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oc
20页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摘要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是与作战效能紧密相 关的因素文章首先回顾了其理论的发展脉络,指出 团队凝聚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加工分类系统,继而介绍 了常用的研究手段和测量方法,最后提出了应用性的 建议和对未来研宄的展望关键词军事单位,凝聚力,团队分类号B849:E1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的军事观察家普遍认 为,技术因素将决定战争的进程更激进的观点是, 随着致命和强大的武器出现,未来的士兵将只具有打 扫战场的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战争实例和科学研 宄表明,人的因素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其中, 军事单位的团队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or cohesion)在近几十年里重新受到了关注西方(尤 其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团队凝 聚力是高效战斗的关键和基础,军事观察家Rielly指出,团队凝聚力,尤其是小单位的凝聚力是对战斗力 最有实质影响的因素[1]这种关注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技术的进步让战 场条件实际上是更加危险和多变,应激性人员伤亡(Stress casualties)大大增加;现代化战争对小单位 部队作用日益重视,对机动性和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要 求不断增加;此外,越南战争的教训,使美军上层反 省原先基于个人的人员分配和调动体系。
研宄和实践 表明,高凝聚力的部队能有效减少应激减员,提高作 战绩效,基于此,美国陆军在80年代采用了基于连队 的人员调动分配体系,单位人员配备系统(Unit Manning System) [2],发现该方法能显著的提高部队 凝聚力、士气和满意感[3,4]本文回顾了西方国家军事心理学家对于团队凝聚 力的有关研究,对其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简要梳理, 并总结了相应的培训建议2理论回顾在展开本文之前,首先先对这里的团队概念进行 说明,Salas等(1995)回顾了对于团队的认识,指出 军事团队不仅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具有共同 目标,特定角色分配以及需要相互依赖”这种普遍适 用的原则,还包括:(1)该团队在更大范围的任务情 境中进行决策(如整个战役);(2)团队成员拥有与任 务和决策有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各种军事技能);(3) 团队进行任务时通常要面对高工作负荷和时间压力(战斗)[5]对于军队团队凝聚力的科学研究,首先来自于 Shils和janowitz (1948)对德国国防军战俘的详细研 宄[6]在这份研宄报告中,他们将团队凝聚力粗疏的 定义为使团队避免瓦解的能力,但是着重强调了首属 群体(Primarygroup,该群体以面对面的亲密联系与 合作为特征,受到规模大小影响,就部队来说,连一 级是其上限)提供的团队凝聚力在战斗中的重要意义。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当士兵能从其直接的首属群体满足基本生理 需要,从军官和战友处获得充分的关爱和尊重,从团 体中能获得力量感,并协调好其管理者的关系,那么, 由于自私自利的考虑而瓦解团队效能的因素就会降到 最低程度⑵政治取向、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等次级符号 (Secondarysymbol)可以影响首属群体的凝聚力(避免瓦解的能力),当且仅当整个首属群体认可这些象征 时3)当由于脱离团队,丧失联系,失去领导,大量减员以及食物和医疗的缺失而使得首属群体被破坏时 士兵的生存愿望才会发展并体现出来,减少其战斗到 底的意愿该研宄的意义在于,它指出高战斗力首先依赖于 基层团队的凝聚力,而意识形态、政治取向的作用屈 居其次,从宣传和心理战的角度来看,使用诸如政治 理念和意识形态进行鼓动很难奏效(除非发生像越战 后期那样整个军队都失去作战意图的情况),而使用破 坏其首属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如破坏其通讯设施继而 详细指明其投降的方式并保证其安全)会很有效果上世纪中叶,对团队凝聚力的定义一直偏于笼统, 如Festinger•将其定义为“所有能使团队成员保留在团 队里的力量”在这之后,对于凝聚力的关注和测量比 较偏向与团队中的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P]。
到80年代,Carron对运动团队的研究提出了新 的见解[8,9],他将团队凝聚力定义为“为了团队目标 的有效达成,并保证成员情绪需要满足的一种动态过 程,这种过程反映为团队成员愿意留在团队中并保持 团结的趋势他发现团队凝聚力有两个因素,个人 从属团队凝聚力(individual-to-groupcohesion):包括 归属感、成员价值观和对团队感到的乐趣;团队整合 凝聚力(group-as-a-unitcohesion),包括团队合作和 人际接近性同时,每个因素又有任务和社会两种取 向(task &social oriented),前者表示团队内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的程度后者表示团队内人际相互吸引 的程度Carron的贡献在于,指出团队凝聚力具有多个成 分,也具有发展阶段的区分,他为团队凝聚力的研宄 提供了一种可以操作化的理论框架,特别是,他指出 过去的研究对于人际吸引成分的重要性估计过高这 一点对军事团队尤其重要,在进行娱乐活动时选择什 么样的伙伴和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是不一样的,在高 凝聚力的部队中,成员互相信任尊重,并对自己和团 队具有强烈信心,情感上的这种联结能帮助团队克服 身体痛苦、危险和恐惧,但这种积极作用是建立在对 整个团队成员准确的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认知 成分,成员们能够了解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 能力和意愿,从而也愿意付出同样的支持。
在军事团队的研宄中,Griffith也提供了类似的理 论框架,指出凝聚力既具有不同的方向,包括横向(horizontal cohesion,同级战友之间)和纵向(vertical cohesion,领导和下属之间),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成分, 包括工具性的(instrumental aspect,行动和技能)和 情感性的(affective aspect,感受和情绪)两个方面[10]Manning发现了三个对形成军事团队凝聚力非常重要 的条件:具有相似或共同社会背景的团队成员;在部 队中形成的共同经验;明确和有意义的团队任务和目 标[2]此外,他还进一步将凝聚力在三个层级水平上 进行考虑,士气(个人级别),团队凝聚力(首属群体 级别)和团队精神(部队级别),并指出联结这种层级 关系的制度设计和领导者因素Siebold等人的研究角度是将团队当作一个整体 来进行考察,他认为“团队凝聚力应定义为作用于团 队的各种必要机制的程度,能够保持在不同成员之间 社会关系的一种结构化模式以达成团队目标”他们令 被试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团队的各种属性进行评 估,而不是传统上基于个人对参照群体的信任感的主 观报告。
其结果同样验证了凝聚力具有不同成分,在 Griffith的基础上,他们增加了组织层面凝聚力 (organizational cohesion),这相当于 Manning 提出的 团队精神这样,小单位团队凝聚力就成为一个3X2 的架构,具体为:横向凝聚力(同级亲密关系和团队 合作),垂直凝聚力(领导关心和能力)和组织凝聚力 (荣誉和共享的价值观,需要满足和目标达成)[11]随后对于军事单位凝聚力的研究也 体现了这种理论上的进步,研宄者开始关注小规模的军事单位中,各等级的凝聚力随时间发展的变化 Bartone和Kirkland指出领导者对小型军事单位凝聚力 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个发展的四阶段模型,以下给 出了每个阶段的基本发展任务和主导性社会影响过程 (1)新生单位:发展同级关系,建立横向凝聚力/信 任,与同级参考群体的一致化和遵从;(2)年轻单位: 与领导者的关系,建立纵向凝聚力/信任,对小单位领 导的认同;(3)成熟单位:团队熟练程度,巩固/整合, 单位/组织价值观的内化;(4)优秀单位:单位形成, 保持优秀,继续争取成长/挑战[12]Cota等人(1995)建议将凝聚力划分为首要维度和 次要维度,前者能够描述大多数团队的共有特性,后 者用来描述特定种类的团队,Cota等人同样指出需要 区分凝聚力的先决条件,直接结果和相关因素[13]。
在其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研究了大量可能影响团队 凝聚力的因素对团队组成的研究表明,异质的种族、文化背景会对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有负面影响[14],在对人格的研宄中发现,领导的顽强性(hardiness)对团队凝聚力有重要影响,团队成员在宜人性和责任感(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上的平均值都与绩效相关[15]Bartone等人在对挪威军校生的研究中发现,团队成员的熟悉感和对应激任务的体验,以及支持性的领导风格也能够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发展 [16]Oliver等人进行的元分析研宄表明,团队凝聚力 与很多重要指标,如团队/个人作业绩效,工作/军队 满意度,保持力(retention)和福利(well-being)有 正相关,与违纪行为(indiscipline)负相关[17]有挑战性的任务及其成功能显著影响凝聚力,但 一些研宄则发现了反面的结果,比如任务的失败反而 能够促进凝聚力的产生,研宄者指出,对团队凝聚力 的考察能受到来自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研究的 帮助[18〜20]Griffith和Vaitkus整理了关于团队凝聚 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文献,指出跟团队凝聚力有关的 几个成分,包括内容,如凝聚力的社会和工具性取向; 功能,如维持团队完整;先决条件,如团队组成和外 在威胁等;以及结果,如提高团队绩效,都可以在社 会支持的研究框架中找到相应成分。
特别的,他们提 出将团队凝聚力,应激源(stress,对个人和团队的外 部内部威胁),压力(strain,压力对个体产生的负面 影响),团队瓦解(disintegration,压力对团队整体产 生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团队绩效放在一个模型里进行 考察他们的模型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对应激源 的不同应对方式会产生决定性的后果以上简要总结了有关军事团队凝聚力的有关理论总而言之,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定义在军事心理学领域 有很多争议,完善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但研宄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凝聚力与部队士气,战斗力 和满意感密切相关,团队凝聚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加工 分类系统,蕴涵了不同考察对象和变量(如团队种类 和成员构成),具有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使用多种测量 手段和效标予以验证的概念[11,21]下面将输理对凝 聚力研宄和测量中的一些重要方法,指标和常用量表3研宄和测量方法在团队凝聚力的研究中,共有两种研究取向,一 种研宄取向是采用诊断性的,另一种研宄取向是训练 性的[11]第一种取向关注士兵的应激性伤亡,情绪 失调,感受和主观态度以及心理健康,当发现问题后, 观察相应的团队因素,并由此建立模型作出诊断并给 出治疗手段。
Shils和Janowitz的经典研究就是一个典 型的诊断性研宄,他们指出战斗中体现出的五种能表 现凝聚力的个人/团队行为:逃亡(开小差),主动投 降,被动投降,惯性抵抗和抵抗到底他们研宄的对 象主要是前三种这种方法多采用调查访谈以及编制 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第二种取向关注团队训练的方式 方法和凝聚力的动态关系是如何影响作业绩效的,通 过控制各种资源,影响训练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绩效如对军校学员训练过程的研宄,对两种人员调配制度 的研宄等等这种方法多采用准实验或实验方法,采 用多种外部效标,以观察不同变量间的影响两种取 向的研究方法互相影响,形成一套测量和研宄范式其中,一个值得提及的方法是社会人际学方法(sociometry),该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建构,问团队成 员愿意和谁参加某类活动,然后整个团队的选择模式 通过一个矩阵体现出来,这样,被选择频率高的成员 (受欢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