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八:dna的显示-feulgen反应.ppt
10页实验八:DNA的显示——Feulgen反应,【课前预习】 1.Feulgen反应的实验原理和关键步骤是什么? 2.在稀盐酸水解后,为什么要用亚硫酸水进行洗片?,,【目的要求】 1.熟悉并掌握Feulgen反应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方法 2.对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基本原理】 Feulgen反应(Feulgen reaction)是显示DNA的最典型的组织化学反应,为学者Feulgen和Rossenbeck于1924年发明,简称为Feulgen法因对DNA的显示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故常被用来显示细胞内DNA的分布情况 自Feulgen等发明该显示DNA的Feulgen反应法以来,其作用机制也久经研究和讨论,现已取得一致意见其具体反应原理是,标本经稀盐酸水解后,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解离,从而在核糖的一端出现了醛基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可与醛基反应,形成含有醌基的化合物分子, 因醌基为发色团,故可呈现出紫红色也就是说, DNA经稀酸水解后产生的醛基,具有还原作用,可与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从而显示出DNA的分布其反应机制如下图所示 2HCl+Na2S2O5→2NaCl+SO2+H2SO3,,DNA经温稀酸水解,其上的嘌呤碱和脱氧核酸之间的键打开,使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这些醛基在原位与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反应,形成紫红色的化合物, 因此Feulgen反应中,显示紫红色的细胞部位,即标志有DNA的存在。
Feulgen反应现仍广泛用于DNA的定性定位和定量的显微测定技术上实验用品】 1.器材 显微镜、立式染色缸、水浴锅 2.材料 香柏油,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 3.试剂 1)schiff氏试剂 将0.5g碱性品红置入三角烧瓶内沸腾的蒸馏水中,时时摇动玻璃瓶,煮沸5min使之充分溶解,冷却至50℃时过滤,加入10ml 1mol/L HCl,冷至25℃时,加入0.5g偏重亚硫酸钠(Na2S2O3)无水亚硫酸钠(NaHSO3),在室温冷暗处至少放置24h(有时需2~3天),使其颜色退至淡黄色,密封瓶口,藏于暗处,最好保存于4℃冰箱中(可保存数月或更长时间)在使用前加入0.5g活性碳, 摇1min, 用粗滤纸过滤,滤液应为无色;若液体颜色变为粉红色,便不能再用 2)亚硫酸水(洗涤剂):用200ml普通自来水(不要用蒸馏水, 以免引起误差)、10ml 10%的偏重亚硫酸钠水溶液和10ml 1mol/L HCl,三者在使用前混合,现用现配 3)1mol/L HCl(水解用):取82.5ml比重为1.19的盐酸加蒸馏水1000ml即成(应将盐酸缓缓加入水中)方法步骤】,,【实验结果】 细胞核中的DNA呈鲜亮的紫红色反应,它不但反应出DNA存在的部位及其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从颜色反应的深浅,来判断DNA的相对含量。
细胞质被亮绿复染成绿色,核仁通常为负反应;但在有些材料的细胞质中,DNA也会出现阳性反应小鼠肝切片Feulgen染色,大蒜根尖Feulgen染色,,【实验报告】,1.绘图表示Feulgen反应的染色结果 2.总结Feulgen反应染色结果的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