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优秀课件.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1138634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1.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操作性条件反射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 组员分工:搜资料:马晓风 顾蕊做ppt:黎晓会 兰小霞主讲人:兰小霞2 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ü1.关于行为的分类:关于行为的分类:üa.应答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S-R)üb.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R-S)ü 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操作(R)-强化(S)ü 的过程,即个体先自主地做出某种行为 ,之后给予强化,此行为便可以在以后同样的情景中得到维持和加强3 ü2.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ü 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自发 作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4 3. 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1)、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2)、强化原理与技术)、强化原理与技术强化类型强化程式: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5 二.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课堂中的应用广 泛,有两个经典的方法:6 ü1.代币法:ü用真正奖励物的暂时替代物来强化行为的一种方式,在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塑造中效果显著。

      ü注:实施时要减少干扰性的盲目奖励,保证日常监督,阶段性的调整代币系统7 2.行为契约法 是由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约定,内容包括学生应该做到哪些具体行为以及做到之后学生可以获得的奖励8 (二)程序教学(二)程序教学1、原理、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 式, 该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9 2、基本做法:、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10 3、特点:、特点: 1) 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都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以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大,要方便学生顺利的学习 2) 积极反应: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 3)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 11 4) 自定步调: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不必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

      5) 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12 1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