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鸟纲形态结构.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11880140
  • 上传时间:2019-11-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85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节 鸟纲(Aves) 学习要求 1.掌握鸟类的生物学特征尤其是适应飞翔生活 的特征 2.理解恒温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意义及 双重呼吸、双重调节等功能的重要性 3.熟悉各主要目的特征 4.了解鸟类的起源与进化 进化地位进化地位 由双颞窝槽齿类(初龙类)爬行动由双颞窝槽齿类(初龙类)爬行动 物中一支进化而成,与恐龙类有共同物中一支进化而成,与恐龙类有共同 的祖先,被称为的祖先,被称为“ “美化了的爬行类美化了的爬行类” ”,, 是古代爬行类向空中飞翔方向发展,是古代爬行类向空中飞翔方向发展, 并具有恒温特性的一支后裔并具有恒温特性的一支后裔 一、鸟类的躯体结构特征 1.外形 (1)体呈纺锤形、体 外被羽,减少了飞行 时的阻力 (2)头具角质的喙, 其形状与食性密切相 关 (3)颈长而灵活,尾 退化,躯干紧密结实 ,后肢强健 (4)前肢特化为翼, 后肢四趾,适合于树 栖握枝 2.皮肤及衍生物: ⑴薄而松,缺乏皮肤腺,仅具唯一的皮肤腺--尾脂腺; ⑵有多种皮肤衍生物,如羽毛、角质喙、冠、鳞、爪等; ⑶羽着生在体表的一定区域里,形成羽区和裸区; ⑷羽的分类:正羽(飞羽)、绒羽、纤羽; ⑸羽的作用: 保温层、飞翔器官、保护皮肤、保护色; ⑹羽色:色素沉积(羽发生过程中色素细胞浸入色素颗粒 );结构色(色素细胞上方的无色而凹凸不平的蜡质层和 色素间无色而多角形的折光细胞引起); ⑺换羽:鸟类羽毛的定期更换,分夏羽(婚羽)、冬羽。

      羽毛的着生部位 鸟类羽毛的结构和类型 3.骨骼系统 (1)脊柱和胸廓 ①脊柱分颈、胸、腰、荐、尾五部分 ②颈椎骨数目多,颈椎椎体马鞍形 ③ 胸椎3-10枚,有愈合现象 ④少数胸椎、腰、荐椎及前几枚尾椎愈合在一起,形成 愈合荐椎(综荐骨) ⑤ 尾椎退化,最后几枚(4-5)愈合为三角形,称尾综骨 ⑥ 肋骨具钩状突,胸椎、肋骨、胸骨形成牢固的胸廓 ⑦ 胸骨发达,有龙骨突,是强大的胸肌附着之处 (2)头骨 颅腔大,枕骨大孔移至头腹面,头骨轻而坚固,具充气 性;眼窝大,眶间隔明显而发达;上下颌延长构成鸟喙, 外被角质鞘,喙的形状与食性有关 ( 3)带骨及肢骨 肩带:肩胛骨细长,锁骨呈“V”形,称叉骨;乌喙骨强大 前肢:特化为翼,指端无爪 腰带:愈合、变形,为“开放式骨盆”,适应产大型卵 后肢:骨片愈合、简化、加长;腓骨退化,跗骨延长,有 跗间关节,趾三前一后 鸽 子 的 全 身 骨 骼 4.肌肉系统 (1)胸肌特别发达(占体重1/4) (2)由于椎骨的愈合,背部肌肉退化,全身肌肉向 中心集中,重心稳定 ( 3)腿部肌肉发达,具有适于握枝的特殊肌肉-栖 肌、贯趾屈肌、腓骨中肌 ( 4)皮下肌肉发达,其收缩可使羽毛竖起。

      ( 5)具特殊的鸣管肌肉,可支配鸣管、鸣膜改变形 状而发出多变的声音 5. 呼 吸 系 统 呼吸系统特点 (1)气管较长,与颈长成正比 (2)在气管与支气管交接处,有鸟类特有的发声器官-鸣 管 (3)肺为支气管网,左右各一,其弹性较小,气体交换的 部位 (4)气囊系统:共4对半,前气囊(与次级支气管相联): 颈气囊1对、前胸气囊1对、锁间气囊1个后气囊(与初 级支气管相连):后胸气囊1对,腹气囊1对 (5)气囊有辅助呼吸、减小身体比重、减少磨擦及调节体 温的作用 (6)具有特殊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7)呼吸动作特殊,静息为胸式呼吸,飞行时靠气囊伸缩 协助完成可满足不同运动对氧气的需要 6.消化系统 (1) 具角质的喙, 喙的形状与食性密切 相关 (2)多数鸟类舌外覆以角质鞘,舌的形状 也与食性密切相关 (3)口腔有唾液腺,分泌物主要为粘液 仅食谷鸟类含消化酶 ( 4)食道很长,部分鸟类其下部膨大为嗉 囊(鸽可泌鸽乳) (5)胃分腺胃和肌胃,肌胃内有砂砾,内 壁有发达的革质层(鸡内金) (6)小肠因食性长短不一,后有盲肠-草 食性鸟类发达,有吸收水分、分解纤 维素的功能 (7)直肠短,不能贮粪便;肛门开口于泄 殖腔(背面有腔上囊-淋巴组织) (8) 消化腺发达,肝两叶(鸽无胆囊) ;胆、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9) 消化能力强,过程十分迅速,食量 大,进食频繁而不耐饥 7.循环系统 (1)心脏为完全的四室,且比重较哺乳类大; (2)仅具右体动脉弓; (3)肾门静脉退化,具有特殊的尾肠系膜静脉; (4)红细胞卵圆形,有核; (5)具淋巴管,无淋巴心(雁鸭类有);腔上囊为 特有淋巴器;幼鸟胸腺发达,成鸟退化;脾具有 产生淋巴C、单核C的功能 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恒温动物: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的动物 2.特点:具有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 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 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3.意义: (1)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及发酵过程,使各种 酶促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代 谢水平. (2)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动物 的生活和分布范围. (3)有利于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 体温恒定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 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 气体供应充足,呼吸能力强 • 循环系统完善,代谢水平高 • 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系统完善 • 有良好的保温措施 8.排泄系统 (1)肾为后肾,其相对体积较哺乳类大,分为三叶 (2)鸟类无膀胱,尿以尿酸为主,利于保水 (3)一些鸟类具有肾外排泄结构,用以排出盐分, 如海鸟的盐腺 (4)大肠、盲肠及泄殖腔可重吸收水分,保水力强 9.生殖系统 (1)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各一对,输精管在 通入泄殖腔前膨大为贮精囊;除驼鸟、天鹅、鸭 类外,鸟类一般无外生殖器 (2)雌性:大多鸟类仅具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右 侧退化;输卵管分:伞部、蛋白分泌部、峡部、 子宫部及阴道部五部分 (3)交配与受精:精子在输卵管中存活时间长,鸡 20min至35天 (4)蛋白及卵壳的形成:在蛋白分泌部形成蛋白 (3h);在峡部形成壳膜(1h);在子宫部(有壳腺 )形成蛋壳(18-20h);壳表面有微孔,利于气 体进出。

      (5)孵化时间:鸡21天、鸭28天;鸽14天雏鸟有 早成和晚成之分 黑枕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10.神经系统 (1)脑及脑神经 1)脑体积大,皮层不发达; 2)大脑底部纹状体发达,嗅叶退化; 3)间脑由上丘脑、丘脑及下丘脑三部分组成,下丘 脑为体温调节中枢和植物性N的高级中枢; 4)中脑视叶发达,它还是啄食、恐惧等的中枢; 5)小脑发达,分化为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鬈; 6)脑神经12对,但大部分第11对不很发达 (2)脊髓及脊神经 脊神经23对以上,不同种数目不一致 (3)植物性神经系统 与哺乳类相比,尚不很发达 11.感觉器官 (1)视觉 1)两眼位于头两侧,眼外观扁 平,但鹰眼球状,鸮眼筒状; 2)瞬膜发达;巩膜前有巩 膜骨;晶体凸度可变; 3)视觉调节为双(三)重调 节;睫状肌为横纹肌; 4)在眼后房中,具有一个 特殊结构-栉膜,有营养视网 膜的作用或减少目眩; 5)视网膜中含大量视锥细 胞,它既可视物,又可辨色;夜 行性鸟类视杆细胞较多,适应于 夜间视物 (2) 听觉器官--耳 1)由外耳、中耳及内耳构成外耳无耳壳, 2)中耳仅有一块听骨-耳柱骨 3)内耳瓶状囊延长而弯曲,但尚未形成耳蜗 ,单位面积毛细胞是哺乳类的10倍,听觉范围 为20-29000Hz (3) 嗅觉器官 不太发达,但几维、秃鹫等少数鸟类例外 鸟类的主要特征 1.鸟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1)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 2)羽毛与鳞片同源; 3)头骨仅有一个枕骨髁; 4)羊膜卵、盘状卵裂; 5)排泄物为尿酸。

      2.鸟类的进步性特征: 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44.6℃); 2)心脏为完整的两心房、两心室; 3)具迅速飞翔的能力,可主动迁徙; 4)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及复杂的行为; 5)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繁殖方式 3.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化特征 1)身体成流线型; 2)体被羽,前肢变为翼; 3)胸骨龙骨突起发达,胸肌发达; 4)骨骼轻便而坚固,愈合、充气; 5) 肺结构复杂,具有气囊,双重呼吸; 6)部分器官退化,直肠不贮存粪便 再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