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doc
109页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岩矿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岩矿业 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 81.1 任务由来 81.2 规划编制依据 10相关法律、法规 10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11.3 指导思想与原那么 11指导思想 11应急预案编制原那么 111.4 预案适用范围 131.5 预案编制步骤与技术路线 13第二章 企业概况 142.1 企业根本情况 14公司简介 14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152.3 企业生产工艺与污染环节 2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21生产工艺 22污染产生环节 26与环境有关的突发危险因素识别 28环境敏感区域及保护目标 30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 323.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 32应急组织体 32应急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及主要成员 33应急指挥中心及职责 363.2 应急分组职责 36现场指挥办主要职责 37现场救援小组 37警戒与疏散小组 38医疗卫生小组 38医疗卫生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38通讯联络小组 39电力保障小组 39善后处理组 39善后处理组主要职责如下: 39物资供给小组 403.3 应急响应机制 40应急机制运作 40应急响应分级 42通讯和报警 44事故发生应急响应 44事后应急响应 47应急结束与善后事宜 48第四章 事故报告与通报 494.1 报告程序 49内部报告程序 49外部报告时限及程序 494.2 报告内容 504.3 通报受影响区域及联系方式 514.4 、24小时报警 524.4.1 24小时报警装置 52、24小时有效的内外部通讯联络 52第五章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535.1 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53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装置 53突发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装置 54突发火灾应急装置 555.2 应急过程中采用的过程技术说明 55物理处置法 55化学处置法 565.3 生产过程中应解决方案 58矸石自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58地表塌陷应急处理 60突发火灾应急处理 61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 66矿井透水事故 695.4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地点 735.5 事故现场隔离区划定与隔离方法 73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7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7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法 745.6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后的报告 745.7 处置事故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75第六章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756.1 救援人员防护、监控措施 756.2 抢险救援方式 766.3 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抢险人员撤离 766.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776.5 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786.6 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78第七章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797.1 受伤人员现场急救 797.2 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807.3 药物、器材储藏信息 80第八章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818.1 事故现场保护措施 818.2 现场净化方法 81污染源排查 81污染控制措施 82洗消作业 838.3 事故现场洗消工作队伍 848.4 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84第九章 事故现场的恢复和蔼后 849.1 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849.2 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849.3 应急终止的条件 869.4 事故后的生态环境 879.5 应急终止程序 87第十章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8710.1 应急解除通知 8810.2 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8810.3 应急评价过程 88应急过程评价内容 88预警评价 89报告评价 89接警评价 90智慧和协调评价 90警报和紧急公告评价 91其他应急过程的评价 9110.4 事故原因的额调查和责任确定 9310.5 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9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总结目的 93应急总结的根本内容 94应急总结的结论 9410.6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 9510.7 事故损失调查 95调查方法 95直接经济损失调查 96间接经济损失调查 9610.8 善后处置和保险 97受灾的安置与抚恤 97物资的清理与补偿 97保险与理赔 98第十一章 应急保障 9811.1 通讯、消防等应急设备保障 9811.2 现场抢险救护应急设备保障 9911.3 应急队伍保障 10011.4 其他保障措施 10011.5 保障制度 102第十二章 应急培训方案 10212.1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102根本应急培训 102特殊应急培训 104矿山救护队的必备培训 10612.2 员工培训 10612.3 司机、监测人员培训 10712.4 公众培训 107第十三章 演练方案 10913.1 演练原那么和要求 10913.2 演练准备 10913.3 演练范围与频次 11013.4 演练组织 11113.5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111第一章 总 论 任务由来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环境灾害事故事件,如在瞬间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 、高剧毒或有毒有害化学品等污染环境的物质,给民众生命平安造成威胁、造成重大污染 、人员财产损失,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发生突然、难以控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破坏性大,对人民群众及生物生命平安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平安生产管理方法,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开展,环境质量下降,各类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为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和标准,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厉处分污染事故单位和个人,并追究责任者法律责任,遏制环境恶化趋势,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开展 为适应当前环境应急工作需要,标准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能力,有效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减轻突发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颁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要求重庆市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永川区环境保护局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根据区内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情况,为了进一步推动永川区工业企业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维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环境平安,永川区环保局按照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的要求,颁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编制突发环境污染案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污染型企业落实环境应急工作,标准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减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煤炭资源在开采条件艰苦和环境复杂,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伴随瓦斯灾害 、水灾、火灾和粉尘灾害等危害.为了保证煤矿平安开采,保障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救援系统. 煤矿企业有别于其他普通企业,本身具有突发事件较多、影响面较大、损失较多的特性。
而煤矿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更是要求其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煤矿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是指煤矿企业应对、消除突发事件,使突发事件对企业人员、设备、设施等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降到最小,从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的能力它是随着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开展而提出来的 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突发事故应急的能力和增强煤矿特重大事故的处理一旦发生煤矿事故后首先能及时控制危险源,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消除;其次尽可能的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以及降低事故对煤炭企业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煤炭企业作为污染物排放大户,对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重大 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岩矿业按照永川区环保局的要求和自身开展的需要,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大纲编制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在工作中加以指导本预案为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岩矿业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报或发生时,必须遵守的根本程序、组织原那么及实施方案公司各单位应依据本预案和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成立相应的应急机构,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行动到位。
1.2 规划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那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5-1996〕〔2〕?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3 指导思想与原那么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污染事故隐患,杜绝人为责任的环境污染事故通过编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保证在出现污染事故的情况下,能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处理,降低污染事故对环境、社会和企业的危害 应急预案编制原那么 煤矿企业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但其应急能力应该贯穿于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应急能力作用的发挥总体上取决于该企业的风险状况及事件发生后人员、组织、资源等的应急能力水平,具体与企业本身的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人力资源与体制资源、工程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公司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原那么、快速反映原那么、信息共享原那么、服从全局的原那么,对各类事故实施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应急疏散、作好现场消除和消除危害后果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遵循以下原那么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响、及时控制2)协调一致原那么应急工作既要与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平安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消除管理和突发事故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权威性:既要在应急工作时全面调动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级、分部门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3)统一指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