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重庆市辅警考试模拟试题(100题)【含答案】.docx
51页2025年重庆市辅警考试模拟试题(100题)1.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刻舟求剑B.照抄照搬C.食洋不化D.自信自立答案:D2.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崛起的表现不包括( )A.大力发展制造业B.加速走向现代化C.维持原有的国际分工中的角色D.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更加重要的环节答案:C3.新时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B.改革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C.新时代的中国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D.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彻底完成攻坚克难任务答案:D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辩证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的是( )A.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B.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C.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D.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答案:C5.关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B.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C.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D.完全抛开马克思主义来想问题办事情答案:C6.关于坚持实事求是,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B.坚持实事求是意味着忽视理论思考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D.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答案:B7.关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A.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B.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C.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D.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答案:B8.关于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保持历史耐心B.不因循守旧C.好高骛远D.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答案:C9.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不包括( )A.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衰落速度之快前所未有B.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C.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D.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答案:A10.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 )走向现代化的途径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落后国家D.资本主义国家答案:B11.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D.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答案:D12.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2025B.2030C.2035D.2040答案:C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的是( )A.人口规模巨大B.全体人民共同富裕C.只注重发展物质文明D.走和平发展道路答案:C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D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从2012年到2020年B.从2020年到2025年C.从2020年到2035年D.从2035年到2049年答案:C1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的第二个阶段是(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从2020年到2035年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C.从2049年到2078年D.从本世纪中叶到本世纪末答案:B17.关于走道路,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B.可以走封闭僵化的老路C.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D.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答案:B18.关于道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B.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C.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可以无限期搁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D.技术监督答案:C19.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下列看法中错误的是( )A.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B.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C.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D.质量技术监督答案:D20.改革开放之初,( )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邓小平B.陈云C.叶剑英答案:A21.( )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A.低收入群体B.中等收入群体C.中高等收入群体D.高收入群体答案:A22.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
A.低速增长B.超高速增长C.高质量发展D.低质量发展答案:C23.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日本D.德国答案:B24.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A.发展不平衡B.发展内外联动C.社会公平正义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A25.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张A.1B.2C.4D.8答案:C26.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其具体问题不包括( )A.市场激励不足B.要素流动畅通C.资源配置效率不高D.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答案:B27.我国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原因不包括( )A.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C.中等收入群体扩大D.低端供给量不足答案:D28.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保障公平竞争B.优化公共服务C.放弃市场监管D.维护市场秩序答案:C29.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其具体举措不包括( )。
A.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B.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C.打破垄断D.使行政机制完全主导资源配置答案:D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 )A.农村B.城市C.工业D.运输业答案:A31.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问题A.发展动力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发展不平衡D.社会公平正义答案:B32.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美元A.5000B.7000C.10000D.20000答案:C33.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就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其具体举措不包括( )A.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B.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C.强化政府创新主体地位D.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答案:C34.关于制度下的再分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弱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职能B.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C.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D.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答案:A35.关于制度下的三次分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B.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C.降低社会公益事业透明度D.推动社会公益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公正答案:C36.关于制度下的初次分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坚持按资分配主体地位B.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C.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答案:A37.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B.发挥资本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C.鼓励资本野蛮生长D.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答案:C38.关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B.建立健全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C.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D.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答案:B39.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B.建立孤立封闭、暗箱操作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C.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D.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答案:B40.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B.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C.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D.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答案:B41.关于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讲得头头是道,做起来轻轻飘飘B.算大账、总账、长远账C.不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D.不为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不为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答案:A42.关于国内大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我封闭B.自给自足C.各地区的小循环D.深度对接国际分工体系答案:D43.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其具体举措不包括( )A.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B.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C.只需要抓好改革滞后性研究D.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答案:C44.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包括( )A.产权保护B.市场准入C.鼓励垄断D.社会信用答案:C45.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其具体举措不包括( )A.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B.减弱和取消现代金融监管C.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D.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答案:B46.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构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A.地方小市场B.全国统一大市场C.区域壁垒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