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电试题-选择、判断题(共5页).doc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判断题 (1)√ (2)× (3)√ (4)× (5)√ (6)×(7)× (8)√ (9)× (10)× (11)√(12)× (13)×(14)×(15)√ (16)× (17)× (18)√(19)×(20)√(21)×(22)√(23)√ (24)× (25)√(26)×(27)√(28)×(29)×(30)×(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源电压应使栅-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GS大的特点 )(6)若耗尽型N沟道MOS管的UGS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7)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8)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9)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10)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11)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12)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13)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解: (14)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15)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16)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17)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18)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19)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0)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21)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2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23)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24)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25)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 )(26)各种滤波电路的通带放大倍数的数值均大于1。
) (27)在图1所示方框图中,若φF=180°,则只有当φA=±180°时,电路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图1(28)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29)凡是振荡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工作性区 )(30)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二、选择题1-5ACCBB 6-10CCAAB 11-15CABAB 16-20CBCAD 21-25CACDB 26-30ACDAB 31-35CBACC 36-40CDCBB 41-45ACDBB 46-50ADDCD(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D.无法确定(2)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A. ISeU B. C. D. (3)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A. 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反向击穿 D.无法确定(4)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
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 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 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 D. 前者反偏、后者正偏(5)UGS=0V时,不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A. N沟道结型管 B. 增强型MOS管 C. 耗尽型MOS管 D. P沟道结型管(6)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 B. 采用阻容耦合方式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与电源电压不稳定 D.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7)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 B.放大交流信号 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D.放大倍数大(8)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 B. 提高输入电阻 C.稳定放入倍数 D.稳定输出电压(9)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 B.和 C.平均值 D.不能确定(10)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D.共模放大倍数增大(11)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D.稳定输出电压(12)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D.改变直流电源电压(13)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14)放大电路在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15)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L 或fH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A.0.5倍 B.0.7倍 C.0.9倍 D.0.1倍(16)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L时,与相位关系是 A.+45˚ B.-90˚ C.-135˚ D. -45˚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7)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8)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19)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0)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 D. 微分运算电路 (2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22)欲实现A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23)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
24)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25)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 滤波电路A.带通 B. 带阻 C.低通 D. 高通(26)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 滤波电路 A.带通 B. 带阻 C.低通 D. 高通(27)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 滤波电路 A.带通 B. 带阻 C.低通 D. 高通(28)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 滤波电路 A.带通 B. 带阻 C.低通 D. 有源(29)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平均功率 D.瞬时功率(30)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D. 输出功率与信号输入功率之比(31)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
A.1W B.0.5W C.0.2W D.0.7W(32)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除了ICM 、U(BR)CEO 还有 A.β B.PCM C.ICBO D.fT (33)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A.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共基放大电路 D.差动放大电路(34)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的条件是 A. B. C. D. (35)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 无负载 B. 无信号源 C. 无反馈通路 D. 无电源(3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增益 A. 增加一倍 B. 为双端输入时的1/2 C. 不变 D. 不确定(37)差分放大电路中,当vi1=300mV,vi2=280mV,AVD=100,AVC=1时,输出电压为 。
A. 580mV B. 1.71V C. 2V D. 2.29V(38)共摸抑制比K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 抑制零票能力越强 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9)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应当使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 状态A. 甲类 B. 甲乙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