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讲稿.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mengy****infei
  • 文档编号:189581862
  • 上传时间:2021-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51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讲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讲稿  XX年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根本经营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次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就是为了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制度法制化,以更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开展,新的?土地承包法?的公布施行,对今后农村、农业和农民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本次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背景、意义和核心内容,理解此次修法对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作用以及新的?土地承包法?的详细内容,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新的?土地承包法?,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学习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变迁  一、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变迁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变迁经历了四个时期:政策不允许〔1979年2月以前〕--1978年12月;不允许例外〔1979年3月--1980年2月〕;小范围允许〔1980年3月--1981年11月〕;全面推广〔1982年1月至今〕。

        1、政策不允许〔1979年2月以前〕--1978年12月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如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穷极了、饿极了的凤阳县小岗人终于忍无可忍时任小岗消费队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召集全队在家的18户户主聚集在严立华家的破草屋内,机密商讨分田单干的事〔农民首创了“大包干〞〕这在当时可要冒杀头的危险那份发黄的纸,清楚是一张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由于煤油灯光非常昏暗,加之当时心情紧张,写下的句子既不连接,还有错别字小岗村隶属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普通小村庄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消费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要背起花鼓去讨饭小岗村实行“大包干〞一年就大变样,不仅完毕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小岗村的成功使周边群众纷纷仿效,“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小岗村也因此出名遐迩  2、不允许例外〔1979年3月--1980年2月〕  1979年3月,原国家农委党组在?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出:“深山、偏僻地区的独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答应〞  3、小范围允许〔1980年3月--1981年11月〕  1980年3月,原国家农委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睬议纪要?中指出:“至于极少数集体经营长期办得很不好,群众生活很困难的,自发包产到户的,应当热情帮助搞好消费,积极开导他们努力保持,并逐步增加统一经营的因素,不要硬性改变,与群众对立......〞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肯定了安徽农村改革,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总的说来,如今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所以,政策放宽以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消费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规定:“在遥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的消费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也可以包干到户〞  4、全面推广〔1982年1月至今〕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中发〔1982〕1号文件〕,?纪要?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消费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动。

      包产到户是建立在土地公有根底上的,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消费责任制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后的地权构造与权利关系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坚持家庭经营根底性地位和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根底上,对农村根本经营制度--集体所有制之下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根本方向,在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推动经营权有序流转,旨在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实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落实了“三权分置〞的政策要求,农村土地法权构造正式由“两权别离〞走向“三权分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制度变迁,集体所有制被确立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乡村的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又在集体所有制下逐渐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别离〞作为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方式的探究成果,由2002年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加以明确在“两权别离〞形式下,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为单位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受限制的处分权能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立法根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保护土地公有制为宗旨,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法制根底和法权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构造以保障承包者权利稳定为主要目的,流转受到较多限制例如,承包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进展担保融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限于合作消费,等等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便自发发生并持续至今,各类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升,呈现“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格局随着“农二代〞成为人口迁移主力军,他们与乡村的经济社会行为关系发生变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减弱,农民对土地利用的精心程度降低,部分地区甚至大量出现弃耕抛荒的现象,理论当中亟待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次修法,就是对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与流转现实的回应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构造了“三权分置〞的地权构造,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安排根底上,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派生出土地经营权,形成土地集体所有权、成员承包权、耕作者经营权的权利框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存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别人经营土地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派生出来后,在法律上赋予经营者平等的、受法律保护的耕作权利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集体对于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其权利内容包括: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依法发包集体土地;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等特殊情形依法调整承包地;对承包农户和经营主体使用承包地进展监视,并采取措施防止和纠正长期抛荒、毁损土地、非法改变土地用处等行为;依法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进展监视;集体土地被征收的,农民集体有权就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提出意见并依法获得补偿,等等要强调的是,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未对土地所有权的规定进展调整和变动,仅在第69条通过转致条款规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原那么和程序由法律法规规定,意在稳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目的并不是通过强化所有权来壮大集体经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方法的意见?要求农地“三权分置〞须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是为了防止虚置和动摇集体所有权三权分置〞的权利塑造重在放活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这是“完善农村根本经营制度的关键〞  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户享有,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强权赋能一是明确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30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按照规定相应延长,从而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加稳定二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删去了承包方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条件限制承包方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权能也得到扩大,不再限于合作消费承包方还可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根底上派生土地经营权,交由别人经营土地三是进一步保障进城农户和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了承包期内农民进城落户,无论是部分成员或举家迁入,都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农民不因进城落户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而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是指土地经营权人依法对农村土地享有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消费并获得收益的权利。

      土地经营权人对流转土地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占有、耕作并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处分土地经营权,例如土地经营权的融资担保、入股和再流转等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价值导向,赋予了土地经营权灵敏的流转方式其一,经营权主体没有身份限制,各类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均可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其二,经承包方书面同意,并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备案,受让方可以再流转土地经营权其三,土地经营权具有出租、入股、融资担保等权能  “三权〞分别具有各自的制度功能,形成了一个完好的权利体系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所有权层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的目的,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动摇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两权别离〞和“三权分置〞并存时的一类用益物权,兼具财产属性和身份属性,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言是最主要的集体成员权利在“三权分置〞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核心地位和枢纽功能,前后联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直接反映出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构造性改革的政策目的,旨在赋权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才能的主体,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集体土地所有权为“三权〞中的母权利,派生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详细实现形式,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获得承包方转让、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产生“三权分置〞的效果承包方通过出租〔转包〕、入股或其他方式向别人流转土地经营权,那么会产生“三权分置〞的效果,此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派生土地经营权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功能的激活与分割,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不因此发生改变,承包农户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受让人改进土壤,建立农业消费附属、配套设施,或对经营权进展融资担保、再流转的,须经承包方同意土地经营权派生自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按照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受让人行使土地经营权从事消费经营活动时,需要承受发包方在用处、土地利用方式等各方面的监视  三、土地经营权的设权与赋权  在“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之下,“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是完善农村根本经营制度的关键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设专节对土地经营权的内容、登记及其流转方式、原那么、价款、合同等详细程序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为反映“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原农村土地承包法在维持集体土地公有制的根底上,为承包农户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上设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