原则二、 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P168)(多选)工资总额的构成内容主要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三、 企业工资总额的变动分析:(P170-176)需弄懂并计算教材P171表7-1例题,及教材P175表7-3例题四、 企业平均工资指标的一般计算方法:(P178)平均工资=企业工资总额/企业人员平均人数五、 企业平均工资指数体系:(p179)平均工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组成,其表述方法是: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数X平均工资人员结构影响指数熟练计算分析教材P182表7-6例题六、 实际工资水平的变动分析(P183-185)1、 概念:实际工资是相对于货币工资而言的,它是以企业员工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数量和服 务数量表现的工资。

      2、 实际工资的计算:企业员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可以借助特价指数推算,即:实际工资水平=平均工资(货币工资水平)/物价指数4、实际工资指数:通常在计算实际工资指数时,可直接将平均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进行对比,即: 实际工资指数=平均工资指数/物价指数七、 工资效益的核算:(P194-196)1、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指标:(1) 每支付百元工资生产的实物产量百元工资生产的产品实物量=报告期产品实物产量/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百元)(2) 每支付百元工资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元工资的国内生产总值=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报告期支持工资总额(百元)(3) 每支付百元工资生产的增加值百元工资的增加值=报告期生产的增加值/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百元)2、 工资效益的销售成果指标:百元工资的销售收入=报告期实现的销售收入/报告期支付的工资总额(百元)3、 工资效益的财务成果指标:(1) 每百元工资生产的利润百元工资创收利润=报告期实现利润总额/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百元)(2) 每支付百元工资实现的利税百元工资实现利税=报告期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百元)八、奖金效益的分析:(P200-201)1、 奖金与生产成果的效益分析百元奖金的增加值效益=报告期增加值/同期奖金总额X1002、 奖金与销售成果的效益分析百元奖金的销售收入效益=报告期销售收入总额/报告期奖金总额X1003、 奖金与财务成果的比较分析百元奖金实现的利税=报告期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奖金总额X100第八章:职业技能开发与鉴定统计一、 培训结业分析(P206)(选择)1、培训结业程度分析:(1) 结业(或毕业)率结业(或毕业率)=结业(或毕业)学员数/本期(届)入学人数X100%肄业率=肄业学员数/本期(届)入学人数X100%(2) 全员培训率全员培训率=已培训过职工人数/企业职工总人数X100%二、 企业职业技能开发费用分析(P210)1、 企业培训费用水平企业职工人均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实际支出/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培训人员人均费用开销=培训费用实际支出/本期参加培训人数2、 现场培训费用比重现场培训费用比重=现场培训费用支出/培训费用支出总额X100%3、 培训费用年收益率培训费用年收益率=(本届毕业生年收入-上届毕业生年收入)/本届毕业生人均培训费用X100%4、 培训资金利用率培训资金利用率=培训职工人数/企业培训费用使用额(万元)5、培训资金收获率培训资金收获率=培训出的合格人数/企业培训费用支付总额(万元)三、 职业技能开发的社会效益分析(P217-18)1、 企业文化技术特征的分析,主要指标有:(1) 员工文化水平与变化指标;员工平均文化程度=E(受教育年限X人数)/企业员工总人数员工文化程度升降值=培训后平均受教育年限一培训前平均受教育年限(2) 员工文化程度结构及变动指标;(3) 工人技术等级的变动指标;(4) 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比例及变动指标;(5) 技术多面手和技术能手比例指标;(6) 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比例指标。

      2、 工作态度和劳动纪律增强的分析(1) 运用出勤率与出勤时间利用率进行历史比较;(2)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的动态比较;(3) 由员工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程度的比较;(4) 企业各类先进人物涌现程度的分析四、 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的分析(P218-219)1、企业员工合理化建议提出与采纳分析指标:合理化建议增长率=培训后人均多提合理化建议件数/培训前人均理化建议提出件数X100%合理化建议采纳动态指标=培训后采纳合理化建议件数/培训前采纳合理化建议件数X100%第九章:人工成本统计一、 人工成本和成本费用的关系(P222)1、人工成本和总成本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共有关系人工成本和总成本共有的交叉部分是:(1)直接人工的工资与福利费⑵ 制造费用中的工资和福利费(3)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用等⑷销售费用中工资和福利费等二、 人工成本总额的计算(P224)(问答)在计算企业人工成本总额时,一定要按照人工成本统计核算范围和注意问题计算,要特别注意与企业总成本的区别 处理,因为两者存在着交叉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计算及其结果由于人工成本总额是按实际发生额计算的, 所以,采用的计算价格应是现行价格。

      三、 人工成本的构成统计(P224-P225)(简答或多选)(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