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体运动规律微专题.ppt
30页水体运水体运动规律微律微专题【学习目标】1、理解水平衡原理,熟知水量收入支出项目2、能够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盐湖、湿地的形成、河流断流、洪涝的原因等•高考题分析考卷题号呈现形式考查内容分值2018 全国卷Ⅰ 综合题37.2,3区域图+文字以乌裕尔河和嫩江分离,乌裕尔河下游地区成为扎龙湿地区域图切入考查水平衡122017 全国卷Ⅰ 选择题6,7,8剖面图+文字以西北地区闭合流域蒸发与降水关系为背景考查实际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122016 全国卷Ⅲ 选择题7,8,9剖面图+文字以山地分水岭岩层剖面图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森林植被破坏和恢复情况对河流径流量影响121 1、水量平衡的含义、水量平衡的含义----指任意区域(或水体)指任意区域(或水体), ,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差额等于该区域(或水体)蓄水量的变化量差额等于该区域(或水体)蓄水量的变化量根据水平衡原理,根据水平衡原理,一条外流河某一时段水平衡方程为:一条外流河某一时段水平衡方程为:多年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蒸蒸发量量①外流区外流区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地下径流量一、水量平衡的含义流域流域降水量降水量=流域=流域径流量径流量+流域+流域蒸蒸发量量+流域流域储水水变量量2、水量平衡方程式(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式(多年平均)②内流区内流区多年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蒸蒸发量量③③海洋海洋多年平均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蒸蒸发量量—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径流量径流量水量收入项:降水量,地表径流汇入量,地下径流汇入量,地表水汽凝结量水量支出项:蒸发量、植物截留和蒸腾、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流出量,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 3、水量平衡中水量的收入和支出: ①由水量平衡方程可以看出,由水量平衡方程可以看出,水量平衡主要反映了降水、水量平衡主要反映了降水、径流、蒸发三者之间的关系径流、蒸发三者之间的关系。
就陆地系统来看,多年平均状态就陆地系统来看,多年平均状态下,地区储水量不变,意味着降水全部转化为径流、蒸发下,地区储水量不变,意味着降水全部转化为径流、蒸发 ②地表水下渗会形成地下储水,地下储水一部分地表水下渗会形成地下储水,地下储水一部分直接从土壤中蒸发转化为大气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变成生物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变成生物水,再通过植物蒸腾进入大气,转化为大气水,一部分形成地下再通过植物蒸腾进入大气,转化为大气水,一部分形成地下径流,故径流,故下渗量>地下径流量 ③ ③一次降水,除了下渗,还有植被截留一次降水,除了下渗,还有植被截留4、水量平衡理论需注意事项【【2018·2018·江苏江苏】】下下图为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据该山地海拔25002500~~3400m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460mm,水量,水量支出中蒸发占支出中蒸发占28%28%,下渗占,下渗占2%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 9~~1010题9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 A.地表蒸发.地表蒸发 B B.植物截留和蒸腾.植物截留和蒸腾C C.地下径流.地下径流 D D.转化为固态水.转化为固态水25002500 ~~3400m3400m区域区域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330-530mm330-530mm蒸发占蒸发占28%28%下渗占下渗占2%2%不产生地表径流不产生地表径流山地针叶林山地针叶林水量收支收入支出降水蒸发下渗地下径流植被截留蒸腾多年平均,储水变化为0水平衡方程构建多年平均降水量(100%)=多年平均蒸发量(28%)+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2%)+植物截留蒸腾量植物截留蒸腾量>70%正确答案B【【2017·2017·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年均降水量仅为210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 6~~8 8题6.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A.远大于远大于20002000毫米毫米B.B.约为约为20002000毫米毫米 C C. .约为约为210210毫米毫米D.D.远小于远小于210210毫米毫米7.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A. .坡面坡面B.B.洪积扇洪积扇C C. .河谷河谷D.D.湖盆湖盆8.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A.湖盆蒸发量增多湖盆蒸发量增多B.B.盐湖面积缩小盐湖面积缩小 C. C.湖水富养化加重湖水富养化加重D.D.湖水盐度增大湖水盐度增大【【2017·2017·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 6~~8 8题6.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A.远大于远大于20002000毫米毫米 B.B.约为约为20002000毫米毫米 C C. .约为约为210210毫米毫米 D.D.远小于远小于210210毫米毫米西北闭合流域西北闭合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210mm210mm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mm2000mm盐湖盐湖面积多年稳定面积多年稳定水量支出收入支出降水蒸发多年平均,储水变化为0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P-E=△W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水面宽广水面宽广··水量稳定水量稳定··地形坡度较小地形坡度较小··地下为不同粒径的沉积土层地下为不同粒径的沉积土层··坡坡度大度大··多为不透水的基岩多为不透水的基岩湖盆蒸发湖盆蒸发最大最大··排水较慢排水较慢··土壤较湿土壤较湿河谷、洪积河谷、洪积扇蒸发较大扇蒸发较大··坡坡排水快排水快··地表存水少地表存水少地表地表干燥干燥坡面蒸坡面蒸发最小发最小【【2017·2017·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 6~~8 8题7.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A. .坡面坡面B.B.洪积扇洪积扇C C. .河谷河谷D.D.湖盆湖盆【【2017·2017·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2000毫米,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 6~~8 8题8.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A.湖盆蒸发量增多湖盆蒸发量增多 B.B.盐湖面积缩小盐湖面积缩小 C. C.湖水富养化加重湖水富养化加重 D.D.湖水盐度增大湖水盐度增大 大量种大量种植耐旱植耐旱植物植物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减少减少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减少减少湖水减少湖水减少盐度不变盐度不变面积缩小面积缩小蒸发减少蒸发减少不利生物生长不利生物生长湖水富养化较弱湖水富养化较弱截蓄截蓄水分水分吸收吸收水分水分A.A.湖盆蒸湖盆蒸发量增多发量增多B.B.盐湖面盐湖面积缩小积缩小C.C.湖水富湖水富养化加重养化加重D.D.湖水盐湖水盐度增大度增大√√×××盐度饱合盐度饱合材料信息提取材料信息提取√√ 水体演变往往伴随着水域面积、蒸发量、下渗量、径水体演变往往伴随着水域面积、蒸发量、下渗量、径流量的变化,进而改变区域的水量平衡过程。
流量的变化,进而改变区域的水量平衡过程研究水体研究水体演变对水文过程和水循环环节影响时,可利用水量平衡演变对水文过程和水循环环节影响时,可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着重从水体演变过程中区域水原理,着重从水体演变过程中区域水量收支构成以及储量收支构成以及储水量的变化入手水量的变化入手,构建出变化前后的水量平衡方程,并,构建出变化前后的水量平衡方程,并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二、水量的动态平衡【【2018·2018·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37·37】】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量数量关系的变化阶段Ⅰ乌裕尔乌裕尔河为嫩河为嫩江支流江支流外流河外流河阶段Ⅱ乌裕尔乌裕尔河成为河成为内流河内流河经常经常泛滥泛滥阶段Ⅲ扎龙扎龙湿地湿地面积面积稳定稳定演变过程水平衡环节分析收入:降水支出:径流、蒸发水域面积:小储水量:稳定收入:降水支出:蒸发水域面积:大储水量:不稳定收入:降水支出:蒸发水域面积:大储水量:稳定水平衡方程构建P=R+EP=E+△WP=E乌裕尔河演变乌裕尔河演变为内流河的主为内流河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要原因是排水受阻,因此,受阻,因此,降水量基本不降水量基本不变。
变乌裕尔河由内乌裕尔河由内流河演变为沼流河演变为沼泽的过程,面泽的过程,面积不断扩大,积不断扩大,蒸发量不断增蒸发量不断增加形成扎龙湿地形成扎龙湿地后,面积稳定,后,面积稳定,蒸发量趋于稳蒸发量趋于稳定演变过程中,降水稳定,蒸发量不断增加;外流河时期,降水量>蒸发量,蒸发稳定内流河时期,降水量>蒸发量,蒸发量不断增加扎龙湿地时期,降水量=蒸发量P为降水量,R为径流量,E为蒸发量,△W为出水量【【2018·2018·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ⅠⅠ卷卷·37·37】】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蒸 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3分)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终转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分)植被破坏与植被恢复对水量平衡的影响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雨季雨季减缓坡面径流的减缓坡面径流的能力减弱,导致能力减弱,导致下渗量减少下渗量减少,,地下径地下径流减少流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增加,,植被截留水植被截留水量和地下蓄水量减少量和地下蓄水量减少;;植被蒸腾作用植被蒸腾作用减弱减弱,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得干旱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得干旱旱季旱季,河流水缺乏地下水的补给,,河流水缺乏地下水的补给,地地表径流量偏小表径流量偏小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雨季雨季减缓坡面径流的减缓坡面径流的能力增强,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地下径流增加加,,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植被截留水量和植被截留水量和地下蓄水量增多地下蓄水量增多;;植被蒸腾作用加强植被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增加旱季,地下水补给河空气湿度增加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增多,流水增多,地表径流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增加(2016•新课标Ⅲ卷)如图所示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BCD(一)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三、水量平衡的应用:((2018全国全国Ⅲ文综,文综,4分)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分)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km据此完成据此完成下题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湖面蒸发弱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湖水盐度低低D.湖水深度大湖水深度大D(二)城市内涝成因: 来水量大:强降水导致城市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雨水排水不畅:地表水下渗弱;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不健全缓解措施: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大透水性地面面积1.传统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2.新型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三)湿地的形成及其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三)湿地的形成及其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湿地的形成及其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四)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划分(四)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划分(五)河流断流 从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
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年代评价断流河段价断流河段的的长度是度是242千米,千米,80年代延年代延长到到256千米,千米,90年代增加到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断年代以前,断流最早流最早发生在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中断流月份不超月中旬,一年之中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入90年代,断流最早年代,断流最早发生生时间提前到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天,将近11个月,断流的河段最个月,断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延伸到了开封附近1998年底,国家开始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黄河水实施水量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合理调度,黄河再也没有断流度,黄河再也没有断流自然原因:气候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暖,蒸发加加剧等等人人为原因:上中游地区原因: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下游用水量增加;植被度引用黄河水;下游用水量增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