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峰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docx
24页文峰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学校本着“团结、公正、奉献、创一流”的精神,以“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以“办有情趣有温度有内涵有担当的基础教育”为办学愿景,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规范办学行为,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团结协作,推进素质教育”、“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提高办学质量”的教育特色以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着力点,以“德育塑造人格,学科推动发展,活动引领成长,艺体彰显特色,环境涵养气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重点,明确方向,统一思想,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学校为此,对学校的办学做出如下五年规划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现状分析一、学校基本情况赣州南康区文峰小学始建于2019年9月,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的新建学校,学校坐落在唐岛湾路1567号,占地46.95亩,总建筑面积19994.86平米学校规划规模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40人各普通教室、特种教室等按省标准配备,食堂1494平方米,可满足890人就餐校园人车分离,地下停车场一座,地下车位81个。
校外设2个家长停车区,共32个车位二、学校发展优势赣州南康区文峰小学具有新建校的天然优势,学校硬件设计和建筑标准高,设施配备现代化程度高,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学校位于唐岛湾路1567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熟片区,交通便利,并得到上级主管部分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三、目前面临的挑战(一)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1.学校2019年刚建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发展空间很大,但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教师素养参差不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还需提高2.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够系统,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时代性的优秀班主任急需培养,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二)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入学校建校以来,依据我校的特点,确立了德文化和德文化视角下的生态教育因为是新建校,师生和社会的认同度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挖掘,当然,这些特色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积淀和总结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一、学校发展理念目标(一)办学理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更好的自己。
(二)校训你行我也行,共同向前行(三)校风崇德 善学 求实 进取(四)教风为人正 为业精 勤工作 讲奉献(五)学风勤奋 乐学 会学 合作(六)培养目标立足于小学学段,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七)办学愿景办有情趣有温度有内涵有担当的基础教育(八)校花向阳花(九)校徽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立足内涵发展,学校将按照高层次、可持续、求突破的方针,实现依法治校、精细管理;深化新课程改革,将各项工作继续推向深入,做我市基础教育的领跑者;加强教育科研,使各科教学走上省时启智、轻负高效之路,把学校办成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各项运行机制规范、高效,教师、学生综合素质同类学校领先,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办学水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一)教师发展总体目标以教师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为目标,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再提升工作,每年打造一批学校名师,使学校教师队伍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不断提升学校教师形象二)学生培养总体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主旨,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成绩的合格学生,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21年3月---2021年12月)着力规划校园布局,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整洁优美的“生态”校园;开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学科素质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开展员论坛等工作,加快提升中队员的德育水平,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快特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办学特色第二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建设一支有锐意改革意识、敬业爱校精神、高素质、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大课题和课改研究力度,推广课改及教研成果;完善特色建设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特色项目;不断优化学校管理,全面推进以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科学管理水平,办学质量高效益;向“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示范学校的目标靠近第三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完善的学校文化初步形成制定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师、学生激励评价机制将关注小范围典型表彰与关注大范围点滴进步两套系统相结合,体现激励评价机制的普及型点亮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光荣,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德文化的魅力。
第四阶段(2024年1月---2024年12月)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优化各项管理机制,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办学水平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第五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整理教育教学成果,总结办学特色,梳理和提炼办学经验、精品课程经验,形成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日趋提高 走内涵发展之路,完善质量立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生态校园建设,讲求教育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不揠苗助长,遵循规律,实现各要素的和谐、有序、优质的生态教育第三部分:工作目标与实施途径一、学校管理工作(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以加快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唱响“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主旋律,切实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实际,将人本思想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发挥民主管理,凝聚集体智慧,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和谐自主发展,实现学校五年总体规划。
三)具体措施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例会,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影响力;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成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2.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实行人事制度公开化3.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的职能,发挥教职工代表的智慧,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制度条例修订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条例能切实保障学校规范有序运转、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制订《学校管理手册》、《教师道德行为要求》、《学困生帮教措施》、《教师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创建“文明班级”评分细则》、《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意见》、《安全防范制度》、《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等4.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以身示范,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流的班主任队伍二、德育工作 (一)工作目标1.培养明理守纪、个性突出的优秀学生2.建设整洁舒适、温馨快乐的和谐校园3.打造师德高尚、与时俱进的班主任队伍4.铸就乐观进取、团结奉献的精神二)具体措施1.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完善“文明班级评比”、“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等各种常规管理途径,有效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继续重视班容班貌建设,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合格班、示范班考核工作,倡导班级建设美好学习家园进一步完善《卫生值周制度》,充分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校园常规管理的加强,必然会促使学生行为规范有进步,道德素质有提高,校风学风更完善,校园秩序更良好2.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优良素质从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创设各种德育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主义、法制安全、禁毒教育、绿色环保等主题教育,做到主题教育系列化,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切实提高主题教育的计划性、规范化、实效性,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倡导“生活化”德育,探索德育教育新形式,有效塑造学生“明理守纪”的优良素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加强德育量化考核力度,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3.创设各项文体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为学生搭建各种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创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设计多彩的学校活动,特别是少先队活动,要儿童化、特色化,做到“周周有升旗主题”“六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有文化内涵”,开学典礼、开班典礼、毕业典礼别开生面,定期举办校园三节:民族文化节、阳光体育节、校园科技节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指导每位学生拥有1-2项体育特长或爱好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打下良好基础4.精心构建德育阵地,积极推进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德育阵地“别开生面”的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鼓励“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重视实践体验、情感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曲阜三孔、达尼画院、雷锋纪念馆等研学活动开展校内外“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弘扬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着学生各类心理问题的增多,学校急需加强心理健康安排所有教师参加心理学教育,扩充心理咨询教师阵容,争取心理咨询教师更趋专业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通过班会课系列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实行德育导师制,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行为或心理较为特殊的学生,要求导师与结对学生经常谈心,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预防偶发事件的发生,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尤其要重视离异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帮教档案6.加强德育研究与学习,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利用教师例会或班主任工作会议经常性地组织德育学习,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科学理论,了解德育动态,激发班主任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思考,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执行《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实行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制度,每月考核班主任量化工作并全校公布,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班主任,给予精神以及物质奖励发挥德育领导小组核心作用,每学期召开德育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