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家园互助下幼儿攀比的教育.doc
5页浅谈家园互助下幼儿攀比的教育【摘 要】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幼儿攀比心理的趋势越来 越明显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影响;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家长 之间的攀比;老师对待幼儿的不公平态度等原因所导致这些因素给幼儿 带来许多危害,因此对幼儿攀比的心理提高认识,必须从家长和幼儿园两 方面入手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和消除幼儿攀比的心理,帮助幼儿健康成 长,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关键词】攀比心理;攀比行为;消除对策一、 把握幼儿攀比心理,提高认识程度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 基础”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二、 幼儿攀比的表征(-)跟风幼儿的跟风行为也是攀比行为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例如:我班小羽来 园过生日时,买一个蛋糕和一袋零食其他幼儿也要在幼儿园过生日,还 要求父母多买些零食和大蛋糕,只能多于别人不能少于别人二)追求物质虽然幼儿年龄还很小,但已开始要求穿名牌的衣服,吃好的零食,玩 好的玩具等比如,每天要求家人给自己穿不同的漂亮衣服,并在前一天晩上就要选好自己第二天要穿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女孩子总觉得穿 裙子漂亮,看同伴穿裙子自己也要穿;在艺术活动中,看到别人有六十四 色的水彩笔,自己也要有。
案例1 2012年10月份我带中班,一个“十一”假期过后,幼儿园小 朋友的衣服穿的靓丽四射尤其是女孩子,穿的像个小公主一样漂亮在 赏心悦目的同时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让我原本平静的心灵有了点小小的 涟漪萌萌:你们看,我今天穿的新裙子,漂亮吗?妍佳:恩,挺漂亮的,但是没我的裙子漂亮我的裙子是有牌子的萌萌:什么牌子呀?说不定我听过呢!我的裙子是我妈妈在亚贸商场 给我买的,你想知道在那里吗?我可以带你去妍佳:呃……不用了,我觉得我的裙子比你的好看,你不相信的话, 我们去问问别的小朋友看他们怎么说幼儿的密室之语,就这样被我听到了于是,我告诉她们你们2个穿 的衣服都很漂亮,老师都很喜欢,这样他们听了都很高兴,也没有再去比 谁比谁漂亮了当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们将其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 长意识到孩子会开始攀比了,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三、幼儿攀比的原因幼儿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有几下几点:(-)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幼儿攀比的心理提供经济基 础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幼儿攀比心理提供经济基础过去经济较落后,人们连生活都难以维持,怎会存在攀比之心?随着经济的发 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想让自己的子女打 扮得比别人漂亮、时髦。
正因家长本身不愿落后于他人的心态,使孩子形 成一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心理,自然而然的给幼儿树立起攀比心理的经 济基础二) 家长的过分溺爱,为幼儿滋生了攀比依赖家长的过度溺爱,为幼儿滋生了攀比依赖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 女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把口己的子女看成龙和凤子女要什么就给什 么,甚至以偏激的心理,借子女与别人相比来显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过 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会让幼儿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三) 幼儿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幼儿天真无瑕,心灵纯洁,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易教易懂易模仿, 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期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 丑,什么都跟着学因此,这种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常被父母所忽现四、如何正确引导幼儿的攀比心理(-)家长止确引导幼儿的攀比心理家长应正确的处理爱与溺爱的关系,要严格把握“度”的原则应明 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一定就是对他的爱因此,在满足孩子基 木需要的同时,家长应将爱护与严格耍求相结合,对幼儿提出的过分要求 坚决说“不”家长正确引导幼儿攀比心理的方法:1 •反攀比孩子们在礬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有,我 也应该有”。
例如:别人买了新书包,我也应该有;别人买了新服装,我 也应该有;别人有新式玩具,我更应该有这时,无论父母怎么解释,孩 子在心理和行为上受情绪控制,而缺乏理智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 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2.改变攀比兴奋点孩子有攀比心理,说明孩子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 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的心理,改 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 等方面进行攀比3•把攀比变成动力当孩子爱攀比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攀比 变成动力,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 比的条件4•和口己比父母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 和昨天比,本周和上周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 比较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二)老师正确引导幼儿攀比心理1. 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进步,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 心,不可只集中于几个孩子2. 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要兼顾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让他们知道好孩子 的表现是分好多种的,以此来分散幼儿攀比的注意力3•教师应有意识转移幼儿攀比的兴奋点,形成良好的“攀比”风气,以集体的氛围力量来带动个体的健康成长。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其实是很重要的大多数孩子的攀比心理 主耍是家长造成的,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来帮助这些孩子积极向上、 追求内在精神,向好的一而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和远 大的理想抱负,帮助他们树立止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参考文献】[1] 左晓静•如何解读幼儿的心理[J]•学前教育,2007, (09).[2] 沈贵鹏•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5, (22).[3] 樊俊清•说说幼儿的攀比心理[MJ.2008, 05.[4] 董光恒•你的孩子爱攀比吗[J]•幼儿教育,2005,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