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电作业规程.ppt
105页带电作业规程第一章 一般规定n1、本章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 流10~500kV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 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 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 业两线一地的线路及电气设备上不宜进 行带电作业n本条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n1、1 适用电压等级n目前,我国电压等级尽管逐步向标准化发展,但 由于历史原因,非标准电压等级还在某些地区存 在,因此,本章除适用10、35、110、220、330、 500kV的标准电压等级外,还适用于东北地区尚存 的66kV的非标准电压等级n至于低压带电作业,尽管不属于高压带电作业范 围,且作业人员素质、绝缘工具的绝缘水平要求 较低,但不慎触电,同样是危险的加上原“规程 ”第七章已有此项内容,故在本条中仍将低压带电 作业列为带电作业范畴n1、2适用海拔高度n本条明确规定只适用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 的带电作业,如海拔超过1000m,但不超过 4000m地区带电作业,绝缘工具的试验电压 、试验长度及安全距离等均应进行校正, 并以带电作业现场安全规程形式补发颁发 n1、3带电作业方式n在10~500kV电气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方 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分类方法一行般有 以下两种:na、按作业人员作业时是否直接接触带电设 备,可划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nb、接作业时作业人员所处电位高低,可划 分为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作业三种 。
n后一种分类方法更能表达带电作业的含义 ,故本条将过去常称的直接作业和间接作 业改称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作业n等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通过绝缘物( 包括绝缘子和绝缘工具)对大地绝缘而与 带电体电位相等的作业n表达方式为:接地体→绝缘体→人体和带 电体n中间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通过绝缘工 具与大地绝缘而又与带电体保持一定距离 的情况下,用绝缘工具对带电体进行的作 业,作业人员所处的电位低于带电体而高 于地电位n表达方式为:接地体→绝缘体→人体→绝 缘体→带电体n地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站在大地或杆塔 上用绝缘工具对带电体进行的作业n表达方式为:接地体→人体→绝缘体→带 电体n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 场作业,在与导线接触前,作业人员所处 电位不管所在某些方面位置如何,均低于 带电体而于地电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要 可将其划分为中间电位作业,但其作业方 法不是通过绝缘工具,而是用手直接进行 的,且作业者始终保持与绝缘子上的电位 相等, 一旦进入导线,其所处电位则完全 与带电体相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 等电位作业的一种特殊方式,属于等电位 作业范畴因此,将其划为等电位作业更 合适。
n以往尽管将分相检修作为一种方法,但真 正用于生产的不多,故本条中未列入n1、4两相一地制线路n两相一地制线路,大多为农电线路由于 其对地和线间距离较小,发生接地的可能 性是很大的一旦接地,就会形成两相短 路尽管可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但从其所处的重要性和作业时安全考虑, 故本条提出不宜进行带电作业n2、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 、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 于10.7m/s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n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 抢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并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经厂(局)主管生产领 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本条规定了带电作业的气象和工作条件n雨、雪、雾对绝缘工具的绝缘性能是有影 响的,严重者将引起闪络,故不许进行带 电作业n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会给带电作业带来极 大的影响,故在可闻雷声和可见闪电的情 况下,均不许进行带电作业n风力大于5级(风速大于10.7m/s),会给杆 (塔)上作业人员带来一定困难,故本条 规定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n至于温度,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温差太 大,不可能用一个温度满足全国不同地区 ,故未作统一规定,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确定进行带电作业的具体温度范围。
n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由于设备需带电抢修 或需临时处理某些重大缺陷,则必须使用 试验合格的专用工具(如雨天工具),并 采取有效措施,在确保作业安全的前提下 ,由厂(局)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带电 作业n3、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 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必须进行科学试验 ,确认安全可靠,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 全措施,并经厂(局)主管生产领导(总 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行和使用n本条规定的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带电作 业新项目和研制的新工具,包括以下几方 面内容:n工序复杂的项目;n作业量大的项目,如杆塔移位、更换杆塔 和导、地线等;n未开展过的新项目;自行研制的新工具n属于上述内容的项目和工具必须经过机械 和电气性能试验确认安全,并经厂局总工 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n4、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 具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工作票签发人必 须经厂局领导批准,工作业负责人可经工 区领导批准n带电作业工作票签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具有 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含义是:n1、工作票签人必须:n熟悉设备、熟悉人员、熟悉带电作业安 全规程;n了解带电作业项目的操作步骤、安全关 键及预防措施n2、工作负责人必须:n熟悉带电作业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熟 悉作业设备情况,熟悉本班组人员情况 ;n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 ;n有一定的组织能力;n有相当的预常情况处理能力。
n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均由厂(局) 领导批准公布才能担任,考虑到工区(所 )领导对本工区(所)的人员素质、思想 状况和责任心非常熟悉,故工作负责人可 由工区(所)领导批准n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具有 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不 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 业点复杂的或高杆塔上的作业应增设( 塔上)监护人 n带电作业时,操作人员的前后、左右、上 下都可能有带电设备,操作者本人由于思 想集中去完成某一项任务,很难全面照顾 到这就需要有专人(工作负责人或监护 人)进行全面、周密和连续的监护工作n由于带电作业监护的和重要性,因此,监 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并规定其不得直接参加工作,以免分散其 注意力;同时还规定一个监护人的监护范 围不许超过一个作业点,比较复杂的工作 还要求增加监护人,这种临时委派的监护 人,必须符合条件,才能协助工作负责人 安全地完成监护任务n6、带电作业工作票签人和工作负责人对带 电作业现场情况不熟悉时,应组织有经验的 人员到现场查勘根据查勘结果作出能否 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 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n以往不少带电作业人员特别是新人员对作 业设备不熟悉,又未现场查勘,凭主观想 象决定作业方法和措施,对难免脱离实际 ,以致带到现场的工具往往不适用。
因此 ,根据多年的教训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 对带电作业安全从技术上把好第一关n处理紧急缺陷虽可免去现场查勘一环,但 工作负责人应考虑几套施工方案,携带多 种工具,以保证抢修作业安全如所带工 具不适应设备需要时,亦不得蛮干n7、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 始前,应与调度联系,工作结束后应向调 度汇报 n本条规定作业前向调度联系,完工后向调 度汇报是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必须履行的 联系制度n这样规定的理由有二即:n向调度申请停用重合闸;n即使不退出重合闸的作业项目,也应让 调度了解带电设备上有人工作,以便调 度在处理异常情况时,从有利于作业人 员安全出发制订更为有效的处理方案n8、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 闸,并不得强送电n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 单相接地的作业;n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 起相间短路的作业;n工作业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 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n严禁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n带电作业停用重合闸是为了避免万一发生 事故时不致扩大,因此,它是一项后备保 护措施但大量事故和长期实践证明,停 用重合闸并不是防止带电作业事故扩大的 万全措施如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 中造成单项接地故障时不会造成z线路跳闸 ,停用重合闸就失去了意义,且过多的停 用又将会降低系统安全运行水平(如瞬时 故障的跳闸率会相对提高),这对系统安 全运行是不利的,特别是输送容量较大、 供电范围广的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更显 突出。
因此,对待停用重合闸这一措施必 须慎之又慎,做到有可能发生事故而危及 人身安全的作业必须停用,反之,则不停 用n基于上述原则,故本条对停用重合闸作出 了明确规定即: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 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中性点非 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 作业,此外,有些复杂的带电作业,由于 作业地段过长,人数多,工序也多,很难 预料作业有哪些危险性存在,只要工作票 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停用重合 闸,都应当允许采用此项措施从这一规 定中,更说明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 素质的重要性n这里还须说明的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关 键在于人员素质、作业方法和工具性能 因此,我们应从上述三个方面千方百计去 防止意外,绝不应把安全希望寄托在停用 重合闸的后备保护上n9、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遇设备突然停电, 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 应尽快与调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 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 n在带电作业的设备上突然停电的可能性有 以下两种:n带电作业引起的;n非带电作业引起的n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调度强送电有可能扩 大事故;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带电作业人 员应认为设备有可能突然来电,以免造成 不幸。
因此,不论是哪种情况,工作负责 人都应千方百计尽快与调度联系,以便调 度得知带电作业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送 电第二章 一般技术措施n2.1进行地电位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 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以下规定:电压电压 等级级( kV) 35110220500距离(m) 0.61.01.83.435kV及以下的带电设备,不能满足上表规 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 缘隔离措施n人身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是根据系统 最大操作过电压和远方(五公里处)落雷可能 传到作业点最高大气过电压按绝缘配合惯 用法计算和推荐的以220kV为例计算如下 :n首先计算出操作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幅值 n1、操作过电压幅值na、计算公式b、计算结果620kV2、大气过电压幅值n远方落雷传到带电作业点的大气过电压 幅值计算公式和结果为: a 、计算公式n式中 U—距雷击点L(km)外的雷电压, kV;nU0—起始雷电波幅值,按《架空送电线路 设计技术规程》规定,220kV直线串绝缘子 为13片X—4.5,取1120kV;nL—传播距离,取5km;nK—衰减系数(测得值),一般取( 0.16~1.2)×10-3n计算结果:nU=591kVn按计算的操作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幅值,查曲线 :n从《电机工程手册》发表的操作波( 500/5000us)和雷电冲击波(1.5/40 us)正极 性棒板间隙放电曲线查出其危险距离分别为 1.4m和0.99m。
这说明起控制作用的是操作过 电压n3、按起控制作用的危险距离增加20%,为 1.68mn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本条规定220kV最小安全 距离为1.8m,这个距离有足够的安全裕度n本条提出对35kV及以下设备在满足不了安全距离 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其含义 具有以下两个内容:一是限制人体活动范围;二 是用隔离物的层间绝缘弥补空气绝缘的不足前 者系隔离措施,如使用绝缘板进行隔离时,绝缘 板与带电体的距离已满足要求,作业人员在板的 一侧通过或进行操作,因此,隔离措施起到了防 止人身侵入安全距离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隔离 板朝向人体的一面是可以触及的后者,系指隔 离板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规定的数值,不足的部 分靠绝缘板的层间绝缘或边缘部分来弥补,因此 朝向人体一面的隔离板是不能触及的用绝缘配合惯用法确定的安全距离(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