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方法及例题.docx
5页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一、伏安法〔 U- I 法〕这是课本上供应的常规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即 U =E- Ir ,测出路端电压及电路中的总电流,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图如图 1 所示,试验基本器材为电压表和电流表.转变不同的 R值,即可测出两组不同的 U和 I 的数据,有E =U1+I 1r ①, E =U2+I 2r ②由①②式得:I 1U 2E = I 1I 2U 1I 2U 2, r = I 1U 1I 2 . 图 1多测几组 U、I 数据,分别求出每组测量数据对应的 E,r 值,最终求出平均值.仍可以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由 U=E- Ir 知,对于确定的电池, E, r 为定值, U是 I 的一次函数, U与 I 的对应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其图象持点有:①当 I =0 时, U=E,这就是说,当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反映在 U- I 图线上是图线在纵轴 U上的截距 〔 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E〕 .如图 2.图 2E②当 R=0 时, U=0,这时 I =I 短= r.即是,当电源短路时,路端电压为零.这时电路中的电流并不是无穷大,E而是等于短路电路 I 短.反映在 U- I 图线上是图线在横轴 I 上的截距 〔 等于 I 短〕 ,如图 2 所示. 依据 I 短= r ,E可知 r = I 短E.这样,从图中求出 E 和 I 短 ,就能运算出 r .E 图 3对于 r = I 短,比照图线可以看出, I 短 实际上就是 U- I 图线斜率的大小 〔 斜率取肯定值 〕 .所以求电源内阻 r变成了求图线斜率的大小.由于实际试验中数据采集范畴的限制以及作图的标准, 使得这个试验的 U- I 图线的纵轴起点一般并不是零, 由于假设不这样取1法将会使全图的下半部变为空白,图线只集中在图的上面的 3 部分,它既不符合作图要求,又难找出图线与横轴的关系.一般说来纵轴的起点要视电压的试验值 〔 最小值 〕 而定,但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了.常在这里设考点,值得引起留意.这样一来就不能从图线上得到短路电流 I 短.在这种情形下一般是从图线上任取两点 A、B,利用 A、B 两点的数值求得图线的斜率以获得电源电阻 r 的值.如图 3 所示. r 的数值应是E U 0当然,也可以是 r = I 0U A U Br = I B I A其中 U0 是纵轴的起点值, I 0 是此时横轴的截距.留意,这里的 I 0 并不是短路电流 I 短.U如图 8 所示,这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 I V,使电流表示值 I 小于电池的输出电流 I 真,I 真=I +I V,而 I V = RV,显见 U越大 I V越大,只有短路时 U =0 才有 I 真=I =I 短,即 B 点,它们的关系可用图 9 表示,实测的图线为 AB,经过 I V修正后的图线为 A′B,即实测的 r 和 E 都小于真实值.试验室中 J0408 型电压表 0~3V 挡内阻为 3k ,试验中变阻器 R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30 ,所以电r真r 真1压表的分流影响不大,利用欧姆定律可导出 r = RVE真1 r真, = RV,可知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