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鱼九曲桥,品茗湖心亭.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939320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0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鱼九曲桥,品茗湖心亭观鱼九曲桥,品茗湖心亭日夜东流的黄浦江潮起潮落,江水拍打着渐渐抬高的江堤,海关钟声在晚霞中响起,沉着而悠长,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追忆,带着一丝淡淡的伤感其实,闲逛城隍庙的中外游客,特别是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以茶会友的老茶客,将凭窗临池、把盏品茗当作一种美好的享受,一次人生旅途的小憩湖心亭,城隍庙永远的地标我们要承认,上海这个富有魅力的东方大都会在这个世纪的变化是令人惊谔的,传统茶馆从都市生活中悄然隐退,以花式小食招徕小资白领的新式茶坊的崛起,都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市井风情的沦丧,一种民间生活方式的嬗变但是最早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并将此作为日常饮料的神农氏、陆羽的后人们,对于茶的感情是不会那么轻易改变的起码,在城隍庙范围,星罗棋布的新老茶馆,以坚守传统、开拓创新的经营方式、真诚热情的待客之道,以及茶客对此种氛围的依恋之情,表明了中国茶文化的渗透力和内在价值也因此,到城隍庙喝茶,是真正的休闲旅游,更是深入民间体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式据徐珂编的《清稗类钞》记载,上海的茶馆始于清同治年间,当时有三茅桥临河而设的“丽水台” 、南京路的“一洞天” ,福州路上的“青莲阁”也是差不多同时开出来的。

      当时,那些茶馆里还可以吸鸦片到了光绪年间,广东商人就在河南中路一带开了“同芳茶居” ,除了茶,还供应茶食糖果,一大清早还有鱼生粥,中午则有各色点心,到了晚上,就有莲子羹和杏仁酪以供茶客选择不久, “同芳茶居”对面又开了一家“怡珍茶居” ,除了点心,还兼烟酒,可见广东人总是开一时之风气的而老人们有点固执地认为:书里说得没错,但是提起茶馆,应该先从城隍庙一带开始咸丰、同治年间,豫园和城隍庙遭到三次大破坏后,其废墟多为茶楼所占用当时除了湖心亭外,应该还有乐圃阆、也有轩、四美轩、凝晖阁、红舫、桂花厅、鹤汀、怀回楼、群玉楼、船舫厅、春风得意楼、里园等十八家半,这半家是因为贴着一家老虎灶而建,不能算独家经营二十世纪初,王韬在《蘅华日记》等笔记中写到当时豫园一带茶市的风光:“园中茗肆十余所,莲子碧螺,芬芳欲醉,夏日卓午,饮者杂沓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众多茶楼或改建,或功能转变,只有湖心亭硕果仅存它执着地屹立在九曲桥边,像饱经忧患的老人,几经折腾,几经粉饰,现在以宽厚平淡的笑容俯瞰着桥上如织的游人凌空翘起的飞檐不想去勾那个月亮,也不想去撩那片浮云,只愿静静地让麻雀歇歇脚,或者让游人中的耄耋老者把一段往事挂在上面风干。

      城隍庙的湖心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茶馆,这一点毫无疑问它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 ,看上去它由三座各不相同的亭子紧密组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但中间没有接缝,又情同手足也许在建造之初,当时的工匠就为了体现乾隆盛世的气象,炫耀了一把技术这种式样,以我的限的阅历,在全国其他地方还真没见到过今天的湖心亭仍以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形态对游客形成视觉冲击,并显示上海人对于优秀传统的尊崇在上海的影像资料中,九曲桥边的湖心亭、外滩的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外白渡桥和上海大厦,现在还应该加上相当突兀的东方明珠,都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它们是上海的立体名片其中,湖心亭代表了一种深邃的文化底蕴,更让人感到温馨而亲切我每次走到九曲桥边,都要向这座上了年纪的茶楼投去深情的一瞥,像是叩拜,像是请安,其实更在意又有多少游客以它为背景摄影留念我敢说,凡是到城隍庙游玩的游客,必定会在它面前谦虚地拍一张照中法文化年期间,中国文化部应法方要求,做了一个等比例的湖心亭模型,送到巴黎上海风情街上展出历史悠久的中国茶馆引起了西方人士的极大兴趣要知道,现在喝中国茶的欧洲人是越来越多了,但真正在中国老茶馆喝过茶的并不多从这点上看,湖心亭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形象大使是当之无愧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