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体型与场所设计.ppt

18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88284494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80MB
  • / 1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建筑筑形形体体与与场场所所设设计计2021/8/21 建筑 模型设计  目 录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1建筑体型设计建筑体型设计2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3 3Back一、建筑形体二、场所设计 建筑 模型设计 1.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也称为构图原理(1)统一-建筑构图的最基本规律  统一主要强调规律性、整体性,避免杂乱无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运用统一规律增加建筑美感的手法有:  ①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创建统一稳定的建筑形象,如图1.1所示  ②利用中轴线,以低衬高,变化突出主体,形成趣味中心,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如图1.2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1.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③采取相同相似的处理手法,以造成相互间的呼应,从而提高建筑的统一整体感如图1.3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2)均衡-建筑物最重要的特性  均衡是指建筑综合整体的关系主要形容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一种平衡关系建筑的均衡感是由视觉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体量及其与均衡中心的距离上。

      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图1.4),均衡中心往往是人们视线集中的地方根据均衡中心的位置不同,以及时间和空间对人们视觉的影响,可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静态均衡可分为对称的均衡和非对称的均衡两种 建筑 模型设计   对称均衡易获得安全感、统一感(图1.5)非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偏于建筑的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化等平衡达到轻巧、活泼的效果,如图1.6所示动态均衡是现代建筑理论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的视觉影响,在动态中保持均衡的一种概念,它扩充了均衡的领域,如图1.7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  (3)比例-建筑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较关系  建筑比例是指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体验所形成的一种对应关系  建筑比例可分为整体比例和划分比例整体比例是指建筑整体形象的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关系整体比例的确定受建筑基地环境和使用性质的制约如图1.8所示,两种宾馆建筑分别反映出挺拔和稳重两种不同的体型比例关系 建筑 模型设计   划分比例是指建筑构件在建筑整体构成中所占的尺寸比例关系如图1.9所示,中西方古典建筑在开间的高宽比及屋顶在整个立面中所占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立面构件形式和尺寸的不同,其立面构图效果完全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   建筑设计中,比例推敲极为关键  ①在三度空间的建筑上,人们认为简单的几何形状及若干几何形状之间的组合,处理得当可获得良好的比例关系许多优秀建筑的形式美构图,常常被人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图解、探索其构图的比例,如图1.10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  ②黄金比(亦称黄金分割)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比例美国的格列普斯用五个不同比例的矩形在民众中进行民意测验,其结果是,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是黄金比矩形(长宽之比为1∶1.618),如图1.11所示   ③大小不同的相似矩形,它们之间的对角线互相平行或垂直,具有相等“比率”的协调比例关系,在墙面构图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对角线常用来确定一个窗的横档和竖棂,如图1.12 建筑 模型设计 (4)尺度-建筑给人的印象与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学中,与比例密切相关的特性是尺度,尺度的实质是指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建筑尺度感是通过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构配件(如台阶、门、栏杆等),作为感觉上的比较标准而产生出来的(图1.13)  按尺度与环境的关系分,一般有室内尺度和室外尺度。

      室外尺度常常大一些,室内尺度常常小一些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段“心理距离”,这里的心理距离主要是指审美人的“心理”变化 建筑 模型设计   对建筑物尺度评价的最佳距离是以人能看清人体尺寸或人们活动熟知的局部尺寸与建筑物的整体尺寸对比为前提的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尺度所产生的效果,尺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自然尺度  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其尺度感基本接近实际尺寸常用于与人日常生活有关的建筑中,如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图1.14) 建筑 模型设计   ②夸张尺度  以夸张的手法使其尺度感比实际大小要大,常用于纪念性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图1.15)  ③亲切尺度  以较小的尺度使其尺度感比实际尺寸要小,给人以亲切、舒适的感觉常用于园林建筑、庭院建筑(图1.16)  建筑 模型设计 (5)韵律-凝固音乐中的抑扬顿挫  韵律是有规律的抑扬变化,是运用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等特征,结合建筑功能和结构需求,合理结合建筑的各要素,使之在建筑构图中既形成统一性又富有变化,类似音乐的韵律感因此,人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  建筑的韵律规律按其构成特色,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连续韵律  连续使用一种或几种建筑要素(或构件)进行有组织地排列而形成的韵律感连续韵律能增强建筑的节奏感,避免过分统一的单调感如图1.17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  ②渐变韵律 通过相似形的建筑要素(或构件)有规律渐变排列所形成的韵律感在建筑构图中垂直方向的构图多运用渐变韵律的特色,如中国古代塔、亭、台、阁的造型及现代建筑中的上海金贸大厦等如图1.18所示  ③起伏韵律 利用建筑各组成部分有规律地高低起伏,形成波浪起伏的韵律感,如图1.19所示起伏韵律以它特有的动态形式,丰富了空间的环境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  (6)对比-相互间显著的差异求得变化、突出形象的内容  对比产生心理触动,引起人的注意对比强调建筑构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体量的大小、高低、形状、方向、线条曲直、横竖、虚实、色彩、质地、光泽等方面对比强烈则变化大,感觉明显,重点突出;对比弱则变化小,易取得相互呼应、协调统一的效果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对比的强弱是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有效手段,如图1.20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 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a)阿拉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阿拉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b)巴基斯坦伊斯兰体育馆巴基斯坦伊斯兰体育馆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2 突出主题求统一突出主题求统一(a)利用中轴线求统一;利用中轴线求统一;(b)以低衬高求统一以低衬高求统一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 法国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圣母院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 平衡原理平衡原理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5 对称的均衡对称的均衡(a)对称均衡示意;对称均衡示意;(b)上海通志馆上海通志馆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6 非对称的均衡非对称的均衡(a)非对称均衡示意非对称均衡示意;(b)飞虹影剧院飞虹影剧院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7 动态中的均衡动态中的均衡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8 建筑整体比例建筑整体比例(a)挺拔体型比例关系;挺拔体型比例关系;(b)稳重体型比例关系稳重体型比例关系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7.9 建筑划分比例建筑划分比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10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析、图解、探索其构图的比例关系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分析、图解、探索其构图的比例关系(a)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b)希腊波赛顿神庙;希腊波赛顿神庙;(c)埃及厄得夫庙;埃及厄得夫庙;(d)印度泰姬玛哈尔陵;印度泰姬玛哈尔陵;(e)巴黎凯旋巴黎凯旋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11 黄金比矩形黄金比矩形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12 以相似形比例求和谐统一以相似形比例求和谐统一((a)相似矩形图解;)相似矩形图解;(b)对角线平行和垂直应用;对角线平行和垂直应用;(c)窗与墙、门与窗、窗与窗之间应用对角线的比例关系窗与墙、门与窗、窗与窗之间应用对角线的比例关系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1 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图图1.13 建筑的尺度感建筑的尺度感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4 运用自然尺度设计门窗、阳台及台阶运用自然尺度设计门窗、阳台及台阶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5 运用夸张尺度完美体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观的庄严气氛运用夸张尺度完美体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观的庄严气氛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6 运用亲切尺度使人感到亲切活泼运用亲切尺度使人感到亲切活泼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7 连续韵律连续韵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8 渐变韵律渐变韵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19 起伏韵律起伏韵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0 建筑构图的对比建筑构图的对比((a)方向对比;()方向对比;(b)形象对比;()形象对比;(c)虚实对比)虚实对比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2.2 建筑体型设计(1)平面几何体型  由四个以上的平面以其边界直线互相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封闭空间称为平面几何形体,如正三角锥体、正四棱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正五棱柱体或其他以平面构成的多面立体等。

      采用平面几何形体构建的建筑体型统一、完整、简练、大方、庄重、稳定性强,如埃及金字塔为正四棱锥体,其造型显得稳重、高大、宏伟现代建筑师在平面几何的基础上采取变换手法,使建筑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图1.211.2.1 建筑体型的类型建筑体型的类型 建筑 模型设计 (2)几何曲面体型——几何形体的变形  几何曲面形体是由几何曲面所构成的方块体或回转体常见的建筑体型有圆球、圆柱、圆台及带有几何曲线变化的方体或回转体等如古根汉姆美术馆是著名美国建筑师赖特的作品,主体为上大下小的螺旋体,上部有巨大的玻璃穹顶采光,由于体型具有旋转的动感,取得了动态的稳定(图1.22)由著名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将基本几何形体扭转、弯曲成抽象雕塑,柯布西耶称它为“倾听上帝声音的耳朵”(图1.23)成都锦城剧场的建筑主体采取圆柱体腰膨胀而成,经过艺术处理,如同含苞欲放的花朵(图1.24) 建筑 模型设计 (3)单元组合体型  单元组合体型是将建筑物分解成若干个相同或相似的独立几何体型的单元体,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建筑体型这类建筑体型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图1.25)。

        单元组合体型具备如下特点: ①体型组合可结合基地环境的道路走向、地形现状随意增减单元体,形成台阶式、锯齿形、一字形等体型  ②建筑体型没有明显的均衡中心及主从关系  ③单元体连续重复的组合具有强烈的韵律感 建筑 模型设计 (4)复杂体型  复杂体型是由若干个不同体量、不同形状的体型组合而成在组合时,运用建筑形式美规律处理好体量与体量间的协调和统一问题,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主次分明,交接明确  将建筑物分为主体和附体,强调主体,突出重点,并将各部分巧妙地组合成统一整体,如图1.26所示  ②对比变化,造型丰富  运用体量间的大小、形状、方向、高低、曲直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创造出丰富、变化的造型效果,如图1.27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  ③完整均衡,比例恰当  体型组合的均衡包括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方式对称的体型组合易达到均衡和完整的效果;对于非对称式,要特别注意各部分体量的大小比例关系,在不对称中求均衡,如图1.28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7.2 建筑体型设计图图1.21 建筑体型的类型建筑体型的类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2 古根汉姆美术院古根汉姆美术院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3 法国朗香教堂法国朗香教堂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4 成都锦城剧场设计方案成都锦城剧场设计方案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5 单元组合体型单元组合体型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6 体型组合中的主从统一关系体型组合中的主从统一关系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7 体型组合的对比与变化体型组合的对比与变化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8 不对称体型的均衡不对称体型的均衡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建筑体型设计  建筑体型转折与转角是在特定的基地位置和地形条件(如水池、大树、古迹、道路交叉口)下布置建筑物时,建筑体型为了与地形和环境协调,有效地利用土地,巧妙地进行转折与处理。

        转折主要是指建筑物顺道路或地形的变化作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是指建筑整个体型在平面上作简单的变形和延伸,而建筑的高度和外形特征不作大的变化(图1.29)1.2.2 建筑体型转折与转角处理建筑体型转折与转角处理 建筑 模型设计   转角是在道路交叉口处建筑体型采用主、附体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把主体作为主要欣赏面,体量较大,附体起陪衬作用,体量较小转角处可局部升高,形成塔楼,以塔楼形成道路交叉口、广场、主要出入口、繁华街道的视觉中心(图1.30)图1.31为建筑体型转折与转角处理示意图 建筑 模型设计   相邻墙面的转折与转角  ①直角处理  两相邻墙面相互垂直,可使室内房间方正,便于布置家具  ②圆弧处理  两相邻墙面具有连续性,使转折变弱  ③锐角处理  两相邻墙面锐角相交,可使建筑棱线更加挺拔,但内部空间易成“死角”,可采用切角、加构架的方式进行修正处理(图7.32)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29 建筑体型转折建筑体型转折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0 建筑体型转角建筑体型转角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1 建筑体型转建筑体型转折与转角示意图折与转角示意图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2 建筑体型设计图图1.32 相邻墙面的转折和转角相邻墙面的转折和转角((a)直角处理;()直角处理;(b)圆弧处理;()圆弧处理;(c)锐角处理)锐角处理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体型由多个体量组合时,体量间的联系和交接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连接 不同体量的面直接相连或拼接称为直接连接。

      这种方式给人以联系紧密、整体性强的效果,适用于功能上要求各房间联系紧密的建筑(图1.33(a))如大连银帆宾馆的主体是两个体量错开拼接而成的(图1.33(b))7.2.3 建筑体量间的联系与交接建筑体量间的联系与交接 建筑 模型设计   (2)咬接  体量间相互穿插、相嵌称为咬接这种方式造型集中紧凑,内部交通短捷,较直接连接更易获得有机的整体效果(图1.34(a))如合肥工业大学微机研究楼主楼四层,附楼二层,相互咬接,简洁明朗,朴素大方(图1.34(b))  (3)廊或连接体连接  这种方式给人以轻快、舒展、空透的效果,各体量间各自独立,建筑造型丰富,有利于庭院的组织(图1.35(a)、(b))如河北武强县年画博物馆采用廊连接各部分,适应了不同功能的需要,丰富了地方特色(图1.35(c)) 建筑 模型设计 Back图图1.33 建筑体量直接连接方式建筑体量直接连接方式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4 建筑体量咬接连接方式建筑体量咬接连接方式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5 建筑体量廊或连接体连接方式建筑体量廊或连接体连接方式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将建筑体型多余的部分去掉的手法称为体型切割。

      体型切割的特点是雕塑性强、形象别具一格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的外部体型犹如一个不等腰梯形的体量中挖去多余部分(图1.36)又如波兰剧院的体型是在一块大的螺旋体内挖去多余部分,使剩余部分更加完整,更富有变化(图1.37)1.2.4 体型的切割体型的切割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6 华盛顿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华盛顿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7 波兰某剧院 波兰某剧院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3.3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由门窗、墙面、梁柱(外露)、阳台、雨篷、檐口、勒脚、台阶、花饰等组成  建筑立面设计就是恰当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确定这些组成部分的形状、尺度、比例、排列方式、材料和色彩等,使之与总体协调,与内容统一,与内部空间相呼应,它是建筑体型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立面设计的步骤,首先是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内部空间组合的平、剖面关系,考虑建筑整体的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间的连接和协调;然后着重分析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排;最后对入口门廊、建筑装饰等进行重点及细部处理。

      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是立面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立面设计构思和立意的过程  建筑类型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也不同但同一类型的公共建筑的立面表达又由于地域、场所、气候、文化、历史等条件不同,其立面个性也会千差万别1.3.1 立面个性的表达立面个性的表达 建筑 模型设计   (1)博览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实墙占用面积大,这是因为博览建筑的陈列厅需要尽可能多的完整墙面以展示陈列品除此之外,展厅需要隔绝外界某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如空气污染、阳光直射、噪声影响、温度变化以及防盗等,只有封闭的空间才能满足各种技术和安全要求因此,在立面上强调实体墙的比重和采光窗特殊装置来表达博览建筑强烈的立面个性(图1.38) 建筑 模型设计   (2)交通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从功能需要考虑,交通建筑应有宽敞、高大的候车场所或候机大厅等,因此,建筑立面个性应综合反映流畅、便捷、明快,并有显示时间的时钟标志等(图1.39)  (3)幼儿园建筑立面个性的表达  幼儿园建筑立面有别于成人建筑的形象,在尺度、色彩、细部处理等方面都要体现童心的立面个性特征(图1.40)。

      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8 博览建筑的立面个性博览建筑的立面个性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39 交通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交通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0 幼儿园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幼儿园建筑的立面个性特征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立面轮廓是立面形式的外沿,是体现建筑性格、风格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立面轮廓线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1)空间内容  不同的空间内容,其空间形态大小也不同,反映在立面轮廓上自然会有起伏变化在不违背空间内容的条件下,立面轮廓也可反作用于空间内容,创造新的立面轮廓形象如传统影剧院侧立面的轮廓线,按功能空间三大块所反映的立面如图1.41(a)所示,如果把舞台与观众厅在体型上合二为一,则立面轮廓是另一种新感觉(图1.41(b))1.3.2 立面轮廓的推敲立面轮廓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  (2)空间组合 一幢建筑若空间组合是向竖向发展,则立面轮廓呈高耸形象;若空间组合是向横向发展,则立面轮廓呈舒展形象;若两个方向都发展,则产生对比的轮廓效果。

      如图1.42所示  (3)结构形式 不同结构形式有各自的空间形态,因而也会产生特有的立面轮廓线木结构建筑勾画出优美动人的轮廓线;折板、筒壳结构以连续构件单元的组合表达出韵律强的轮廓线;球顶以它庞大突出的体块展现完美无缺的轮廓线;悬索结构则显示自然流畅的轮廓线;刚架结构以强劲力度的折线变化来表达轮廓线等(图1.43) 建筑 模型设计   (4)屋顶屋顶  由于以天空为背景,其外轮廓线显得格外醒目深刻一般来讲,古代建筑屋顶常为坡顶,屋顶在立面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其轮廓线较复杂现代建筑屋顶大多为平顶,轮廓线较为简洁,如图1.44所示  (5)前后体量重叠  以空间概念审视立面轮廓的变化,特别是立面有前后体量重叠时,不能按天际轮廓线作为整个立面的轮廓线,要分清立面前后层次,用线的粗细来区分立面轮廓的前后关系(图1.45)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1 影剧院侧立面轮廓影剧院侧立面轮廓((a)传统影剧院立面轮廓;()传统影剧院立面轮廓;(b)观众厅与舞台连成一体的立面轮廓)观众厅与舞台连成一体的立面轮廓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2 不同方向进行空间组合产生的立面轮廓效果不同方向进行空间组合产生的立面轮廓效果((a)竖向组合;()竖向组合;(b)横向组合;()横向组合;(c)横竖两方向组合)横竖两方向组合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7.3 建筑立面设计图图1.43 不同结构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不同结构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a)木结构;)木结构;(b)折板结构;折板结构;(c)球顶结构;球顶结构;(d)筒壳结构;筒壳结构;(e)悬索结构;悬索结构; (f)刚架结构;刚架结构;(g)拱结构;拱结构;(h)双曲扁壳结构双曲扁壳结构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4 不同屋顶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不同屋顶形式对立面轮廓的影响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5 立面轮廓的前后层次立面轮廓的前后层次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立面比例是指立面整体和立面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度量关系以及相互间的相对度量关系。

        (1)立面整体比例的把握多数呈两种趋向:横向发展的舒展比例,即立面长度尺寸大于高度尺寸,表达建筑亲切明快的个性;竖向发展的高耸比例,即立面高度尺寸大于长度尺寸,表达建筑庄严崇高的个性但有些建筑由于规模较大,高度又受限制,立面比例会显得过于偏长,此时,要采取缩短建筑长度调整平面或将平面转折的方法来改善建筑立面比例 1.3.3 立面比例的推敲立面比例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  (2)立面各构成要素的比例推敲存在于立面各组成部分之间、各构件之间以及构件本身的高宽等比例要求一幢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出檐大小有一定的比例,梁柱的高跨、门窗的高度、柱径和柱高等也有相应的比例,这些比例上的要求首先要符合结构和构造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符合立面构图的美观要求比例尺寸的确定是一个比较过程在通常情况下,立面的整体比例与局部比例间的协调问题是立面比例处理的关键内容如图7.46所示,展厅立面由梯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有机结合而成,各组成部分的恰当比例使整体建筑具有良好的统一感和均衡感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46 建筑立面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建筑立面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立面上与比例紧密相关的另一个特性是尺度的处理。

      建筑立面尺度是研究立面整体和立面各要素与人体或者与人所习惯的某些指定标准之间的绝对度量关系  立面尺度能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实际体量,也能以虚拟尺度从视觉上改变建筑的实际大小,它既能使建筑物看起来大一些,也能使建筑物看起来小一些立面尺度较大给人一种力量感和稳定感,立面尺度较小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密切感推敲立面尺度应掌握以下原则:1.3.4 立面尺度的推敲立面尺度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1)正确反映建筑物的真实体量  按空间的实际大小分别处理立面各要素的尺寸,正确显示建筑物各自不同的尺度感,不要把大建筑的构件按比例缩小到小建筑立面上,看起来就像“小大人”反之,也不应把小建筑的构件按比例放大到大建筑的立面上,看起来像“大小人” 建筑 模型设计 (2)与人体尺度相协调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就像一把尺子,可以衡量建筑立面各要素的尺度是否与人体相协调与人接触或距人体较近的部件已建立了与人相适应的合适尺度,用这些部件去度量立面会获得一种尺度感例如,在立面中占较大比例的窗,其大小可随建筑层高而变,但窗台却已形成与人相协调的绝对尺寸,能获得正确的尺度。

       建筑 模型设计 (3)立面上各要素的尺度应统一于整体尺度  立面整体与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处理尺度的整体效果应从各要素尺度的处理着手,而处理各要素的尺度应以整体尺度为前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孤立处理,以免造成不同尺度在同一立面上的混杂 建筑 模型设计   立面的虚是指行为或视线可以通过或穿透的部分,如空廊、架空层、洞口、玻璃面等  立面的实是指行为与视线不能通过或穿透的部分,如墙、柱等  在立面设计中,要巧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以取得生动的立面效果1.3.5 立面虚实的推敲立面虚实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1.3 建筑立面设计  (1)虚实对比  在立面设计中,分清各个立面的虚实对比关系,就是要确定哪个面以实为主,哪个面以虚为主虚”多“实”少,建筑显得轻盈;“实”多“虚”少,建筑显得厚重考虑建筑物的日照、通风、采光的需求,一般南立面基本上以虚为主,北立面及东、西立面基本上以实为主对于有景观要求的建筑,将面向景观的立面处理成虚面,而背向景观的立面可以处理成以实为主(图1.47) 建筑 模型设计 1.3 建筑立面设计  (2)虚实穿插  在立面设计中,虚实部分相互渗透,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称为虚实穿插。

      在虚立面中,利用结构柱、局部实墙面、装饰性符号等对虚面进行分割性点缀,以求虚中有实;在实立面中,可以利用窗洞以及面的凹凸所产生的阴影打破以实为主的沉闷感如图1.48所示 建筑 模型设计 1.3 建筑立面设计图图1.47 立面虚实对比的效果立面虚实对比的效果(a)以实为主的效果;以实为主的效果;(b)以虚为主的效果以虚为主的效果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3 建筑立面设计图图1.48 立面虚实穿插的效果立面虚实穿插的效果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3 建筑立面设计  门窗在立面上的布置、比例大小及样式是体现建筑性格与风格的重要内容,如图1.49、图1.50所示 (1)立面窗的推敲  ①结构  结构柱网尺寸统一,使同样形状的窗通过规则的排列获得立面的整体感当结构尺寸发生变化时,要通过窗的形式变化去适应1.3.6 立面门窗的推敲立面门窗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  ②平面  平面的尺寸及功能变化将直接影响窗的形式与尺寸在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大空间的窗面积大,而私密性小空间的窗面积小窗面积的大小应根据房间的不同使用功能和采光系数来确定。

        ③层高  层高的不同将影响窗在立面上的排列规律一般来讲,标准层立面上窗的竖向布局呈规律性排列,表现整体的统一,但有些公共建筑的底层或顶层部分层高往往高于标准层,此时可通过增大窗面积、减小窗间墙或窗加拱券等方法,使其有别于标准层的窗,而且整个立面上由于统一中有变化而产生丰富的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  ④建筑性质  建筑的性质也影响窗的形式和大小如纪念性建筑的窗要庄重,比例要严谨,排列要规则,窗的尺寸不宜过大,以突出实墙面为主;娱乐性建筑在不破坏整体感的前提下,窗的排列可自由些,可运用曲线形式的窗,以突出活泼感,但一个立面上窗的形式不能过多(2)立面门的推敲  主要是指入口的推敲建筑入口作为立面细部重点的推敲,要着重突出形式和尺寸的合适建筑入口有凹入式、门廊式和挑雨篷式(图1.51)凸入式和门廊式的尺度确定应根据建筑的功能、体量、个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建筑 模型设计   挑雨篷式与门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高度应与层高统一考虑,但门窗要按人的尺度处理,不能相应放大,以免尺度失真图1.52所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秘书处办公楼的入口,采用了巨大的两支点钢筋混凝土扭壳作雨篷,既突出了厅的位置便于使用,又丰富了立面构图。

      图1.53所示的候车大厅入口,宽大的门廊雨篷既成为站前广场、人流集中的方向标志,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人流交叉和干扰 建筑 模型设计 7.3 建筑立面设计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0 窗在立面上的布置窗在立面上的布置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1 入口形式图解入口形式图解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秘书处办公楼入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秘书处办公楼入口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3 某候车厅入口某候车厅入口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墙面的推敲主要表现在墙面线条和墙面凹凸两个方面1)墙面线条  立面上客观存在的柱边线、墙面线、窗框线、檐口线等可以丰富立面的形象,通过良好的线条组织,可以使立面的主题更加突出不同的线条组织可产生不同的观感效果从形式上看,粗犷宽厚、刚直有力的线条使建筑物显得庄重,光滑纤细的线条使建筑物显得轻巧、秀丽,生动活泼;从方向上看,垂直线有挺拔、庄重、高耸的气氛,1.3.7 立面墙面的推敲立面墙面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水平线有舒展、平静、亲切感,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混合划分可使立面具有图画效果(图1.54)。

      (2)墙面凹凸  墙面凹凸变化是利用立面的凸出部分(如阳台、雨篷、楼梯间)与凹入部分(如门洞、凹廊)有规律的变化,取得生动的光影效果,从而获得立体感和雕塑感(图1.55) 凸窗、挑阳台、挑外廊是以墙面的加法使立面获得丰富感的有效手段只是这些突出部分在立面构图上需要精心组织,以避免紊乱 建筑 模型设计   凹阳台、凹廊、空透洞口等是以墙面减法打破立面的平淡感,起到丰富立面的作用  墙面的凹凸处理多数作为立面的点缀,强调重点处理或作为立面韵律的结束处理立面檐口一般采用墙面凹入手法形成凹廊或挑出外墙形成体块,以区别大块墙面的处理达到立面的结束对于立面上的阳台,要考虑其构图效果或与入口的上下呼应关系,以取得和谐的有机联系,而不是随意在立面上布局 建筑 模型设计 7.3 建筑立面设计图图1.54 墙面线条的组织墙面线条的组织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5 立面凹凸立面凹凸变化的光影效果变化的光影效果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色彩、质感的利用  借用建筑材料固有的色彩,烘托建筑的艺术气氛,是建筑立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

      ①色彩  色彩是构成一个建筑物外观乃至整个建筑环境的重要因素色彩的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建筑的性格、体型与尺度,也应为多数人所接受,还应满足建筑艺术和规划的要求1.3.8 色彩、质感及细部的推敲色彩、质感及细部的推敲 建筑 模型设计   以浅色为主的立面使人感到清新、明快;以深色为主的立面多使人感到端庄、稳重;红、橙、黄等暖色趋于热烈、兴奋;青、蓝、绿等冷色多用于表现宁静、淡雅  建筑立面色彩的利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a建筑立面上所有色彩不宜过多,通常应以一个色彩为主,其他处于从属地位最忌多种色彩相间或交织使用,以免造成立面上的繁琐、俗气和杂乱  b立面色彩在大面积上应用时,不要采用过纯的颜色,以避免呆板、生硬,如有的刷浆材料用单一的黄颜料配色效果就不太好 建筑 模型设计   c确定颜色时,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色彩,还要考虑到日后的效果,特别是表面粉刷材料色彩的应用,除注意特定饰面做法的耐污染性与色彩的耐久性外,还要注意在不同地点观察时的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②质感  立面上饰面质感主要取决于所用的材料及装修方法。

      同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装修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质感,如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别采用抹光、弹涂、拉毛所获得的质感效果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其质感表现不同,如铝板和玻璃墙光滑细腻、新颖轻快,砖石与粗糙的混凝土墙面则显得质朴厚重,富有力度感选择饰面质感时,不仅要看它本身装饰效果如何,而且还要结合具体建筑的体型、体量、立面风格一并考虑 建筑 模型设计 (2)细部处理  细部处理是对建筑物立面上体量小或在近处才能看清的构件与部位(如凹凸线脚、窗框、窗台、台阶、栏杆、雨篷、檐口及遮阳板等)进行细致的加工装饰和必要的点缀,使立面形象更加完美、生动(图1.56)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1.56 檐口细部的处理檐口细部的处理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变形变形扭曲:形态发生旋转,从而产生柔和的效果扭曲:形态发生旋转,从而产生柔和的效果膨胀:形态向外球面扩张,表现出内力对外力的反抗膨胀:形态向外球面扩张,表现出内力对外力的反抗倾斜:产生动感、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倾斜:产生动感、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盘绕:基本型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做盘绕运动,呈现出盘绕:基本型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做盘绕运动,呈现出某种具有引导意义的动势。

      某种具有引导意义的动势 建筑 模型设计 扭曲:形态发生旋转,从而产生柔和的效果扭曲:形态发生旋转,从而产生柔和的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建筑 模型设计 膨胀:形态向外球面扩张,表现出内力对外力的反抗膨胀:形态向外球面扩张,表现出内力对外力的反抗 建筑 模型设计 倾斜:产生动感、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倾斜:产生动感、达到生动活泼的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盘绕:基本型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做盘绕运动,呈现出盘绕:基本型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做盘绕运动,呈现出某种具有引导意义的动势某种具有引导意义的动势 建筑 模型设计 分裂:基本型断裂开来,就像成熟的果实绽开一样,表分裂:基本型断裂开来,就像成熟的果实绽开一样,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破坏:在完整的基本形上进行人为地破坏,造成一种破坏:在完整的基本形上进行人为地破坏,造成一种“残像残像”,并通过人的视知觉将其还原并通过人的视知觉将其还原退层退层 :使基本形层层脱落,渐次后退其请增强了造型:使基本形层层脱落,渐次后退其请增强了造型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主体及相应的空间更为丰富。

      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主体及相应的空间更为丰富切割:在形态的任何部位做由表向里、不同角度的切割,切割:在形态的任何部位做由表向里、不同角度的切割,使简单的形态发生体面的转换变化使简单的形态发生体面的转换变化分割移动:将形态切割后重新组合的造型方式分割移动:将形态切割后重新组合的造型方式 建筑 模型设计 分裂分裂破坏破坏退层退层 建筑 模型设计 切割切割分割移动分割移动 建筑 模型设计 后现代主义:主张“反形式”(变形),即中断的、开放的、变化的,不固定的形式 建筑 模型设计 F.盖里Z.哈迪德R.库哈斯利伯斯金 南南京京大大屠屠杀杀2021/8/2123 建筑 模型设计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教学楼美术专业教学楼 为了使绘图教室得到理想的天然采光条件,采用10.2米大开间和4米进深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造成逐层收进的阶梯型剖面,从而实现了多层、重叠的北向天然顶部采光 建筑 模型设计 对称格局使层层跌落的建筑不失规整建筑外部采用了棕红面砖为基调,灰白色仿石砖勾边,创造了亲切宜人的温暖气氛,表现出丰泽园老字号的内在气质。

      北京丰泽园饭庄北京丰泽园饭庄建筑师:崔恺建筑师:崔恺1994年年 建筑 模型设计   基地上常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只要善于分析,充分利用,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可利用的环境条件有:(1)绿化  好的绿化要尽量保留,特别是古树要严禁砍伐这样,建筑建成伊始,便树影婆娑(2)地形  基地平整自然好布置如果地形上下起伏,只要处理得当,依山就势,建筑高低错落,也会别有情趣2. 场所设计2.1 环境条件的利用环境条件的利用 建筑 模型设计 (3)水体  只要不影响卫生,对总体布置无大妨碍,便不要把水体填为平地因水得佳景是常有的事(4)原有建筑  原有建筑应尽量保留利用新旧建筑共存,或强调文脉的延续性,或强调文化的多样性(5)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要重点保护新建筑不能喧宾夺主,借助于文物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建筑的文化品位 建筑 模型设计 2.2.1 建筑布局的要求建筑布局的要求(1)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的要求,并应防止视线干扰;  (3)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并应执行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应的建筑间距规定; 建筑 模型设计   (4)对有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建筑布局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5)建筑布局应使建筑基地内的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防止干扰,并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6)建筑布局应根据地域气候特征,防止和抵御寒冷、暑热、疾风、暴雨、积雪和沙尘等灾害侵袭,并应利用自然气流组织好通风,防止不良小气候产生; 建筑 模型设计   (7)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以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  (8)建筑物与各种污染源的卫生距离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 建筑 模型设计 (1)集散场地  由于某些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人流量和车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建筑物前面需要有较大的场地满足人流、车流的集散要求,这种类型的场地称为集散广场对于集散场地空间组合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好交通流线如长沙铁路客站广场(图2.35)2.2.2 室外场地室外场地 建筑 模型设计   集散广场常常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室外空间构图的需要,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和小品,借以丰富室外空间的艺术效果如北京炎黄艺术馆(图2.36)的建筑造型紧密地与室外绿地、庭院处理相结合,不仅美化与丰富了室外空间环境,同时也把主体建筑衬托得更加突出和亲切宜人 建筑 模型设计 (2)活动场地  有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建筑类型,需要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而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它们应靠近主体建筑主要部位(如比赛大厅、活动室)的出入口附近室外空间场所的布置,除需要与建筑密切配合之外,还应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整体如图2.37所示8.5 室内场地、绿化与建筑小品 建筑 模型设计 (3)停车场地  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尤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停车场应结合总体布局进行合理安排。

      停车场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如北京和平宾馆停车场设在主楼后部,不仅能达到上述要求,同时还利用建筑物的阴影遮盖车辆,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了烈日曝晒(图2.38)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35 长沙铁路客站总平面长沙铁路客站总平面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36 北京炎黄艺术博物馆总体布局北京炎黄艺术博物馆总体布局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8.37 瑞士巴塞尔幼儿园总体布局瑞士巴塞尔幼儿园总体布局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38 北京和平宾馆老楼总体布局北京和平宾馆老楼总体布局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①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且能吸附烟灰和粉尘,保持空气清新,同时还具有净化水体、改善地下土壤卫生的作用  ②改善城市小气候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低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同时还具有通风和防风的作用2.2.3.1 绿地的作用绿地的作用 建筑 模型设计   ③降低城市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可以减低各种车辆、飞机、工厂及工程建设所发出的噪声,对城市噪声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美化市容,提供游憩场所  ①城市园林绿地为美化市容、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增添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②城市园林绿地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休息、游览、疗养的场所 建筑 模型设计 (3)安全防护  绿地具有防震防火、蓄水保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的作用  ①防震防火  一定数量的绿地面积,特别是分布在居住区内的绿地,地震时可供安全疏散用,火灾时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临时避难用  ②蓄水保土  园林绿地可以固定沙土石砾,防止水土流失,对水土保持有显著的功能 建筑 模型设计   ③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  园林绿化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波的杀伤力,对重要建筑或军事设施起隐蔽防护作用 建筑 模型设计 (1)公共绿地  包括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街道广场绿地等它是由城市建设部门投资修建,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设施,供居民休息、游览之用2.2.3.2 绿地的分类绿地的分类 建筑 模型设计 (2)专用绿地  一般指工业企业绿地、公用事业绿地以及行政机关、大专院校等公共建筑绿地,具有专门用途和使用功能。

      (3)街坊庭院绿地  包括居住区游园、居住小区游园、街坊级小游园、庭园、宅旁绿地等设施虽然简单,但是靠近居民生活区,为居民日常活动、户外活动、儿童游戏提供方便,创造良好条件这一类绿地分布广泛,是城市普遍绿化的基础 建筑 模型设计 (4)街道绿地  包括行道树、交通岛绿地及桥头绿地等各种道路绿化用地这一类绿地对遮阴防晒、减弱交通噪声、吸附尘埃、改善城市卫生、美化市容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5)生产防护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卫生防护林、风沙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这一类绿地对改善城市自然、卫生条件和提供树苗、花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 模型设计 (6)风景游览区绿地  距城市市区较近,具有较大面积的自然景色,经过人工修饰,供人们较长时间游览的大型绿地游览区内配置膳食住宿等设施 建筑 模型设计   绿化布置应考虑建筑群总体布局的要求,建筑群的功能特点、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既美观又经济的树种;绿化布置还应考虑季节变化、空间构图的因素,主次分明地选择适当的树种和布置方式此外,遮阳、隔离也应予以考虑,利用绿化来弥补建筑群布局或环境条件的不良缺陷。

      2.2.3.3 绿化布置绿化布置 建筑 模型设计 (1)小游园的绿化  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在建筑群外部空间组织中布置游园,作为人们的室外休息场所绿化是小游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游园中的绿化布置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一致,真正成为受人们欢迎的室外活动空间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图2.39):  ①规则式  小游园中的道路、绿地均以规整的几何图形布置,树木、花卉也呈图案或成行成排有规律地组合,这种形式为规则式布置 建筑 模型设计   ②自由式  小游园中的道路曲折迂回、绿地形状自如、树木花卉无规则组合的布置形式为自由式布置  ③混合式  在同一小游园中既采用规则式又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为混合式布置 建筑 模型设计 (2)庭园绿化  庭园的绿化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减少噪音、减弱视线干扰等作用,并给建筑群增添了大自然的美感,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场地庭园的绿化布置应综合考虑庭园的规模、性质和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手法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群体组合中所形成的天井或面积较小的院落,绿化布置要考虑对环境的美化,不能影响建筑内部的采光通风,而应构成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或形成吸引人们视线的“对景”。

      小园中的绿化布置应结合其他建筑小品(水池、假山、雕塑等),使小园布置小巧玲珑、简洁大方图2.40所示为杭州玉泉“山外山”小园框景  较大的庭园内也可以设置小园,形成园中园,但应有主次之分,主庭的绿化是全园组景的高潮,可由山石、院墙、绿化、水景等作为庭园的空间限定,组成开阔的景观如广州铁路客站庭园(图2.41)成组布置了灌木和花草 建筑 模型设计 (3)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的布置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整片式 在平屋顶上几乎种满绿化植物,主要起到生态功能与供观赏之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美化城市、保护环境、调节气候,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屋面隔热效果  ②周边式 沿平屋顶四周修筑绿化花坛,中间的大部分场地作室外活动与休息之用  ③自由式 在平屋顶上自由地点饰绿化盆栽或花坛,形式多种多样,可低可高,可成组布局也可点组相结合,形成既有绿化植被又有活动场地的灵活多变的屋顶花园 建筑 模型设计   屋顶绿化布置在高层建筑的屋顶,可以增加在高层建筑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与大自然接近的机会,并弥补室外活动场所的不足如广州东方宾馆屋顶花园(图2.42)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室外活动场所。

        建筑群内部的绿化布置应根据各建筑物的性质、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其布置形式,达到既丰富外部空间、美化环境,又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室外活动场所、满足环境调节的目的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39 小游园绿化布置形式小游园绿化布置形式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0 玉泉 玉泉“山外山山外山”小园框景小园框景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1 广州铁路客站庭园广州铁路客站庭园 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2 广州东方宾馆屋顶花园广州东方宾馆屋顶花园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  所谓建筑小品,是指建筑群中构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那些建筑要素,是一种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并带有意境、富有特色的建筑部件它们的艺术处理、形式美的加工,以及同建筑群体环境的巧妙配置,都可构成一幅幅具有一定鉴赏价值的画面,形成隽永意匠的建筑小品,起到丰富空间、美化环境,并具有相应功能的作用 2.2.4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 建筑 模型设计 (1)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①建筑小品的设置应满足公共使用的心理行为特点,便于管理、清洁和维护;  ②建筑小品的造型要考虑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及总体设计意图,切忌生搬硬套;  ③建筑小品的材料运用及构造处理应考虑室外气候的影响,防止腐蚀、变形、退色等现象的发生而影响整个环境的良好效果;2.2.4.1 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与种类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与种类 建筑 模型设计   ④对于批量采用的建筑小品,应考虑制作、安装的方便,并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

       建筑 模型设计 (2)建筑小品的种类①城市家具  建筑群外部空间中的城市家具主要是指公共桌、凳、坐椅,它不仅可以供人们在散步、游戏之余坐下小憩,同时又是外部环境中的一景,起到丰富环境的作用城市家具在外部空间中的布置受到场所环境的限定,同时又具有更大的随意性,但又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设置,而是要求与环境谐调,与其他类型的建筑小品及绿化的布置有机地结合,形成一定的景观气氛,增强环境的舒适感 建筑 模型设计 ②种植容器  种植容器是盛放各种观赏植物的箱体,在外部环境设计中被广泛采用种植容器的设置要讲究环境要求,活泼多样固然是它的特点,但绝不能杂乱无章、随心所欲,否则将会给景观造成低劣的效果在设置时要进行视线的分析和比较,以求景观中最佳效果如果运用得体,它不仅能给整个景观锦上添花,而且还能在空间分隔与限定方面取得特殊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  种植容器根据不同环境气氛的要求,在设置时是丰富多样的由于设置意义的差别,种植容器不论在选材还是在体量上均有不同在开放性的环境中,种植容器应采用抗损能力强的硬质材料,一般以砖砌或混凝土为主,有些较大的花池、树池底部可直接与自然松软地面相接触而不需加箱底,在封闭性的环境及室内花园或共享大厅内,种植容器则应采用小巧的陶瓷制品或防锈金属制品。

       建筑 模型设计 ③绿地灯具  绿地灯具也称庭园灯,它不同于街道广场的高照度路灯,一般用于庭院、绿地、花园、湖岸、宅门等位置,作为局部照明,并起到装饰作用,功能上要求舒适宜人,照度不宜过高,辐射面不宜过大,距离不宜过密,白昼看去是景观中的必要点缀,夜幕里又给人以柔和之光,使建筑群显得宁静、典雅 建筑 模型设计 ④污物贮筒  污物贮筒包括垃圾箱、果皮筒等,是外部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污物贮筒的设置,要同人的日常生活、娱乐、消费等因素相联系,要根据清除的次数和场所的规模以及人口密度而定;污物贮筒的造型应力求简洁,并考虑方便清扫 建筑 模型设计 ⑤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是建筑群外部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建筑群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志因功能不同而种类繁多,而常见的则以导向、告示及某种事物的简介居多在设计上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要求图案简洁概括抽象、色彩鲜明醒目、文字简明扼要清晰等 建筑 模型设计 ⑥围栏护柱  作为围栏,不论高矮,在功能上大多是防止和阻碍游人闯入某种特殊区域,一般用于花坛的围护或区域的划分。

      色彩的处理应以既不灰暗呆板又不艳丽俗气为宜,白色是较理想的颜色,不仅易与各种颜色取得和谐,而且在整个绿丛的衬托下,会使围栏显得洁净素雅和大方护柱是用来分隔区域、限定游人和车流的护柱的设置应考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若造型简洁、设置合理,同样会给建筑群外部环境带来特别的气氛见图2.43 建筑 模型设计 ⑦小桥汀步  小桥汀步是有水面的外部空间处理中常用的一类建筑小品桥可联系水面各风景点,并可点缀水上风光,增加空间的层次汀步同样具有联系水面各景点的功能,所不同的是汀步别具特色,犹如漂浮水面的“浮桥”,使水面更具趣味性见图2.44 建筑 模型设计 ⑧亭廊、花架  亭廊具有划分空间的功能,同时也具有空间联系的功能花架也具有亭廊的功能花架可供植物攀缘或悬挂,它的布置形式可以是线状而发挥廊的功能,也可以是点状起到亭的作用,见图2.45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小品除以上类型外,还有景门、景窗、铺地(图8.46)、喷泉、雕塑等类型在建筑群外部空间设计中,只要根据环境功能和空间组合的需求,合理选择和布置建筑小品,都能使建筑群体空间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3 围栏与护柱围栏与护柱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4 小桥和汀步小桥和汀步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5 花架花架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图图2.46 铺地铺地Back 建筑 模型设计 (1)利用建筑小品强调主体建筑物  建筑小品虽然体量小巧,但在建筑群的外部空间组合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建筑群体布局中,结合建筑物的性质、特点及外部空间的构思意图,常借助各种建筑小品来突出表现外部空间构图中的某些重点内容,起到强调主体建筑物的作用2.2.4.2 建筑小品在外部空间中的应用建筑小品在外部空间中的应用 建筑 模型设计 (2)利用建筑小品满足环境功能要求  建筑小品在建筑群外部空间组合中虽然不是主体,但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和装饰作用例如,庭院中的一组仿木坐凳不仅可供人们在散步、游戏之余坐下小憩,同时又是外部环境中的一景,丰富了环境空间 建筑 模型设计 (3)利用建筑小品分隔与联系空间  建筑群外部空间的组合中,常利用建筑小品来分隔与联系空间,从而增强空间层次感。

      在外部空间处理时用上一面墙或敞廊就可以将空间分成两个部分或是几个不同的空间,在这面墙或廊的一侧开出景窗或景门,不仅可以使各空间的景色互相渗透,同时还可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达到空间与空间之间既分隔又联系的效果 建筑 模型设计 (4)利用建筑小品作为观赏对象  建筑小品在建筑群外部空间组合中,除具有划分空间和强调主体建筑等功能外,有些建筑小品自身就是独立的观赏对象,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对它们的恰当运用,精心地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可大大提高建筑群外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建筑群外部空间的类型、性质及规模等不同,所采用的建筑小品在风格、形式上应有所区别,应符合总体设计的意图,取其特点,顺其自然,巧其点缀 建筑 模型设计   建筑群的整体造型与格局可统一中有变化,主从分明平面布局可规律严整,也可自由活泼,以表达建筑鲜明的性格建筑群体空间应富有节奏、韵律和变化,以使之效果清新、个性突出;设计中应掌握好比例和尺度、色彩和材质以及建筑风格的处理等问题2.3 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 建筑 模型设计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