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段论之战略.ppt
37页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本性的问题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 1战略决定成败!战略决定成败!自古不谋万世者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不谋全局者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足谋一域 ---[清清] 陈澹然陈澹然2引言:德国首相贝斯麦的预言引言:德国首相贝斯麦的预言十九世纪末期,德国首相贝斯麦观十九世纪末期,德国首相贝斯麦观察了中国与日本留学生的差异后预察了中国与日本留学生的差异后预言日本会成为亚洲第一强国,而中言日本会成为亚洲第一强国,而中国会继续衰落下去国会继续衰落下去 3现代化的根本是什么?现代化的根本是什么?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国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国家之间差距最大的是制度与思想家之间差距最大的是制度与思想100多年前,中日都开始了改革,中多年前,中日都开始了改革,中国还比日本早。
但日本首先引入的国还比日本早但日本首先引入的是西方的思想和制度而中国却只引是西方的思想和制度而中国却只引入技术搞片面的入技术搞片面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结果大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果大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4日本的发展战略日本的发展战略日本的现代化战略与日本的现代日本的现代化战略与日本的现代化:化:全盘西化、脱亚入欧战略全盘西化、脱亚入欧战略5讨论:美国崛起的启示?讨论:美国崛起的启示?视频:大国崛起之美国节选视频:大国崛起之美国节选6五月花公约五月花公约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维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在维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民众自治团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守和服从 7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回顾和反一、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回顾和反思思二、中国二、中国“三步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特点涵和特点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调整重要调整8一、他山之石:世界强国在发一、他山之石:世界强国在发展早期的经验和教训展早期的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主要经验: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主要教训:主要教训:西班牙的权贵资本主义、拉丁美洲的困境等西班牙的权贵资本主义、拉丁美洲的困境等9二、二、““三步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发展战略一、一、““三步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发展战略1 1、分两步建设、分两步建设““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构想(的构想(2020世纪内完成)世纪内完成)2 2、、““三步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发展战略的提出 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从19791979年到党的十二大,确立到年到党的十二大,确立到2020世纪末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前两步基础上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前两步基础上确立到建国一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确立到建国一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第三阶段,十三大以来,逐步提出了在第三阶段,十三大以来,逐步提出了在2121世纪实现第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战略部署 10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 “三步走三步走””图图示示20002000年年20502050年年9090年年8080年年温饱温饱小康小康富强富强(人均(人均800800美元)美元)(人均(人均40004000美元)美元)11二、二、““三步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发展战略2 2、新、新““三步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战略部署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进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阶段的奋斗目展,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了三个具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了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体阶段和步骤““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第一个十年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2000年翻一番,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23.战略特点战略特点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以人民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社会全面发展战略实现具有不平衡性13“三步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除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除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三卷14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的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状态,表现了普通百姓美好生活的社会状态,表现了普通百姓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向往和追求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自《《诗经诗经》》,其中有,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 15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按按《《礼记礼记》》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就是““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的理想社会 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16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从古至今,““小康小康””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因为对历朝历代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因为对历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大同””只是美好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遗憾的是,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康社会在现实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康社会在现实中却从未实现过却从未实现过 17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1、、““小康小康””概念的提出概念的提出 1979 1979年年1212月月6 6日,日,邓小平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邓小平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小康之家”” 18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及其特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及其特点到到20002000年底,我国人均年底,我国人均GDPGDP超过了超过了800800美元,美元,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总体上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史性跨越不是我影响市容,我不是我影响市容,我真的很饿呀真的很饿呀……19A A.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79—20001979—2000年经济年均增长年经济年均增长9.5%9.5%20002000年年GDPGDP是是19801980年的年的6 6倍多倍多( (可比价格可比价格) )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 (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经济结构实现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调整: : 农业农业: :产值产值28.1%—15.9% 28.1%—15.9% 劳动力劳动力 70% —50%70% —50%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传统产业得到提升, ,基础薄弱状况得到改善基础薄弱状况得到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转变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动态中得到优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动态中得到优化20B.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逐步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进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了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大进展21C.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均人均GNP和和GDP超过了超过了800美元美元恩格尔系数:城市恩格尔系数:城市57.5%— 39.2% 农村农村67.7%— 49.1%消费结构:农产品为主消费结构:农产品为主—工业品和服务为主工业品和服务为主贫困人口:绝对数贫困人口:绝对数 2.5亿亿—3200万万 相对数相对数30.7%—3%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2低水平低水平——人均人均800美元美元不全面不全面——侧重于物质侧重于物质不平衡不平衡——城乡、东西、城乡、东西、 个人收入差距还较大个人收入差距还较大更高水平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发展较为均衡n经济经济:GDP翻两番,综合国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n政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更加完备法制更加更加完备n文化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提高文化和健康素质提高n生态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距、贫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距、贫富差别没有改变;差别没有改变;人口总量增加,老龄人上涨,就业压人口总量增加,老龄人上涨,就业压力大;面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压力;力大;面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压力;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不健全;民主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不健全;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不够。
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不够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全面小康23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 21 21 世纪头二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平的小康社会 2425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一、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第一、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第二、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第二、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6四、四、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战略的重大调整1、内涵:、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果惠及全体人民 272、必要性:中国发展遭遇三、必要性:中国发展遭遇三大难题大难题中国最大的发展难题是为占世界总劳动中国最大的发展难题是为占世界总劳动力力1//4的各类劳动人口提供的各类劳动人口提供就业就业岗位中国在比工业化国家收入水平低得多和中国在比工业化国家收入水平低得多和老年人口总数大得多老年人口总数大得多(将近两倍左右将近两倍左右)的条的条件下快速进入件下快速进入老年社会老年社会,其挑战性在人,其挑战性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之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中国未来现代化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中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28生态忧患生态忧患29生态忧患生态忧患30生态忧患生态忧患313、实施: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实施: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新论断战略新论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科技工作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技工作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强突出位置,作为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强调这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合国力的关键 3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中国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增中国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强调发展协调性,强调实现长后,进入了一个强调发展协调性,强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基本在这个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基本标志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标志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目标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行列,基本目标是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拉动的增长格局 3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成为深入贯彻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选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的不仅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的不仅仅是科技实力的提高,更是关系到整是科技实力的提高,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个国民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国家实力的增强系到国家实力的增强 34延伸的思考延伸的思考中国在初级阶段最应该做好什么?中国在初级阶段最应该做好什么?是不是确立科学的制度框架和核心是不是确立科学的制度框架和核心价值理念?价值理念?35中国发展前景中国发展前景中国追求的应当是多元的和多级世界,让中国中国追求的应当是多元的和多级世界,让中国文化播及四方,让中国的柔性哲学综合西方过文化播及四方,让中国的柔性哲学综合西方过于阳刚和富有进攻性的哲学,让世界各国敬服于阳刚和富有进攻性的哲学,让世界各国敬服中国,感受到中国文化无所不在的魅力。
中国,感受到中国文化无所不在的魅力让东方的文化配合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来创新让东方的文化配合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来创新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未来的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未来的世界不再是西方文化支配的世界,而能成为一个界不再是西方文化支配的世界,而能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丰富的、和平的、和谐的世界,应多元化的、丰富的、和平的、和谐的世界,应当是我们国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目标当是我们国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目标 36Thank You!The End.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