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解析.doc
18页目录1 综合布线系统 31.1 设计概述 31.1.1 系统概述 31.1.2 系统组成 31.1.2.1 工作区子系统 31.1.2.2 水平子系统 41.1.2.3 干线子系统 41.1.2.4 管理子系统 41.1.2.5 设备间子系统 41.1.2.6 建筑群子系统 41.1.3 系统特点 41.1.4 系统适用范围 61.1.5 系统设计目标 61.1.6 设计依据与技术规范 71.2 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81.2.1 设计范围及目标 81.2.1 系统总体架构 81.2.2 传输介质 91.2.3 设备选型 91.2.3.1 设备选型 91.2.3.2 VCOM 简介 92.3.3 相关认证 101.2.4 系统组成 101.2.4.1 工作区子系统 111.2.4.2 水平子系统 111.2.4.3 垂直干线子系统 111.2.4.4 管理子系统 121.2.4.5 设备间子系统 121.2.5 布线系统管理 131.2.5.1 信息点编号规则 131.2.5.2 布线系统管理文档 131.2.6 系统测试及指标 141.2.6.1 链路测试内容包括: 141.2.6.2 链路测试指标 151.2.6.3 光纤的测试及性能保证 161.3 设备选型 171.3.1 超5类4对UTP电缆性能 171.3.2 超五类RJ45模块 181.4 系统点表 19#1 综合布线系统1.1 设计概述1.1.1 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信息传输、办公自动化、桌面会议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基础, 它为智能建筑提供了一条技术先进、 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高 速公路通道。
我们所提供的系统是以通讯系统为基础, 将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综 合在一起,以期实现诸如数据传输、普通通讯、可视通讯、会议系 统、电子邮件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 同时为弱电集成系统提供物理基础和基本 骨架,成为一体化的公共通讯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能使话音、数据通信设备 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 其中包括: 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 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上述这些部件被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 它们都有各自的具 体功能与作用, 不仅易于实施, 而且能随需求的改变而平稳过渡到增强型分布技 术一个良好的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 的通信设备如数据终端、 模拟式或数字式、 个人计算机和主机以及公共系统 装置1.1.2 系统组成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是智能建筑的必不可 少的部分,它由六个子系统组成:1.1.2.1 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提供既符合 ISDN 标准又满足高速数据传输标准的信息插座由终端 设备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
1.1.2.2 水平子系统连接管理子系统与工作区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并 终接在信息插座上1.1.2.3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将管理间与设备间用星形结构连接它通常由三类大对数电缆、超五类大对数电缆、多模光缆、单模光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1.1.2.4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通常分布在弱电竖井内或者离弱电竖井不远的房间内, 主要包括 端接硬件和交连跳线, 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连接处, 提供两者灵活多变 的搭配组合,是综合布线系统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1.2.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端接主干线缆, 使主干线缆与主机设备相连, 实现接入公共网 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1.1.2.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 它主要使用室外型大对数双绞线缆和光缆, 使整个建筑群形 成统一的智能通讯网络成为可能1.1.3 系统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等设 备,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内 即任一插座能够连接不同类 型的设备,如微型计算机、打印机、机、机等。
非常灵活、实用综合布线系统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电缆与 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因此,无论布线系统多么复杂、庞大,不再需 要与不同厂商进行协调, 也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 以及复 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 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 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因此当用户因发展而需 要增加配线时, 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整体布线系统, 可以保证用户先前在布线方面 的投资综合布线系统为所有话音、 数据和图像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的、 灵活的、 可扩展的模块化的介质通路综合布线系统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路、互连设备很方便地扩展 进去,是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的基群速率接口采用与综合布线系统系统相同的针模块插座和四对内部引线, 且 综合布线系统支持的数据传输高于 ISDN 的基群速率 因此,当现今的网发 展成为 ISDN ,用户程控数字交换机( PABX )更换成 ISDN 交换机时,可直接 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不必另外布线了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 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通 道,所有器件均通过 UL、CSR 及 ATM 认证,每条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 校核线路阻抗及衰减以保证其电器性能,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 点到点端接, 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 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 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各系统采用相同 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综合布线系统属于一次性投资的项目按照国际通行的性能价格比分析法, 我们不难体会到它的经济性的真正意义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系列高品质器件, 使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量大大减少; 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又使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 除变成一项极为简单的工作, 同时独特的布线方式使系统的任何变更 (例如网络 拓扑结构改变、 设备的增减搬移等) 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 仅需做必要的跳线 处理即可, 几乎不再产生额外费用, 能够百分之百地保护用户投资 这些都是传 统布线方式不可比拟的可见,综合布线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其实,随 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尤其以业 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 ISDN 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言、 数据和图像 传输的集成通信网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取代单一、 昂贵、繁杂的传统布线系统, 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1.4 系统适用范围模拟与数字话音系统 高速与低速的数据系统,包括:以太网 (10Mbps) 快速以太网 (100Mbps)ATM (155Mbps/622Mbps)FDDI (100Mbps)机、图形终端、绘图仪等传输的图像资料 电视会议与网络电视系统的视频信号1.1.5 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部分应达到下列目标: 综合布线系统具备端至端的 100MHz 的传输带宽(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支持从十兆网络到百兆网络的有效传输) ; 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符合相关国际、 国内标准对超五类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 155Mbps/622Mbps ATM 传输网络、端至端百兆以太网、 FDDI/CDDI 等网络组网要求; 系统具备高速大容量的信息通信传输能力,提供大楼内全方位的业务支持,应支持高速计算机网络平台, 多媒体音视频平台, 楼宇控制、 电子保安等现代楼 宇智能管理平台等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考虑到对网络可操作性和管理性能的要求较高, 应以具有高可靠性的机柜型 配线系统为核心,努力提高系统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具有开放式的结构,拥有一系列高品质的组件与周边设备,能与众多厂家网络传输及接入技术兼容,具有模块化、可扩展、面向用户的特点,遵从工业标准 和商业建筑布线标准;不仅充分满足当前信息传输需求, 而且能适应将来一段时间内的网络设备的 升级与扩充。
1.1.6 设计依据与技术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T1692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BJ232.82 )《以太网100Base-T 标准》(IEEE802.3u )《千兆以太网标准》 ( IEEE802.3Z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ECS89:97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EIA/TIA 568A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 CLASS E DRAFT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8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606 )《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EIA/TIA607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CCITT ISDN )《室内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 YDJ8-85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通讯设施设计规范》 ( YD/T2008-93 )市内电信网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1.2 系统方案设计说明1.2.1 设计范围及目标本文为八达岭第二居所公寓及配套用房、 附属楼弱电工程提供结构化布线系 统建议方案。
该工程的布线系统共有各类信息点 620 个信息点,其中语音点 325 个,数据 点 295 个系统设计综合考虑功能和性能及整体投资,设计时以系统的观点、全局的观 点进行通盘考虑, 以最小的投资而达到最优的性能与功能, 满足酒店的要求, 使 系统成为最优性价比组合1.2.1 系统总体架构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被设计为一个标准的超五类非屏蔽系统在这个方案 中,系统被设计为一个二级星型的逻辑结构; 第一级星型节点位于大楼的主配线 间,第二级星型节点位于各楼层的分配线间,因此,就系统总体而言,该系统结 构形成两级的管理机制, 每一星型结点均为一管理子系统, 通过两点式的管理方 式实现整个布线系统的连接与配置级管理主配线架信息终端122传输介质垂直部分:数据采用4芯多模光纤,语音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水平部分:数据点、语音点全部采用 4对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1.2.3设备选型1.2.3.1设备选型根据八达岭酒店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需求和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本方案 选用国产优质品牌唯康超五类布线系统进行设计1.2.3.2 VCOM 简介唯康通信创立于一九九四年,总部位于广州天河软件园,公司是以生产经营 网络综合布线产品、智能楼宇弱电电缆和电脑周边连接电缆为主的综合性企业。
目前,唯康通信已在国内设立了四间工厂:东莞唯康电业制品厂、江西分厂、VCOM 模具厂和VCOM塑胶厂形成了研发设计、材料加工、成品制造、营销与售后服 务一条龙的闭合营运体系,并相继通过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认证、国际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美国UL认证和3C认证等唯康通信凭借材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