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卷透镜7..doc
29页2014-2015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1.下列面镜、透镜中,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面镜、凹透镜 B.凹面镜、凸透镜 C.凸面镜、凸透镜 D.凸面镜、凹透镜 【答案】B【解析】凹镜和凸透镜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选B2.关于正常眼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紧,晶状体变厚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25 cm【答案】C【解析】看远处焦距变长,则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焦距变短,则睫状体收紧,晶状体变厚,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25 cm,故应该选C3.下列光学仪器中,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潜望镜【答案】D【解析】凸透镜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平面镜应用:潜望镜是在直角拐弯处,安装了平面镜,平面镜起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作用.综上分析,选项ABC都应用了凸透镜,只有选项D应用的是平面镜.故选D.4. 关于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凸透镜 (B)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远视镜片是凸透镜(C)都是凹透镜 (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远视镜片是凹透镜【答案】B【解析】(1)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都是透明的能使光线透过,是透镜.(2)远视镜的镜片边缘比中央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近视镜的镜片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送那作用.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5.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椭圆形的气泡”,当一束平行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上时,其光线透过玻璃砖后的光线将( )A.比原来发散 B.比原来会聚C.仍是平行光线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选A.考查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深刻理解.本题目中有气泡的玻璃砖可以被看做是由两个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透镜组,对光线起到了两次发散的作用,所以光线一定比原来更发散,故正确答案为A.6.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答案】A【解析】选A.此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电珠作为研究对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选A.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答案】D【解析】选D.由于太阳距离地球很遥远,从太阳射到凸透镜的光线可以认为是平行光.正对太阳光时,平行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将会聚于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但若纸片不在焦点处而是靠近或远离焦点时,在纸片上的光斑就不是最小,所以焦距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故选D.8.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答案】B【解析】选B.水滴向外凸出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9.如图所示,透镜对光的作用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选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中的凸透镜对光起了发散作用,故B是错的;凸透镜能使从焦点发出的光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故A错,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中的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C是错的.10.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即放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C11.某同学在利用蜡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解析】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会观察到,倒立放大实像,选B12.多选)关于近视眼的产生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肯定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而形成的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光斑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近视眼的眼球在前后方向有可能太长,晶状体变厚,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A、C13..如图所示的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投影器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B 【解析】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所用,A错物距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B对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实像,C错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的作用,D错选B1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答案】A【解析】可得到正立得放大的虚像,因为贴近书本故成像稍大,选A15.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原理相似的是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答案】B【解析】照相机和眼睛原理类似,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
选B16.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解析】放映幻灯片时是利用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17.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U>2f,2f>V>f;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2f>U>f,V>2f,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故选B.18.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答案】D【解析】A、当物距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成实像时,既有放大的,还有等大的和缩小的;故C正确;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成虚像时,只有放大的;故D错误.故选D.19.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答案】D【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故选D.20.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答案】C【解析】A、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符合题意.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21.小光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花是正立的,则( ) A.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是花放大的实像 B.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是花放大的虚像 C.如果让透镜靠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所成花的像有可能是花倒立的实像【答案】BD【解析】(1)小光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所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花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所以A错误,B正确.(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否则所成的像越小;让透镜靠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花的像将变小一些,所以C错误.(3)凸透镜再远离花,则可能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或大于2倍焦距.所以可能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D正确.故选BD.22.小明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A.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












