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建议和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doc
7页内江电视台发射塔重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内江电视台发射塔重建工程”基础施工已经结束,冃前已经入发射 塔架设施丁阶段,属于补办环评手续本项目为内江市广播电视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主要 是为了尽快解决内江市电视塔自身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防」上发生重 大的安全事故项目建设后,主要承担广播电视的发射任务,无直接的经济效益项 目的实施,可保证广播电视节口的正常播出,可解决内江市电视塔自身存 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防止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切实保障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主体工程包括:①两套广播发射系统,lkW周态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 机(2台),频率91.2MHz、102.7MHz,共用调频广播发射天线1套,天 线增益7.5dBi,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②两套电视发射系统,5kW全固态 发射机(2 台),频率20&25MHz (11CH)、551.25MHz (23CH)11 频道 电视发射天线1付,六层四面四偶极子反射板天线,天线增益8dBi; 23频 道电视发射天线1付,八层四面四偶极子反射板天线,天线增益15dBio ③建设一座150米高(不包括避雷针)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及发射机房。
项冃组成见表1表1 “内江电视台发射塔重建工程”项目组魅序号建设内容备注1丄体T程娴机调频T播发射机(1台):功率lkW,频率91.2MHz利旧2调频广播发射机(1台):功率lkW,频率102.7MHz 0利旧311频道全固态发射机U台):功率5kW,频率208.25MHz利旧423频道全固态发射机(1台):功率5kW,频率551.25MHzo利旧5Of调频广播发射天线(1付),91.2MHz综合频率和 102.7MHz经济频率共用,四层四面k形二偶极 子反射板天线,天线增益7.5dBi,极化方式为水 平极化,频率91.2MHz和]02.7MHz 0新购611频道电视发射天线(1付),六层四面四偶极 子反射板大线,犬线增益6〜8dBi,极化方式为水 平极化,频率208.25MHz新购723频道电视发射天线(1付),丿民四面四偶极 子反射板大线,天线増益12dBi,损耗2dB,极 化方式为水平极化,频率551.25MHz,新购8发射苔高度为150% (不包扌髓雷针),钢架结构新建9-层框架结构新建10配鋼施办公及生活设施利用内江市电视台原有设施建利旧二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电瞬射现状从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内江市电视台发射塔天线远远高于周围建筑物,发射塔周围所有居留人群位置监测点位0. 1-800MH7综合电磁辐射功 率密度未超过评价标准限值0. 08W/m2o2、声环境现状各监测点的昼间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51・2dB (A)至55. 8dB (A)之间;夜间等效连续八声级在41.2dB (A)至45. 7dB (A)之间。
均满足《声 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昼间标准(60dB(A)和夜间标准(50dB(A)要求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工期环评结论:本项口的基础施工己经结束,口前己经进入发射塔架安装 的施工阶段前期施工产生的水、大气、固废、噪声等环境影响很小环保措施:1、 对施工时间、时段,施工进度,作精心安排2、 施工期间禁止在午休时段及夜间施工,并向周围公众做好解释工作3、 将施工作业区尽可能布局在远离噪声环境敏感点的位置,通过距离 衰减达到降低噪声对敏感口标的影响4、 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材料、废纸张、废包装材料、废塑料薄 膜等)应妥善保管、及时处理5、 长期干燥无雨天气应经常洒水,防止弃土扬尘6、 在施工现场修建临时废水沉淀池,将施工废水的上清液循环使用池 内的泥浆定期挖出,送市政建筑废渣堆放场进行处理由此,只要工程施工期严格做到以上基本要求,就可以使其对环境的 影响降至最小程度施工结束后,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将随之消除2、运营期(1) 电磁环境环评结论:拟建发射塔范围500米范围内的所有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公众 可到达的区域)受到的本项口电磁辐射影响能够达到评价标准0. 08W/m2的 限值要求。
环保措施:%1 本项口内江电视台拟建发射塔的海拔高度为358米,为方便环保部门 管理以及建设单位与周围单位沟通协调,要求建筑物海拔高度不得超过一卜 表2要求:建筑物与内江电视台拟建发射塔天线投影的水平距离(米)建筑物海拔高度的限值(米)0-100398KX)(含 100 )〜200408200 (含 200)〜330433330 (含 330)〜500463500-664468大于664 (含664)不受限制表2发射塔周围建筑限高一览表%1 丁-程建设单位(内江电视台)在进行本项目天线招标采购时,拟采购天 线的天线增益应满足以下要求:调频广播天线的天线增益不应大于7. 5dBi;11CII城市公共频道天线的天线增益不应大于8 dBi; 23CII新闻综合频道天线的天线增益不应大于15dBio%1 天线安装高度应满足以下要求:调频广播天线的天线中心安装位置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96米且天线 下沿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90米;11CII城市公共频道天线的天线中心安装位置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130 米且天线下沿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120米;23CII新闻综合频道天线的天线中心安装位置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145 米且天线下沿距塔基高度不应小于140米。
2) 声环境环评结论:通过理论预测,内江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运行后其场界噪声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各个方向最近的 环境敏感目标的昼间噪声预测最人值为54. 3dB (A),夜间噪声预测值为 43. 5B (A),昼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昼间标准(60dB(A)) 和夜间标准(50dB(A))要求环保措施:%1 为了减小该项目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应选择噪音较小的空调, 并定期对散热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以避免因积尘和设备老化引起的噪声 增大的情况1 为了减小该项口噪声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建议将空调夕卜机的安装尽 量远离环境敏感目标3) 景观环境环评结论:拟建的广播电视发射塔高度为150米,位于内江市梅家山山顶, 周围无与其可比拟的高人建筑在距离发射塔20()0m范围内极易被觉察, 同时,因其设计风格、颜色单调,因而对周围景观构成彩响环保措施:为了降低本项目对景观的影响,建议在竣工以后对发射塔进行 美化,使其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4) 生态环境环评结论:本项目的的建设会改变现有土地的性质,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 成影响环保措施:建成后应及时对空地进行绿化以减小本项口对周圉生态环境的 影响。
四、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第三 十六大类第五小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内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内发改社会[2008] 212号《关于内江市电视 台发射塔重建工程立项的批复》确立本项目的立项内江市住房和城乡规 划建设局对本工程拟建场址进行了确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内江市城市建 设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