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共3页).doc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编号:BQDZY042-2009-02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电子天平部分);1.2 测量标准:E2级标准砝码装置,出厂编号968,根据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100g砝码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053mg,包含因子k=2;1.3 环境条件:温度23℃,相对湿度31 %;1.4 测量对象:电子天平100g/0.1mg,型号AB104-S,出厂编号;1.5 测量过程:检定方法属直接测量法,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示值之差为电子天平示值误差2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2.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u(m),包括:2.1.1 被检天平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1(m);2.1.2 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m);2.1.3 由温度不稳定及振动等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m);2.2 由标准砝码本身的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B)3 数学模型 Δm = m — mB 式中:Δm——电子天平示值误差;m——电子天平示值;mB——标准砝码值。
但实际上考虑电子天平的示值与上述不确定度来源中的被检天平的测量重复性、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及环境温度的不稳定和振动等影响因素有关,故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必须考虑这三个附加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上述不确定度来源,于是数学模型成为 :Δm = m ×f重复性×f分辨力×f温度、振动—mB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的评定4.1.1 重复性测量被检天平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1(m),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评定: 以100g为天平最大称量点,进行n=10次重复测量,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测量数列次数12345实测值(g)100.0004100.0004100.0003100.0004100.0003次数678910实测值(g)100.0004100.0002100.0003100.0004100.0004其平均值为:100.0004 g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u1(m) = s(xi) = 0. 071mg自由度:υ(m1) =(n-1)= 94.1.2 分辨力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m) ,我们采用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我们所采用的天平的分辨力为0.1mg,根据经验,数字式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一般可以近似地估计为矩形分布(均匀分布),矩形分布k取,所以有u2(m) =a/k= 0.05÷= 0.03 mg 自由度为υ(m 2) = ∞4.1.3温度不稳定及振动等引起示值不确定度u3 (m),由于实验室在采用砝码校准的过程中完全采用计量标准规定的方法要求,环境温度的控制、周围振动等影响在此予以忽略。
电子天平示值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m)由于没有任何输入量具有值得考虑的相关性,因此 u2 (m) = u12(m)+u22(m) +u32(m) u (m) = √u12 (m)+u2 2 (m) +u32 (m) = 0.078 mg4.2 标准砝码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量分量u(mB)的评定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由检定装置的误差引起,采用B类评定方法: 由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可知100g砝码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 0.053mg,包含因子k = 2 则:标准不确定度u(mB) = 0.053mg ÷ 2 = 0.027mg/=0.016mg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5.1数学模型 Δm = m×f重复性×f分辨力×f温度、振动—mB 灵敏系数为:c1= 1c2= -15.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表2表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ciu(xi)| ci | u(xi)u1 (m)天平测量重复性10.0710.078mgu2 (m)数显仪器分辨力10.0290.03mgu3 (m)温度、振动10.030u(mB )标准砝码的不确定度-10.0270.016mg5.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输入量彼此独立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2c(Δm) = [c1·u(m) ]2+[c2·u(mB)]2 uc(Δm) =0.080mg6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k = 2 ,扩展不确定度 U = uc(Δm) × k = 0.080 × 2=0.16mg7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与表示称量标称值100g的E2级砝码的质量为1000.0004g±0.16mg,报告的扩展不确定度是由标准不确定度0.080mg乘以包含因子k=2得到的。
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