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上浙教版历史复习提纲(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zw****58
  • 文档编号:42874158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1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 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 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 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 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 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 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 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 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 造了人本身” 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 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 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5、比较图 1-6 和图 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 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 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 钻木或击燧 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 强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生活时间 生活地点 体态 社会组织 取火方式 生产工具 生产方式 北京人 距今 70-20 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都属于旧石器时代) 头部保留猿 类特征 原始人群 天然火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距今 18000 年 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氏族公社(血缘) 人 工取火 打制石器为主,出现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 采集、狩猎、捕鱼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 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 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 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

      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 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 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 出现,人类 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3、 比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 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4、 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 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 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 有重要的意义5、 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 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 利于通风、防潮6、先民的精神世界体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萌芽, 图腾崇拜等方面7、第一单元内容列表生活时间 远古人类 特点差异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 170 万年 ①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距今约 100 万-50 万年 ②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③北京人 距今约 18000 年 ④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 1 万年 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距今约 7000 年 ⑤浙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 6000-5000 年 ⑥陕西半坡遗址 距今约 5000-4000 年 ⑦炎黄尧舜禹传说 P15[自我测评] 1、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 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 器。

      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区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 陕西西安 生活时间 距今约 7000 年 距今约 6000-5000 年 自然环境 气候比较湿润多雨,水网密布 气候比较干燥少雨,河流较少 建筑样式 干栏式木结构 半地穴式(圆形尖顶小屋) 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 粟(小米)和小麦 驯养的动物 牛 猪 制作的陶器 黑陶 彩陶 相同点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 建筑房屋,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法国的造石器专家承认:没有人能比得过原始人的制作工艺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原始人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适合生产的石斧等各种促进人类社会 物质生产的工具,体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传 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 史价值 2、P17○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 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 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考古发掘和 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 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3、评价禅让制: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微弱力量汇集起来, 跟自然界进行斗争,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 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主制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 力相适应 P18[自我测评] 1.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 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有: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2.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①从传说反映的时间 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从内容来看, 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 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 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3.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黄帝、炎帝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 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 文初祖 4、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冲突? 城市建设旅游开发 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能源开发(书上 P20 案例:埃及金 字塔体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平遥古城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 发展之间的矛盾;尼罗河沿岸古迹体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之间的矛盾5.保护文物古迹有何意义?①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它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②文物古迹有许多研究 和欣赏价值,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自然,增长见识③文物 古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④保护文物古迹 不仅是历史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 的人文环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6.怎样样保护文物古迹?①根据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对古迹的整修建议; ②划定专门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③落实消防 措施,有专人看护;④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

      ⑤政府要投入 资金、技术、人才组织修复等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P28 这一时期已经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上已经率先进入了犁耕时 代 [自我测评]1、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统一时间、统 一者) 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产生文明时间 国家统一时间 统一者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 3500 年 公元前 3000 年 美尼斯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 3500 年 公元前 18 世纪 汉谟拉比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 2500 年 公元前 3 世纪 阿育王 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 2070 年 公元前 2070 年 禹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 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 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 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 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统治者产生方式 特点 禅让制 民主选举 “天下为公” 世袭制 父死子继 “家天下”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城市 王权 社会等级 刑法 埃及 孟斐斯 法老 统治阶层: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工匠和农民;奴隶 两河流域 乌尔城 国王 奴隶主、自由民、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 二里头 国王 贵族、平民和奴隶 严酷刑法 印度 摩亨佐•达罗 国王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3.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 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 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4、《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 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 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 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 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 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 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5、印度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地位 等级 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婆罗门 僧侣 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权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军事行政大权 被统治阶级 三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四 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奴隶、理发师等) 没有任何权 利,处在社会最底层第三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