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学研究方法.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75144018
  • 上传时间:2023-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7.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了可爱小帅 快乐无处不在第一章 导论知识要点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二、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五、社会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 :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点 :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studies) :探索个人、群体、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4.社会学研究的特点:社会学研究注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特别注重对影响社会现象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社会学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实证研究 二、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方法1.方法(method):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现指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办法等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

      陈向明)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1.方法论( methodology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①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②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③具体方法与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2.方法论: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①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本体论:朴素的现实主义,即认为现实是“真实的”,而且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的 认识论:二元论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强调研究结果是真实可信的方法论:实验的、操作性的方法论,强调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主要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②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狄尔泰、韦伯等本体论:相对主义,即认为现实具有地方性、情景性的特点,是具体地被建构、阐释出来的 认识论:交往的、主观主义认识论,认为其研究结果是被建构出来的方法论:理解的、人文的、阐释的、辩证的方法论③批判主义:代表人物:马克思、哈贝马斯等本体论:历史现实主义,即认为真实的现实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塑造而成的,是在时间中结晶而成的 认识论:交往的、主观主义认识论,认为其研究结果是经过价值过滤的 。

      方法论:对话的、辩证的、批判的方法论3.方法论基本问题:a.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b.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c.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d.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4.方法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不仅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更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而研究方式则直接影响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是一种对事物可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特点比较: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模式主要目标收集资料方法分析方法研究特征实证主义科学范式演绎推理理论检验确定相关或因果关系量表、问卷等统计分析客观人文主义自然范式归纳推理理论建构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参与观察、访谈等文字描述主观3.评价定量与定性研究 ①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研究,二者并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

      ②定量研究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研究;适合揭示某一时点上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适合对理论进行检验;研究过程较为规范,方便学习和掌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便于不同的研究者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但难于对特殊现象进行阐释,难于揭示事物微观、动态、主观层面的变化③定性研究适合微观层面的研究;适合于对特殊现象进行细致、动态的分析;适合在不同时点上追踪事物的变化过程;适合理论建构;但研究过程中强调对研究对象主观意义的理解,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缺乏规范性,初学者难于把握;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差,更多的研究者对定性研究结果的代表性表示质疑,研究结果难于推论到更大范围的群体④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分并不时绝对的,要跟据自身的研究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路径,可以是定量的、定性的还可以是混合的路径五、社会研究的具体过程理论研究包括:选择主题;聚焦研究;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知识要点 一、理论及其层次 二、理论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研究的逻辑过程 四、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关系一、理论及其层次1.理论: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2.理论的特征: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3.理论的层次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二、理论的构成要素1.概念①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②概念的构成:概念由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内涵组成 2.变量①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②常量:只有一个固定取值的概念 ③变量的类别: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3.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顺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出现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4.命题与假设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如同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样,假设也是命题的特殊形式三、社会研究的逻辑过程华莱士“科学环”小结理论检验的过程理论检验的具体步骤: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分析资料评价理论 四、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关系1.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2.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知识要点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二、选题的标准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四、文献回顾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研究问题: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2.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领域3.问题来源:社会现实生活;个人经历;文献资料二、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重要性即是指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作出的贡献上;而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则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

      2.创造性:创造性也可以称作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3.可行性: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4.合适性:适合性则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人特点5.小结: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而适合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1.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2.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四、文献回顾 1.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2.意义: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3.文献回顾与选题的关系 拟研究的问题域;较宽泛的查阅文献;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4.文献回顾的方法①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主要来源:著作;论文;统计和档案资料 区别学术文献与普通文献可利用载体:图书馆②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文件的相似性;文献发表的时间;文献的学术影响 ③如何进行文献阅读:带着明确的目的阅读期刊上的论文详细阅读之前先大概浏览全文 关注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标题、结论——获得你想要的信息——选择性精读:他者研究的是什么;选择了怎样的研究视角;如何开展研究的;得到怎样的研究结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④检讨自己的研究取向,调整研究取向撰写文献综述第四章 研究设计知识要点一、研究的目的二、研究的性质三、研究的取向四、研究的对象——分析单位五、研究的时间维度六、研究的具体方案一、研究的目的1.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2.描述性研究: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揭示社会现象“是什么”的一种研究类型3.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二、研究的性质1.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2.应用性研究:则是指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三、研究的取向:定量和定性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的逻辑线性和非线性的路径客观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时2教参课件.pptx 人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1 宣纸的故事》精品课件1.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素养课件(第二课时).ppt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歌唱家 小放牛》精品课件.pptx 鲁教湘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 Unit 1 课时1 教学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素养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复习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新课标课件(第三课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课件(第一课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 大自然里的风》精品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3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4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