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默写题.doc
14页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教学中的学与教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及其成就初创时期:瑞士 裴斯泰洛齐 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首次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上俄 乌申斯基 俄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桑代克 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廖世成成熟时期: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条件 加涅学习系统分类5、完善时期的四项研究主动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6、心理发展的定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心里变化7、心理发展的特征规律连续性:心理量变过程阶段性:质变 例:一刀切,年龄+特征定向性:不可逆顺序性:例:拔苗助长、凌节而施不平衡:个体之内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同一系统不同时期发展速度 例:狼孩差异性:个体之间的发展不同 例:优势领域,因材施教8、幼儿期到青年期时间轴幼儿期:3----6.7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少年期(心理断乳期):11.12----14.15青年早期(学龄晚期):14.15----18青年晚期:18-----259、思维发展时间轴直观动作思维:0-----3具体形象思维:3-----四年级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四年级------初二经验型向理论转化:初二------高二理论占主导出现辩证思维:高二以后11、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幼儿园) 泛灵论 自我中心(绝对思维)思维不可逆 例:自己和自己玩具体运算阶段:7~11(一至四年级)去自我中心(相对思维)思维可逆 例:画地图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独立完成控制变量实验12、维果斯基的理论和地位“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内化论”核心思想最近发展区(一个值)教学走在发展前(教学在发展中气主导作用,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两种工具观:物质+精神13、最近发展区定义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1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婴儿期 0~1.5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培养信任感童年早期(关键)1.5~3 自主对羞怯、怀疑 培养自主性学龄初期 4~5 主动感对内疚感 培养主动性学龄期 6~11 勤奋感对自卑感 培养主动性青春期 12~18 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15、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16、自我意识的发展顺序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里自我17、智力的结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18、认知方式的划分和特征场独立型:不容易受他人影响,适合自由度高的任务 例:上自习,自然科学类场依存型:容易受他人影响 例:人文社科类 沉思型:倾向于细节加工,反应慢,错误少冲动型:整体加工,反应慢,容易发生错误19、性格的差异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20、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地位是什么?遗传: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巨大影响(保障)教育:制约心理发展(主导)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决定)21、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学习水平(层次):1、信号(经典条件反射)2、刺激—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3、连锁(动作)4、言语联结(连词成句)5、辨别(区分)6、概念(本质特征)7、规则(概念间的关系)8、解决问题(应用、高级规则学习)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2、言语信息3、认知策略)----认知领域 4、态度----情感领域 5、动作技能----动作技能领域22、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性质:1.机械学习 2.有意义学习形式:1.发现学习 2.接受学习机械接受:背乘法口诀机械发现:尝试错误走迷宫有意义接受:掌握概念有意义发现:科学探索23、冯忠良的学习分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24、桑代克的理论名称:三大规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 例:突击考试违反准备率25、巴布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消退、泛化和分化、恢复26、斯金纳将行为分为哪两类,提出了哪些规律,提出什么教学有哪些原则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正强化 例: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负强化 例:戴罪立功的犯人从轻发落消退惩罚 例:写不完作业不可以看电视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27、班杜拉的理论名称,理论分为那几个过程,强化分为哪几种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模仿动机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8、苛勒学习理论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9、托尔曼的核心理论期望获得(潜伏学习)S-O-R认知地图30、布鲁纳的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教育目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31、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一个策略定义。
有意义学习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的架桥32、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哪三个方面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3、人本主义罗杰斯的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34、奥苏贝尔与罗杰斯有意义学习观的区别35、两种种主义对教师的定义人本主义:助产士、催化剂建构主义:帮助者、合作者36、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安德森)陈述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程序性:怎么用3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38、知识获得的直观方式实物直观 例:标本、实验、参观模像直观 例:图像、电影言语直观39、变式定义突出本质属性,正例在无关方面的变化40、知识的保持促进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41、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4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开端操作整合操作熟练43、练习曲线开始进步快,中间进入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总体趋势进步有时出现短暂退步。
44、高原期学习成绩与效率停滞不前,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45、加里培林和冯忠良心智技能的划分定向:活动定向阶段内化: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原型内化: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46、学习动机的结构学习需要与内驱力(核心)、学习期待与诱因47、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指向、维持、调节48、耶克斯德森定律动作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容易任务:行为效果随动机提高上升任务难度增加,动机最佳水平下降)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现倒U型曲线49、动机分类动机的内容和社会意义:高级和低级动机作用于学习活动关系:近景直接性和远景间接性动机来源:内部和外部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和具体动机学校情景中的学业成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5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见心理学)51、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强化论学习动机人本论学习动机认知论: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归因 自我效能感52、自我效能感定义(班杜拉)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53、教学效能感的定义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5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竟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55、学习策略为了有效的学习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调控的总和56、精加工策略定义新兴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理解记忆)记忆术:位置记忆、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57、元认知策略定义对认知的认知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指向学习的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58、学习策略的原则(训练)主动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有效监控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59、学习迁移的类型性质:正迁移,负迁移时间:顺向前移(前面学习影响后面) 例:温故知新,顺向正迁移。
英语字母读成拼音,顺向负迁移 逆向迁移抽象概括水平:水平迁移 例:同一概括级别 垂直迁移 例:先学上位,再学下位内容:一般(普遍)迁移 例:可推广的 具体(特殊)迁移 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60、学习迁移理论(1)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最早,自发无条件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两个机能因素有相同要素(且是必要条件)经验类化理论(概括化理论):贾德 水下打靶实验 掌握一般原理更容易产生迁移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 苛勒 小鸡觅食实验 掌握关系化原理更重要(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61、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的定式和态度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策略的水平62、促进迁移的教学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先锋改进对学生的评价63、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态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