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5课 感知音乐节拍(二)《渔光曲》|花城版 (共10张PPT).ppt
11页渔光曲是同名影片的主题歌,作于1934年 安娥(19051976)是我国近代现代音乐史上一位优秀的女歌词作家,原名张式源河北省获 鹿县人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相继在北京人艺,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任 创作员,兼任歌曲月刊的歌词顾问和编委在“四人帮”横行的时期,因爱人田汉同志而遭 受株连,于1976年不幸去世主要作品有诗剧高粱红了、战地之春、洪波曲等,创 作了卖报歌、三个姑娘、节日的晚上、新凤阳歌等多首著名歌词 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当过钢琴修理工,同时学习音乐 1927年回国后,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及歌曲作者协会1934年创作了这首渔光曲,以后 又创作了月光光、新莲花落、大地行军曲等电影插曲他创作的救亡歌曲有打回 老家去、高粱红了、别了皖南等,此外,还写过歌剧台儿庄、洪波曲等音乐 1940年在军部工作,皖南事变中牺牲 渔光曲这部影片通过一个穷苦渔民家庭的破产,以及他们流浪和死亡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 社会渔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渔光曲这首主题歌,以凄婉的曲 调描写了当时渔民的沉重劳动和被剥削的贫困生活,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悲愤。
这首歌采用三段体的曲式,想象鲜明虽然各段音调有所变化,由于 节奏型的统一和用同一乐句写成的引子和间奏,使各段之间联系得以 加强;徐缓的速度和贯穿全曲的特定节奏,描绘出渔船在茫茫大海中 颠簸起伏的形象;虽然曲调采用了宫调式五声音阶,却没有一般大调 明朗的色彩,而在旷远中露出压抑和哀愁,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特 殊的魅力 渔光曲已流传了近半个世纪,由于揭穿了社会的本质,激起了人们的共鸣,至今仍是一首富有生命力的歌曲 这首歌在影片中反 复出现,有力的烘托了影片的主题,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聂耳曾评价这首歌:“渔光曲 一曲,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不是 “偶然的侥幸”,而是由于“内容的现实,节奏的哀愁,曲调的组织化”和“配合这影片的现实 题材” 这首歌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第一乐段平静自然,仿佛远 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第二乐段,描写风起浪 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 舒缓而忧伤2021/4/191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