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域传输网的计划与优化方法9.docx
7页精品学习资源城域传输网的规划与优化方法[ 导读 ]传输网是电信业务的承载网,是保证整个网络质量的关键;本文依据目前城域传输网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分别针对光缆网、设备网争论了相应的优化和规划方 法;注意通过科学评估网络,利用网络优化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最终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1、引言目前电信市场竞争日益猛烈,如何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爱护成本,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大的利益回报,成为运营商竞争的关键;而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一个结构清晰、容量充分、性能安全稳固的本地传输网对各种业务的开展尤为重 要;目前各运营商都在尝试降低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 网络必需不断地扩容;如何能够满意实际需求并且在恰当地点扩展网络,需要通过网络规划来解决;另一方面,企业的盈利需要不断地降低 OAM〔 操作、治理和爱护 >费用,环绕“提升网络安全稳固性,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爱护效率 ”3大目标,对网络进行优化是必定的挑选,因此,网络优化必需与网络规划建设相结合;当前运营商应当在网络规划和网络建设时,预先想到网络优化问题,以网络优化的思想来指导网络规划,着眼于长期进展的需要,以建立一个高效、优化、增值的光传送网络为目标;本文结合工作实例介绍了城域传输网相应的优化与规划方法;2、目前本地传输网中存在的问题设备就像一个个关节,通过脉络 ——光缆组成了巨大的传输网络;随着中国国内运营商的不断进展壮大,其传输网络越来越巨大,网络结构更加复杂,运行爱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早期建设的传输网络存在诸多问题并逐步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如下;〔1>光缆网方面●光缆网芯数种类过多,层次不清,不利于爱护治理,线路迂回过大,造成损耗增大;比如有些接入层 SDH〔同步数字系列 >环路占用了主干光缆纤芯;●管道线路资源不足,严峻限制了光传输网络的进展;●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部分地区由于管道光缆缺乏,路由上不能形成环路,影响了 SDH 成环;接入层存在大量 PDH〔准同步数字系列 >光设备及 PDH 微波设备; SDH 设备或以长链显现,或为同路由光缆成环,无法发挥 SDH 环爱护的功能,一段光缆的中断就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的业务中断;〔2>设备网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有的设备端口利用率、槽位利用率偏高,无法增加新的业务;通路组织支配不合理,有些站点由于交叉才能的限制不能开通新的业务,造成资源铺张;存在单节点失效时大量电路中断的安全隐患;例如核心层时隙没有合理规划,对于跨多节点的业务,各跨段的时隙不连续,形成了大量时隙空分和时分的现象,当单节点失效时,由于 SDH环时隙错连,大量电路就会中断;●网络结构不合理,未能发挥 SDH 优势;例如,有些接入环上的站点太多 〔20 多个>, 造成业务开通困难,断环风险过大,资源利用率低;●设备版本不一样,有些设备板卡级别低,不能支持 SNCP〔子网连接爱护 >倒换,造成业务无爱护;● SDH自愈环在光缆中断时可以对环路业务供应有效的爱护;随着技术的进展和业内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竞争的加剧,单一的环爱护已不能满意运营商的要求,必需考虑对关键节点或环路的容灾;3、本地传输网的规划与优化方法3.1 光缆网的规划与优化对于光缆网主要从网络稳固性、掩盖面、抗故障风险等方面来考虑其规划建设,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尽量提高光缆线路安全性,加大管道建设力度;能铺设管道的要尽量铺设管道,不 能铺设管道的可依据具体情形利用杆路架空,光缆无法接入时再考虑无线接入;原就上要 求全部 SDH 环路光缆路由成环,做到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进局的光缆要挑选两条不同的物理路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爱护;●尽量扩大管道掩盖范畴,在保证组网路由上各段落具备肯定的管道资源外,应结合城市道路的建设进行管道敷设,保证将来传输网络的进展;依据近期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提出的道路建设工程,结合运营商的实际业务进展需求,在保证网络组织的基础上再挑选部分路段作为管道基础建设的先期投入;同时考虑为使数据业务便利地接入用户,应提前进行接入层光缆管道的建设;●合理选取汇聚机房;应在管道汇聚区选取汇聚节点并建设汇聚机房,形成安全、清晰的汇聚区域划分,充分发挥汇聚节点设备的汇聚作用和才能,防止边缘网络为了成环而进行的跨区域迂回,提高纤芯利用率;●结合传输业务的分层设置,建议将核心 / 汇聚层的光缆分别出来,成为核心 / 汇聚层的专用光缆;依据这个原就,核心节点之间、大汇聚点之间没有直达光缆或有直达光缆但纤芯为基站使用的段落,建议新建光缆;由于这个层面涉及的节点数量并不多,同时可采纳的技术手段挑选余地比较大,因而新建光缆的芯数不必过大,一般可选光缆芯数在 24 芯至144 芯;●建立光缆自动监测系统,优先建立主干光缆的监测系统;通过测试光缆中的备纤, 分析光纤网络的运行质量,实现光缆的预防性爱护;特别当光缆发生中断等反常情形时,系统能够自动通过 OTDR〔光时域反射仪 >进行测试,定位光缆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并快速通知相应的线路爱护人员进行抢修,从而大大缩短故障历时;3.2 设备网的规划与优化3.2.1 评估第一要做好网络的评估,网络评估是网络规划与优化的第一步,包括资源评估和网络评估;依据一系列指标,对全网进行具体的明白和把握,找出其中存在的瓶颈和风险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网络优化方案,为网络的后期进展、规划供应全面、系统的数据参考;3.2.1.1 资源评估资源评估的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内容:●槽位资源占用率;查看设备已插机盘占可插机盘的比例,机盘包括支路盘、线路盘、交叉盘等;当占用率很高甚至达到 100%时,说明站点已无扩容才能,需通过工程新建、下挂扩展子架、负荷分担等方法分担压力,其要考虑这种站点的容灾,一般占用率为70%时比较合适;对于骨干、汇聚层站点,统计时要看这些站点是否已经配置了 TPS〔支路爱护倒换 >和交叉主备爱护;●线路时隙资源占用率;以某一环路为单位,查看环上相邻两站点的在用线路时隙占线路总时隙的比例,统计颗粒为 VC4;当环路为复用段环时,不运算后一半的爱护时隙;此指标可以衡量组网的合理性,找出光线路时隙的瓶颈段落 〔数值较大的段落 >,通过调整电路的流量及流向,最终提高光线路时隙资源使用率的合理性;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交叉资源占用率,包括高阶交叉和低阶交叉;以站点为单位,查看已用交叉占可用交叉的比例 〔以 VC4 为单位 >;指标主要表达每个站点设备内部数据设置使用方面的情形, 当已用资源占全部资源的比例比较高时,说明再进行数据设置将较为紧急,可考虑通过扩容和调整时隙路由等方法来解决;●网管资源占用率;主要查看各网管治理的网元数,当超过网管配置的硬件要求时, 网管就会变慢; ECC子网假如设置不合理,会引起 ECC风暴,造成大量网元脱管;3.2.1.2 网络评估网络评估的内容包括网络结构、网络生存性、同步网情形等方面,目标是拆除不合理的环和链,建立层次结构清晰的 3 层网络,防止显现大量迂回路由,使骨干层真正发挥骨干的调度作用,使网络具有更为合理的网络架构,更高的网络牢靠性,可更好地满意 3G 网络大量的电路需求,并使本地网网络架构适合将来 ASON 技术的引入;主要评估以下几项;●网络拓扑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环和链;汇聚层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起到汇聚的作用;●是否存在大量的链型网络,造成业务无法爱护;特别对于对电路质量要求高的大客户,要尽快与线路部门商量方案,做成环处理;●汇聚层和核心层的业务转接安全性如何,骨干层与汇聚层相连是否使用了双节点互联〔DNI>技术;● PP单〔 向通道爱护 >环上带环、链的站点是否配置了 SNCP 属性,交叉板、线路板的版本是否支持 SNCP 倒换,查看是否有实际路由已经成环,但规律配置仍旧是无爱护链的情形存在;●爱护方式是否正确,对于汇聚型的业务最好设成 PP 环,设成 MSP〔复用段爱护 >环没有任何优势并且会造成业务爱护倒换的时间过长;3.2.2 优化方法通过重新规划骨干和汇聚层各环的 VC4 通路时隙,解决设备的高 / 低阶交叉问题,以下是时隙调整的原就;●在骨干层节点全部用 VC4 穿通,以防止以后骨干层节点的低阶交叉成为瓶颈;事先规划好骨干层任意两站点间的时隙,跨点时各段尽量用相同的 VC4,防止复用段环在单节点失效时发生时隙错连;●环间的业务尽量用 VC4 调度,环上线路速率为 10 Gbit/s 的设备尽量少用低阶;●尽量使当前的业务排满每个 VC4 通道,以防止设备时分交叉才能的不同形成时隙碎片;●依据网络的分层,建议低阶通道的疏导、归并尽量在网络的边缘进行 〔接入点至汇聚点>;在网络的核心层采纳高阶通道整体规划,减小对交叉资源的铺张,最好依据业务的流向、局向归类进行通道安排;对高阶通道的占用完量依据短路由规划,并综合考虑通道利用的均衡性,防止某一段通道占用过甚造成业务开通困难;●对数据业务的通路规划,应考虑数据业务的动态特性,采纳共享通路方式兼顾基本带宽和动态峰值带宽安排;通过以下的网络结构调整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网络生存性;●汇聚层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层面,应具有有效掩盖及有效汇聚的功能,过于密集的环网或掩盖不足均不行行;对于机房条件好的汇聚点,如满意机房面积 50 m2 ,双外电引入及光缆入局安全时,可建单汇聚点接入环作为永久汇聚方式;如机房条件不够抱负,就应建双节点引入;●通过接入环拆环或升级容量来充分发挥环路的优势;城区汇聚环所带节点数量应在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4~6 个〔不含核心节点 >,业务需求不大的时候,采纳 10 Gbit/s 设备框,但只插入 2.5 Gbit/s板卡,组成 2.5 Gbit/s 传输系统;将来业务增大的时候,插入 10 Gbit/s 板卡升级为 10 Gbit/s 传输系统;速率为 622 Mbit/s 时,以 3~ 6 个节点为宜; STM-16 以 4~ 8 为宜;一个汇聚环下挂的接入层链、环数量不宜过多,为 3~ 4 个;边缘层接入环所带节点数量应不超过 16 个,从便利电路调配来考虑, 8~ 10 个为宜;宏基站与微蜂窝 〔包括大客户 >尽量分别组环,宏基站接入环采纳 622 Mbit/s 传输系统,微蜂窝接入环采纳 155 Mbit/s 传输系统;4、具体案例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如何进行传输网评估分析和优化,下面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图 1 为某一网络的网络结构,网络名称为 “城域网 1”;图 1 城域网 1 组网结构4.1 传输网评估4.1.1 资源评估线路时隙占用率:统计各环路线路时隙的占用情形,以汇接环 1 为例,其线路时隙占用率如表 1 所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表 1 汇聚环 1 的线路时隙占用率由统计可知,环上各站点间线路时隙占用率不均衡,并且有些区段占用率偏高,如“ A→ E、”“ H→ A段”时隙占用率分别达到了 100%、 87.5%;有些 VC4 通道的时隙仍没有用完,就开通了新的 VC4 通道,形成了时隙碎片,存在安全隐患并使资源利用率变低;如“ H→ A段”某个 VC4 通道使用率仅为 7.9%,此段其他 VC4 通道占用率都在 80%左右;槽位占用率:由于大部分业务为汇聚业务,都需要在中心站点落地,骨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