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莫泊桑《一生》中约娜的悲剧命运.doc
3页浅析莫泊桑《一生》中约娜的悲剧命运摘要:《一生》是十九世纪末短篇小说大师居伊•徳•莫泊桑的杰作Z—小说展示了 1819 年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一动荡时期,一个名叫约娜的女人,所有的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幻灭以及 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一生她的一生看似微不足道,却着实耐人寻味从她的一生中我 们不难看出其命运的悲剧性来源于社会、家庭、宗教及教冇的影响和制约关于这个女人的 故事毫无疑问会成为一部经典,木文通过《一生》这一作品来解读莫泊桑对女性的态度和看 法以及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关键词:约娜、悲剧命运、女性意识、时代思考“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这是西蒙娜•徳•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通过 分析女人在口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的演绎得出的结论——女人是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综 合产物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女性较Z于男性是处于第二性的,女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男 性需要和符合男权社会耍求这一途径才能得以实现,约娜正是这么一位被男权文化塑造出来 的最“正常”、最普通的女性典型:没有激情,没有自己的欲望,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人 生的全部追求不过是做一个依附于丈夫的妻了和儿了的母亲这就是造成约娜平凡而充满悲 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如同一张崭新的白纸被命运揉搓继而撕扯得粉碎。
小说的开篇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而又多情的少女,出生于一个充满温情的贵族家庭, 从小养成了天真无邪、纯洁温柔的性格,修道院的教育又使她循规蹈矩并具有良好的道徳修 养,她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幻想能过真挚纯朴的幸福生活看似轻松愉快的开头让我们理 所当然认为约娜的幻想应该实现,她应该获得天使般的命运然而,此时已经注定了约娜的 悲剧的开始,当她乘着马车重返白杨山庄时,这棵高贵的植物己移栽到“社会”这一块并不 肥沃的土地上首先,在约娜的家庭教冇上,文中写道约娜的父亲徳沃男爵“希望在她十七岁上把她 接冋来时仍然是童贞无邪,然后由他自己诗意地来灌输给她人世的常情,在田园生活中,在 丰饶和肥沃的人地上来启发她的性灵,利用通过观察动物的相亲相爱和依恋不舍来向她揭示 生命和谐的法则”;而约娜的母亲阿黛莱徳夫人是斯塔尔夫人《柯丽娜》的崇拜者,把这位 才女的一些浪漫主义爱情哲学传授给了她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种了才使得约娜在遇到 徳•拉马尔了爵一一“一个高大标致的年青人”时,挑起一种极不寻常的感觉从男爵送女 儿去修道院时,约娜就和当时成千上刀的女人的命运一样悲惨,她们不是根据H己的经历和 愿望去发现和改造世界,而必须通过男性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从父亲到丈夫,她们一直 按照男权社会的传统要求和教冇全盘接受她女人化的角色。
小说中的丽松姨妈也是一位因违 背男性社会传统而备受歧视的可怜女人,文中写到:她在家中毫无地位,她这种人,就是连 亲人也一育感到很陌生,仿佛尚未经勘探,死了也不会给家里留下空虚和缺憾;她这种人枉 生一世,既不能进入生活,人世随俗,也不能赢得在周围生活的人的爱心这些教冇使得约 娜想要寻求浪漫的爱情,但是当幻想破灭时,当男人们不再像恋爱时那么“可爱”,那么值 得依靠的时候,约娜也和所有的女人一样感到无可适从,展开在眼前的,将是生活中不尽的 烦恼而更加可悲的是,这些悲剧的女人们仍然用同样的方式来要求和犁造她的同类乃至下 一代,就像书中的男爵夫人于是,女性的悲剧就这样一代代地延续下来,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在社会教育上,书中有本堂神甫对约娜的影响,有这个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共 同反映在得知白己的丈夫和使女偷情事件时,莫泊桑的一段描写非常精彩:她赤裸的脚在 雪地上有时深陷到膝盖,这种冰冷的感觉突然给她绝望挣扎的力量虽然全身几乎是光着的, 她却并不觉得寒冷,她没有什么感觉了,内心的痛苦已使她躯体麻木了,她向前奔跑,面色 苍白得和地面积雪一样这段话说明了约娜并不是天生的缺乏自我意识,她也会愤怒、伤心 甚至绝望。
对于此事,男瞬比他女儿还要愤慨,而神甫却轻松地说”这有什么办法呢?这地方 的姑娘都这样这种风气叫人痛心,但谁都无可奈何,只能稍微宽容地对待这种天生的弱点 她们不怀孕是绝不嫁人的,绝不嫁人,夫人接肴微笑的对男爵说:“我敢打赌您也胡闹 过......您也跟别人一样谁又知道您就从未动过像这样的小丫头呢跟您说吧,人人部这样 做尽管如此,尊夫人也没有少得到幸福,少得到爱,对不对呀? ”与此同时,男爵夫人还 在欷歙,但一想起她丈夫的风流韵事,嘴廉上便浮现一抹微笑;她是个多愁善感的女人,心 肠特别软,认为多情风流原木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以至于在约娜第二次看到丈夫偷情时候的 淡定与坦然,就像神甫说的“好像当地就是这种风俗”,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了做出越轨行 为时却说:“有什么办法呢,神甫先生!这种肮脏事,又不是我们教给他们的,我们也没辙 可见人们对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从而习以为常了再说神甫,书中说他们这种人最讲究礼 仪,无论思想、感情,还是话语,都显得高高在上,目无下尘,实则我们却从他的谈话中看 出了伪君子的一面文中一个细节证实了这一点:“神甫特别感兴趣,转身注意她,要以教 士的好奇心来挖掘床第的秘密;正因为有这种秘密,他才觉得主持忏悔有意思。
再说这里 的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谈论谁家的闺女最近生了孩了不得不结婚了;谁家的女仆是个无父 无母的孤儿;亦或者邻居家的十五岁的女孩肚了也大了……这些都足以看出当时丑恶的社会 习气就像光天化口下的尘土般毫无顾忌地四处飘散,这样的社会环境无疑乂是造成约娜这类 女性悲剧的又一原因最后,不得不说约娜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徳•拉马尔了爵(于连); 另一个就是她的儿了保尔先说于连,开始接触约娜一家的时候他是个深谙世事,有教养的 人,但是他却尽可能的挑逗约娜,文中写道:“约娜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突然扫来又迅 即移开的一瞥,流露出一种温情的赞赏和一种初醒的倾慕;了爵要告辞了,他最后一眼瞥向 约娜,显得更亲热更深情,仿佛特意向她告别文章的开始他一再表示H己己经厌恶上流 社会,不想再过那种无聊的生活,说那种生活总是老一套,根木见不到一点真心和诚意而 于连的一切行为只不过是要皆有单纯的约娜事示约娜隐约感到这一切,可以说幻想破灭, 她的美梦也消沉了这时的她还会思忖,自己会不会像母亲这样,在持续不断的惯常生活中 沉沦,进入这种麻木不仁的状态呢?蜜月旅行Z后,于连判若二人,就像一名演员扮完了角 色;她同于连的关系也完全变了。
在她惊讶地发现了丈夫的两次偷情后,从开始的農惊和愤 怒随Z变得麻木在这里,莫泊桑无情地鞭挞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卄行卄态,描绘他们尔 虞我诈、奢侈腐化、奸淫堕落、无所不为的可耻行径现实中的徳•拉马尔了爵脱去了文质 彬彬的外衣,暴露出贵族及资产阶级的丑恶木质可以说,约娜的悲剧是整个社会悲剧的缩 影,约娜是逃不出被整个有产阶级所玩弄的命运,幻想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也 歌颂了普通劳动人民的善良,如使女罗莎莉以及她的儿子徳尼•勒科克,即使使女在过去犯 过错,但在莫泊桑笔下,他们仍然是这个黑暗时代的一抹光亮再说约娜的儿了保尔,她曾 憧憬着孩了的未來,试图在儿了身上寄托某些渴望,最终她的幻想也破灭了保尔就像他父 亲一样,成人后同样使她失望,赌博、宿娼、在外边负债累累,耗尽了家中的财产……现实 再也无法唤醒约娜对生活的热情,她受尽折磨、年老体弱,凄凉孤独,報LI沉浸在对往昔的 回忆中小说的最后部分又冋到了小说开初时的一个类似的场景:年老的约娜偶尔打开一个木 箱,里面装满了I口日历她把它们摊在桌上,试图冋忆一下往昔于是,她哭了面对展 开在桌上的她自己凄惨的一生,她默默地流着沉痛的眼泪,一个老妇人伤心的眼泪。
在她 登上马车、离开作为伤心Z地的白杨山庄的时候,这个经历了梦幻以及幻灭的全部心理历程 的老女人,似乎变得宁静了,听天由命了幸运的是,善良的使女罗莎莉又I叫到了她身边照 顾她,帮助她小说用罗莎莉的一句:“您瞧,人生从來不象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彖意想中 那么坏作为全书的结束语约娜最终重新找冋了那颗破碎的心灵,开始了白己的新生活 这无疑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总可以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一生何其短又何其长,关键不在 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能否把握这或长或短的时间,填补人生的空白这似乎是约娜的一 种智慧,一种抹去幻想因素的现实的智慧而这或许就是莫泊桑川约娜一生的悲剧命运向我 们传达的一种时代的思考吧参考文献:1. 莫泊桑.《一生》,盛澄华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桂裕芳.莫泊桑小说全集(第九卷)[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 张英伦.莫泊桑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4.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冇出版社,2011.5・西蒙娜•徳•波伏娃,《第二性》,陶徉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6•啜大鹏主编.《女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