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期初联合考试化学(解析版).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98775257
  • 上传时间:2025-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开学阶段测试化学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烯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B. 橡胶硫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 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机物分子均呈链状结构D.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乙烯能促进植物生长,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B.橡胶硫化过程就是橡胶分子互相交联成为网状结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B正确;C.高分子材料中的有机物分子也可形成网状结构,C错误;D.聚异戊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 乙烯的结构式为B. 的电子式为C. 丙烷的球棍模型为D. 油脂的结构通式为(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答案】A【解析】【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结构式为,故A错误;B.的名称为羟基,电子式为,故B正确;C.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油和脂肪的统称,结构通式为(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故D正确;故选A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 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和D. 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详解】A.油脂和蛋白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但是糖类中的单糖结构简单,不能够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味精是生活中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B正确;C.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由于化学式中的n不是定值,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混合物,不满足同分异构体的条件,D错误;故选B。

      4.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8g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B. 90g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C.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键的数目为D. 一定量与足量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为【答案】D【解析】【详解】A.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A错误;B.葡萄糖和醋酸的最简式均为,则90g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即,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C−Cl键的数目,C错误;D.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转移2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数为,D正确; 故选D5. 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已知 ,则氢气的燃烧热B.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 已知的燃烧热为,由组成的混合物2mol,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常温时放出的热量为,则的燃烧热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燃烧热要求生成的水为液态,由 不能确定氢气的燃烧热,故A错误;B.,可知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而醋酸电离吸热,则 ,故B错误;C.已知的燃烧热为,由组成的混合物2mol,则,,假设的燃烧热为,则,,则的燃烧热,故C正确;D.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变化过程无关,所以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C。

      6.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煅烧硫铁矿时先将矿石粉碎B. 实验室中用饱和的溶液除掉气体中少量氯化氢C. 室温下,将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后颜色加深D. 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答案】B【解析】【详解】A.煅烧硫铁矿时先将矿石粉碎,目的是增大固体物质的表面积,使铁矿石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关,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中用饱和的溶液除掉气体中少量氯化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氯化氢与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是饱和的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较大,抑制了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减少损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体系压缩体积后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D.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选B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乙醇可以与钠反应将金属钠加入医用酒精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B证明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乙酸、浓硫酸和过量乙醇充分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证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将足量乙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溶液,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加热,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含有较多水,水能与Na反应,A错误;B.应中要加浓硫酸,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硫酸也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泡,不能确认乙酸是否有剩余,B错误;C.将足量乙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说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C正确;D.淀粉水解后,没有加NaOH中和硫酸,不能检验葡萄糖,则不能检验淀粉是否水解,D错误; 故选C。

      8. 一定条件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B. 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1C. 增大B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D. 若平衡后移走C,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列三段式:从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错误;B.D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1,B正确;C.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D.若平衡后移走C,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故选B9. 已知: 部分键能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键键能/()808436464A. CO中的键能为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进行C. 当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D. 和充分度应生成和吸收41.2kJ的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设CO中的键能为,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解得,即CO中的键能为,A正确;B.焓变和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才能进行,B错误;C.由于未告知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C错误;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物质的转化率不能达到,所以和充分反应生成和吸收的热量小于,D错误。

      故选A1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可表示反应:B. 图乙可表示镁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C. 图丙可表示反应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D. 若图丁可表示化学反应反应时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A分解生成B和C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故A错误;B.由图可知,符合图示的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吸热反应,而镁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与图示不符,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以相同倍数增大,但是平衡不移动,则图示可表示反应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故C正确;D.由图可知,M点A的百分含量最低,说明M点前为平衡的形成过程,M点后为平衡的移动过程,M点后升高温度,A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是焓变小于0的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11. 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甲:锌铜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铜电极经电流计流向锌电极,再由锌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B. 图乙:纽扣式银锌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图丙: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且外电路中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65g锌D. 图丁: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B【解析】【详解】A.甲为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流由铜电极经电流计流向锌电极,再由锌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A正确;B.图乙为纽扣式银锌电池,正极为氧化银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错误;C.图丙为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所以外电路中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1mol锌,质量为,C正确;D.图丁所示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总反应为,放电时,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故选B。

      12. 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CO均为大气污染物有一种催化转化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图示涉及的物质均是气体),整个过程发生三个基元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化学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②B. 的稳定性低于(g)C. 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焓变D.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解析】【详解】A.活化能最大的是反应①,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整个反应由最慢的一步决定,则该化学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①,A错误;B.能量越低越稳定,的相对能量低于(g),则更稳定,B错误;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焓变,C错误;D.从图中可得出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得 ,D正确; 故选D13.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浓度为的盐酸和的NaOH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仪器a是玻璃搅拌器,用金属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会使偏大B. 测量反应前体系的温度时,用温度计测定盐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C. 溶液混合后,直至温度长时间不再改变时,测量并记录反应后体系的温度D. 若进行三次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为3.3℃,则通过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A【解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