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公示.doc
9页1 - 《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 》公示 一、总 则 1.1 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指导涡阳县建设 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 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规,制 订《涡阳县城市 总体规划(2014-2030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1.2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4—2030 年; 其中:近期为 2014—2020 年 1.3 规划层次与范围 1、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范围为涡阳县行政区划范围, 现辖 20 个镇、1 个林场, 县域总面积约 2107 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 规划区范围由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 涡北街道行政范 围和楚店镇 李楼村、周东村,涡南镇王寅村、王塘村范 围构成 总面积约 251.08 平方公里 3、城区规划 规划范围为城区范围 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2.1 人口与规模预测- 2 - 1、人口规模预测 规划县域常住人口 2020 年 135 万人,2030 年 150 万人 规划城区常住人口 2020 年 36 万人,2030 年 50 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规划城区城市建设用地 2020 年 36 平方公里,2030 年 50 平方公里 规划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100 平方米/人 2.2 县域镇村体系结构与空间利用规划 1、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 一 带一路、一主三心” 的全域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城区、西阳 镇、高 炉镇、龙 山镇形成城镇密集区 2、县域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确定“ 城区—中心镇— 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 的四级结构 (1)城区 城镇人口规模 50 万人 (2)中心镇(3 个) 包括义门镇、西阳镇、高炉镇等其中 义门镇 3.5 万人、西阳镇 4.66 万人、高 炉镇 5.0 万人 (3)一般镇(13 个) 包括龙山、曹市、楚店(涡南)、青 疃、石弓、新兴、临湖(公吉寺)、高公(店集) 、马店集、丹城、花沟、牌坊、 标里等城 镇人口规模 0.4-2.0 万人 (4)中心村(267 个) 人口规模 1000-2000 人左右,包括尹沟村、赵庄村、韩王村等 3 - 3、县域镇村职能结构规划 涡阳县城为综合型,义门镇、西阳 镇、高炉 镇、 龙山镇、楚店镇、花沟镇、曹 市镇等为工贸型,青疃镇、标里镇、高公镇、石弓 镇、丹城镇、马店集镇、临湖镇、 牌坊镇等为农贸型,新兴镇为 旅游服务型。
2.3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县域铁路交通规划 (1)城际铁路 规划徐阜城际和亳蚌城际,作 为涡阳与阜阳、淮北、亳州、蚌埠等区域中心 城市之间快速交通联系的重要通道 规划徐阜城际与现状徐阜铁路在县域东北段并线设置,沿省道 443 经过高 炉镇,从城区南侧通过;亳蚌城际经过亳州机场、从城区南侧经过,徐阜与亳蚌两 条城际铁路线在城区段于县城南侧并线并站设置 (2)普通铁路 徐阜铁路:进行全线电气化改造升级 淮海铁路:横贯河南全境及皖北、苏北地区的重要货运干线通道,从涡北经 开区 A 区北侧经过,设涡 阳北站,以货运功能为主 (3)铁路站点 规划设置客运站点 4 座,分别为涡阳城际南站、机 场站、西阳站、 义门站;货 运站点 3 座,分别为涡阳站、义门站、青疃站 2、县域水运交通规划 (1)水运航道 对通航航道进行升级改造,将涡河航道由现状六级航道提升为四级航道 4 - (2)港口规划 在涡阳县境内设置 4 处港口,分别为城区马寨港口、义门港口、高炉港口、 西阳港口港口建设等级为 500 吨级港口泊位 3、县域公路交通规划 (1)高速公路 主要为在建的济祁高速和涡阳县域外西侧的济广高速,济祁高速在龙山镇 和西阳镇设有高速道口;济广高速在太和的苗老集镇和亳州谯城区设有高速道口。
(2)县域主干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快速路形成“ 两横三纵+ 放射” 的网状县域主干公路框架 两横分别为 G344 国道和 S404 省道,三 纵分别为 S236 省道、S224 省道、 S443 省道,放射分 别为 S202 省道和 S307 省道 (3)县域次干公路(二级公路) 提升现状县道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改 扩建、并 连通各主干道,形成网状道 路系统,基本覆盖了县内各 镇,是 连接县域“两横三纵+ 放射”主干公路的纽带 (4)乡村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主要在村道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形成对骨架道路 网的有机补充和完善 2.4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第一产业:以青疃、标里、牌坊、丹城、石弓、马店集、临湖、高公等 镇为重点,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养殖业 ,控制其工 业发展 第二产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义门、西阳、高炉 为特色,其他乡镇为补充- 5 - 的工业发展格局 第三产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义门、西阳、高炉、新兴为特色,区域功能 明确、配套服务齐全的县域服 务体系 2.5 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县域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保护县域范围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80 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 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 处。
2、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保护县域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项,其中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5 项,县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16 项 2.6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水环境控制目标 涡河、北淝河、包河、芡河等河流城镇区段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0 年规划达到 Ⅲ级,2030 年规划达到Ⅲ级以上;涡河、北淝河、包河、芡河等河流非城镇区段地 表水环境质量 2020 年规划达到Ⅳ级,2030 年规划达到Ⅳ级以上 2、空气质量控制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 2020 年规划城区煤化工工业区以外区域达二级标准,城区煤 化工工业区区域达三级标准, 乡镇达到一级标准;2030 年规划城区达一级标准, 乡镇达到一级标准 3、声环境质量指标 城区区域环境噪声 2020 年规划控制在 55 分贝以下,2030 年昼间规划控制 在 50 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 40 分贝以下;城区交通干线噪声 2020 年规划控制- 6 - 在 70 分贝以下,2030 年昼间规划控制在 65 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 55 分贝以下 4、环境保护目标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2020 年规划达到 80%,2030 年规划达到 100%;乡镇生 活污水处理率 2020 年规划达到 60%,2030 年规划达到 65%。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20 年规划达到 85%,2030 年规划达到 100%; 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20 年规划达到 50%,2030 年规划达到 70% 城市绿化覆盖率 2020 年规划达到 36%,2030 年规划达到 42% 三、规划区规划 3.1 规划区城乡用地规划 1、规划区建设用地规划 规划期末,规划区范围内城区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为 50.00 平方公里 2、规划区非建设用地规划 (1)水域用地 规划期末,水域用地达到 10.55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规划区内城区建设用地 以外的河流、沟渠、滩涂等用地 (2)农林用地 规划期末,农林用地达到 178.88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林地、基本 农田、一般 农田、设 施农用地及农村道路用地等 3.2 规划区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铁路系统规划 至 2030 年,规划建设徐阜城际铁路、亳蚌城 际铁路和淮海铁路货运专线,并- 7 - 在城区南侧新设涡阳城际客运站;完成徐阜铁路的全线改造工程;对现状涡阳火 车站进行升级改造,作为二等货运站 2、水运交通与港口规划 规划提升涡河航道等级为Ⅳ级航道 规划改造提升城区的马寨港口,位于徐阜铁路廊道以东,站东路东侧,占地 面积约 12 公顷左右,规划期末年通过能力达到 500 吨。
3、公路系统规划 规划区一级公路:G344、S307、S202; 规划区二级公路:县道 027、 县道 022、 县道 028、 县 道 019(城区—高炉镇)、 县道 023 和县道 029 提升为二级公路 四、城区规划 4.1 城市性质 以道家文化为特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宜游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4.2 城市主要职能 区域职能:竞合利蒙、亳涡一体的市域副中心城市; 交通职能:皖西北多方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生态职能:生态宜居的海绵城市; 产业职能:皖北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以煤炭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机械 轻工、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 文化职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涡河流域道家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地域职能:涡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 - 4.3 城区规模预测 1、城区人口规模预测 城区常住人口近期 2020 年为 36 万人, 远期 2030 年为 50 万人 2、城区用地规模预测 规划期末,涡阳县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50 平方公里 4.4 城区用地发展方向 重点向南发展、适当向西、向北发展,向东优化发展 4.5 城区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 绿 楔嵌城、一带、两 轴、双心、五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绿楔嵌城:依托老子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和生态湿地修复,结合涡河生态景观 带,引导 生态环境渗透入城区 一带:沿涡河形成集文化、经济和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带; 两轴:沿向阳大道与闸北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主轴,沿将军大道形成的 东西向城市发展次轴; 双心:涡阳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城南新区公共服务中心; 五片区:老城综合服务片区、城南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涡北生活片区及煤 炭循环经济园区 4.6 城区用地规划 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 5000 公顷,其中居住用地 1472.31 公顷,占 29.45%;工 业用地 1033.97 公顷,占 20.68%;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516.50 公顷,占 10.33%;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32.58 公顷,占 6.6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870.62 公顷,占 17.41%;绿地与广场用地 558.11 公顷,占 11.16% 9 - 1、居住用地 规划期末,居住用地为 1472.31 公顷,占 规划建设总用地的 29.45%, 规划人 均居住用地约为 29.45 平方米/人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期末,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 332.58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 地的比例为 6.65%。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至 2030 年,城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共 516.50 公顷,其中商业用地 361.33 公顷,商 务设施用地 82.60 公顷, 娱乐康体用地 65.62 公顷,公用 设施营业网点用 地 2.19 公顷商业服务业设 施用地占城区建设用地的 10.33%,人均 10.33 平方 米/人 4、工业用地 至 2030 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约 1033.97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0.68%, 人均工业用地约 20.68 平方米 规划保留完善经济开发区 A 区和 B 区,并将产业进行整合,以更好的形成 产业集聚 经济开发区 A 区主要依据三星煤化工完善煤炭产业链,吸纳产业包括 煤化工、新型建材、煤废料处理利用等产业经济开 发区 B 区主要发展机械制造、 农机汽车、新能源以及农产 品加工等产业 5、物流仓储用地 规划在原有仓储物流用地的基础上,整合形成集中的城东仓储物流基地,面 积约 164.05 公顷,其中包括新规划的电商物流园 1 处在城西星园路西侧规划 1 处物流园区,作为城市西侧联 系亳州机场的物流功能区,面积约 153.01 公顷 10 - 4.7 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形成“五 纵十横” 的城市主干道路网骨架。
1、交通性主干道 “两横三纵”的路网结构道路红线按 40—54m 控制,主要采用四 块板的断面 形式 “两横” :圣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