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8432676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一、 人生分九段,中国古代的年龄划分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 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 “耄”、“期”,说来相当有趣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 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 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 百年曰期,颐"大意是 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三十 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五十 岁称艾,能入仕做官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七十岁称老,此时 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八十岁、九十岁称耄…… 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 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 是符合人生规律的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 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 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 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 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 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二、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 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 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三、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 即青年组(29岁以下), 中青年组(30一 39岁), 中年组 (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1.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婴儿 0~0.6幼儿 0.6~2儿童 3~6少年 7~14青年 15~35中年 36~60老年 612.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60花甲70古稀80,90 岁 耄耋之年100岁 颐之年...3.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期14、15~30岁 中年期30~50岁 老年50岁以后4.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 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 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 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 抚养系数 =(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 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经济社会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

      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我国将老年人的年龄起 点标准规定为60周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人的生理状况的原因人的一生 分为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代表了人从 出生、成长到衰老的过程划分老年人的标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老为 依据我国目前人口乎均寿命为70岁,但60岁后,体质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 般不再承担繁重的工作和重体力劳动所以, 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符 合我国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 (2)参考了国际通用标准国际上发达国家老年 人年龄起点标准为65岁,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为6O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 此采用60岁作为标准较为适宜3)同退休年龄相衔接我国一般规定男60 岁、女55岁为退休年龄,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虽然较早,但还不能称为老年人 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相衔接,将60岁作为老年人年龄起点与我国目前情况 是相适应的四、中国传统年龄段的划分童年:1~7岁; 少年:8~16岁; 青年:17~29岁; 而立:30岁;(旧称:而立之年) 耳顺:40岁;(旧称:耳顺之年) 知天命:50岁;(旧称: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60岁;(旧称:六十花甲)( 古稀:70岁;(旧称:古稀之年) 耄耋:80~99岁;(旧称:耄耋之年) 高寿:100岁以上。

      五、年龄趣谈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 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六、古代年龄的代称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 童,无不知爱其亲者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指代婴儿垂髫(tiao):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八 岁以上的儿童。

      总角: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笄ji)年:古代女于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 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 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弱冠:《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 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 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 称二十岁为“而立之年”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 岁之代称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 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 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 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mao die):指八十、九十岁《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 十以上曰耋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下寿 中寿 上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期颐:称百岁之人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 曰颐《礼•曲礼》上:“百年曰期颐”七、中国的年龄分段: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1) .婴儿期0-3周月;(2) .小儿期4周月—2.5岁;(3) .幼儿期2.5岁后—6岁;2.少年7岁—17岁1) .启蒙期7岁—10岁;(2) .逆反期11岁—14岁;(3) .成长期15岁—17岁3.青年18岁—40岁1) .青春期18—28岁;(2) .成熟期29—40岁;4.中年41—65岁1) .壮实期41—48岁;(2) .稳健期49—55岁(3) .调整期56-65岁;5.老年66岁以后1).初老期67—72岁(2).中老期73—84岁(3) .年老期85岁以后八、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对它进 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古文并加以承传0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 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 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巍二柚赣啄辍T谡饫铮白堋本褪蔷勐J岬囊馑肌W芙侵 唬虫啄昃拖嗍兜暮门笥眩W芙鞘前司潘曛潦乃甑纳倌?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 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童龀[ch^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 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 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 汉书•董卓传》: “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9岁九龄:为9岁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十三:为13岁15岁及笄:笄jl],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志学:为15岁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16岁二八:为16岁20岁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又“弱冠”)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 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30岁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 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始室:二十岁《礼记•内则》:“二十而有室,始理男事"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二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二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