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与应急救护.doc
8页狂犬病(Rabies)一词源于世界上最老的语言之一梵语,Rabbahs,意为“狂暴”最早关于狂犬病的记录可能远及公元前2300年. 葛洪东晋道教学家,炼丹师,医药学家《肘后备急方》 20个可能是治疗犬咬伤的方剂,其中论及狂犬病,说明古人对此病并不陌生凡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得犬啮者难疗,凡犬食马肉生狂及寻常,忽鼻头燥,眼赤不食避人藏身,皆欲发狂古人对狂犬病无知,所以采取的治疗方式跟巫术无异在葛洪所记方剂中,用便粪蟾蜍等恶心之物,源于朴素的以毒攻毒思想,是古代巫术的变异最危险的,是第四方,“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种处理方式,若犬携带狂犬病毒,它保证了患者一定要感染狂犬病——病人一病即死,当然不复发 巴斯德的神奇疫苗迅速传遍全球,远致北美俄罗斯,都把被疯狗或狼咬伤的病人送到巴黎救治到1886年8月,多达1235人接受了巴斯德的治疗,只有3人死亡 脊灰疫苗发明人犹太科学家柯普罗斯克发明新一代狂犬病疫苗柯普罗斯克及其在威士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同事在1960年代末开发出了新一代的细胞培养疫苗,称为人双倍体细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Vaccine,HDCV)。
后来学者采用不同的细胞进行培养,先后诞生了纯化鸡胚细胞疫苗(PCEC)、纯化绿猴肾细胞疫苗(PVRV)、纯化鸭胚细胞疫苗(PDEV)、狂犬病毒吸附疫苗(RVA,采用猕猴肺纤维细胞培养)等等VRG疫苗多用于北美地区制作疫苗饵,清除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毒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的密切接触传播给人(通过咬伤或抓伤) 狂犬病在全球的分布很广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狂犬病造成的人类死亡约有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的最初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头痛和疲乏,然后发展到呼吸道、胃肠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在疾病后期,以机能亢进(狂暴性狂犬病)或麻痹体征为主(早瘫性狂犬病)无论狂暴性还是早瘫性狂犬病,都从部分麻痹发展到完全麻痹,然后所有病例都会出现昏迷,最后通常全部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接触后治疗尽快进行清创和免疫 I:触摸或饲喂疑似动物,但皮肤完好 II:接触后有轻微抓伤,但未出血,或皮肤破损处被舔 III:一处或多处咬伤、抓伤、皮肤破损处被舔,或造成皮肤破损的其他接触;或接触蝙蝠 清洗和消毒伤口或接触点,迅速以大量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而后500-1000ml20%肥皂水冲洗伤口,重复此流程3次。
进入下一步处理环节狂犬疫苗用于II类和III类接触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体应当用于III类接触,或用于免疫系统功能较低的人群 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已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多年保持为0或接近于0中国是全球狂犬病疫苗的头号生产国和使用国,每年使用量达1500万人份,相关总费用每年超过100亿元,但每年发病率(即死亡率)却超过2000人,在全球排第二位美国每年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量仅为1.6万~3.9万人份,却能保证每年狂犬病死亡人数在5人以下其主要传染源不是狗,而是蝙蝠或浣熊等更难防控的野生动物 农业部管的狗咬了卫生部管的人 “投入一百亿,死亡两三千” 解决狂犬病问题主要靠兽用疫苗而不是人用疫苗,靠农业部而不是卫生部 WHO已提出在2020年前实现全球基本消灭狂犬病的目标拉美国家在2010年已宣布基本实现目标印度等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都已纷纷作出承诺,将按时达标目前全世界都在对中国政府拭目以待灾难现场自救与逃生什么是火?火的科学定义:火是一种燃烧现象,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热能,同时伴有烟雾和火焰产生火灾是这种燃烧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所造成的伤害火灾造成的损失v 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火灾600-700万次,死亡人数55000-65000人。
v 发生火灾较多的国家前五位是印度、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日本v 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火灾300多万起,死亡30余万人初始阶段的灭火方法v 冷却灭火法:v 隔离灭火法:泡沫灭火器等v 窒息灭火法: CO2灭火器等v 抑制灭火法: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常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的类型v 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类、贵重仪表、电子仪器及文物、图书档案等物品的初起火灾不能扑灭电器火灾v 干粉灭火器: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v CO2灭火器: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下保险 拉出插销 把喷嘴对准火源 用力压手柄小型家用灭火器的使用v 适用于扑灭厨房、客厅、居室内的初起火灾,有喷射型及投掷型两种v 喷射型家用灭火器使用方法为:按下灭火器顶端弹簧按钮,将喷嘴对准着火处,喷射灭火v 投掷型家用灭火器使用方法为:只需将其投掷于火中,容器破碎,干粉泄出灭火灭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项1.喷射时,要由近而远、由外而里对准火苗根部喷射2. 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处3.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4. 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5. 扑灭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火灾初起时如何灭火?v 拨打报警起火地点火灾情况(起火位置、燃烧物种、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楼房逃生术火和烟?烟的走势?1.熟悉生活环境中的各种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正确地选择逃生路线2.不要留恋财物,应尽快逃出火场 千万记住,逃离火场后切不可返回 3.初起火灾时,可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4、在浓烟中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弯腰行走或甸甸前进,寻找安全出口5.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或用水浇灭火苗6.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巾塞紧门缝,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躲进放满水的浴缸内等 同时,设法从窗口逃生7.不要盲目跳搂,可用牢固的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紧拴在门窗等固定物体上,然后滑下逃生8.楼上居民被火围困时,可向室外扔抛沙发垫、枕头、衣服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夜间则可打手电或敲击铁质面盆等发出求救信号9、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舞厅、影剧院等)遇到火灾,其内人员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门(安全通道)方向分流疏散撤离,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亡。
高层楼房救援办法(1)安全被带和大绳 缓降器 软梯 逃生袋防患于未然 电 燃气 遗留火种 儿童玩火地震时个人如何避险?楼房平房户外公共场所被埋后如何自救和救援?1. 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要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2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3. 被埋压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应利用一切办法与外界联系,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4. 被埋压人员应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以脱离险境若无力脱险时,应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5. 组织家庭、邻里互救家庭人员和邻里熟知被埋压人员位置,可及时进行抢救在救人中要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等声音6. 要根据房屋结构、发震时刻等特点,通过询问或倾听,确定被团人员位置后,再行抢救,防止意外伤亡7.地震时抢救目标应先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8. 救援要讲究方法,首先应使被救者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防止窒息,再暴露胸腹部若伤员不能自行出来,不能强拉硬拖救援时可用小型轻便的工具,如铲、锤、凿、棍等使用时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接近被困人员时,更应小心,不用利器硬挖 有地震预兆时如何应急?家具及房屋改造 疏散路线 避难地点 应急包附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一副 应急食品两罐,内容物包括每罐110克有盐压缩饼干,冰糖糖块和熟花生米 饮用水两罐,每罐340克 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两根,火柴一盒 超薄保温雨衣一件,高强度尼龙携行袋一个 、药品、绷带、收音机等救护新概念现代救护的特点人类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各种自然灾害和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随时在袭击人们脆弱的生命向广大民众普及现代救护技能和突发事件紧急逃生应急处理方法尤为重要现代救护立足于现场的抢救 “第一反应者”(第一目击者)应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挽救生命 实地感受、眼观、耳听、鼻闻等方法判断现场“第一反应者”注意事项尽量采用个人防护用品表明身份:“我是救护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你配合”自然灾害相关灾难:地震、火山、滑坡等人为灾难:火灾、爆炸、战争及恐怖袭击等。
医疗救援队伍的建制三种编组模式1、5人分队:队长1人、内科医生1人、外科医生2人和护士1人2、10人分队:队长1人、内科组3人、外科组5人、检验防疫组1人3、20人分队:指挥组、现场救护组、检伤分类组、内科救护组、外科救护组、医技组、留观后送组Response to disaster1、classification(伤病员的检伤分类)2、arrange and rescue(伤病员的安置与救护)3、pass(伤病员的转送护理)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头部体征 颈部体征 脊柱体征 胸部体征 腹部体征 骨盆体征 四肢体征救命为主,保持气道通畅、氧的供应、保证循环,减少伤残迅速安全转运伤病员现场伤员分类卡的标记项目:伤病员的姓名或编号、初步诊断、是否需现场紧急处理等位置:挂在伤员左胸的衣服上红色:病伤重危及生命者,需立即抢救黄色:严重,无危及生命者,短时间内可等待治疗,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永久性损伤或致残绿色:受伤较轻可行走者黑色:死亡伤病员生命链”是指从“第一反应者”发现伤病员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链”早期通路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电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早期通路 120、999(北京地区) 报告人姓名与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 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现场心肺复苏术是指通过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现场心肺复苏术不仅在麻醉时使用,也常见于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救护等急救工作 因种种意外、疾病 呼吸、心跳停止 脑细胞缺氧4分钟 人工呼吸:给予氧气 胸部按压:送出血液抢救对象: 猝死者(Sudden Death) 阻止“提早”出现的突然死亡 挽救“不该”凋谢的健康生命 各种疾病的终末期除外实施者: 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 猝死者身边的医生或护士 经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市民心搏骤停的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